首页 -> 2006年第9期

生命之歌

作者:李宗浩




  “扑通,扑通,扑通……”心脏在有力地跳动着,川流不息的血液毫不疲倦地在我们的全身奔流着。同学们,你们听到心脏的歌声了吗?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人体血液循环的奥秘吧!
  主持人:小博士
  
  血液循环和生命紧紧相连,但是人类正确认识到它们之间的关系,却还只是近几个世纪以来的事情。
  追溯到两千五百年前,对血液循环这个问题不仅医学家深为关注,哲学家也十分重视。著名医生希波格拉底和杰出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为此作过研究,但并没有得出正确的结论,他们错误地把静脉和动脉看作是互相没有联系的两个独立系统。
  到了公元2世纪,古罗马名医盖伦对血液循环作了研究,他认为血液在血管里流动就像潮水涨落一样,无所谓循环。血液在流动中消耗殆尽。盖伦的错误结论在历史上延续了一千多年。后来,西班牙医生塞尔维特发现了小循环的途径,他指出盖伦的错误,但却受到了统治者的残酷迫害,不仅著作被烧毁了,他本人也被活活烧死!
  但是,学者们对血液循环的研究并未因此中断。1616年,杰出的学者哈维在英国皇家医师学院作了关于血液循环的著名演讲,1628年出版的《心脏和血管运动的解剖学研究》系统地论证了血液循环的发现。哈维虽然受到教会的诽谤、同行的反对,但并未因此退却。他说:“我誓为真理的信徒。”恩格斯高度评价了他:“哈维由于发现了血液循环而把生理学(人体生理学和动物生理学)确立为科学。”
  心脏在歌唱,血液在奔腾,彼此息息相通。我们的红细胞不停地在奔忙着,把氧气和养料运送到全身各处,把身体新陈代谢时产生的废物及时地运出去,使身体总是保持着欣欣向荣的旺盛状态。针尖那么大一点儿的血液(相当于一立方毫米),就有四百万到五百万个红细胞,一个成人体内有二十五万亿个红细胞!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见到的那么小的红细胞,虽然个小力弱,但大家齐心协力,每分钟可以运送大量氧气。尽管它的一生只有120天的寿命,但它从不休息,红细胞短暂的一生在体内要往返运行数百公里,相当于它自己“身长”的几百万倍。如果一个中等身材的人要走自己身长几百万倍路程的话,那是很不简单的!
  我们的心脏和血液,总是在欢快地、勤劳地奔忙着,一刻不停地为我们唱起一曲曲动听的歌。
  (本文略有改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