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9期

课外阅读一点通

作者:郑娟花




  同学们,新课标对大家的课外阅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小学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背诵优秀诗文(段)160篇。那么,我们该怎样进行课外阅读呢?读读下面的文章,大家一定会有所启发的!
  主持人:小博士
  
  同学们,老师常常对我们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唯有满腹经伦,才能出口成章”之类的话,并以鲁迅、老舍、茅盾等名人的读书与成功的典型事例来教育我们,老师的意图非常明显,他们是想让我们懂得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勿庸置疑,课外阅读的确很重要,但是,我们该怎样进行课外阅读呢?下面我告诉大家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大家按照这些方法阅读课外书,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制订课外阅读计划,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同学们的课外阅读随意性大,很多同学都没有养成阅读的习惯。如果我们由随意阅读变成有意识的阅读,逐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久而久之,我们的阅读能力将会得到提高。为此,同学们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订课外阅读计划。一般来说,制定计划时应该考虑到以下内容:
  1.课外阅读的目标——掌握阅读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
  2.课外阅读的内容——以童话、寓言、民间故事、战斗故事、历史故事、科幻小说、历史小说及时事新闻为主;
  3.阅读时间的安排——每天课外阅读的时间不少于40分钟,避免课外阅读的随意性、间断性,为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建立成长记录袋,提高阅读质量
  
  为了克服阅读质量不高的缺点,同学们可以建立成长记录袋。成长记录袋可以记录的内容有:读书时间、读物名称、作者、字数、读物的类型、读物的主要内容、自己最大的收获、书中精彩的语句等。同学们应该每天必读,每读必记。成长记录袋体现了我们的学习过程,我们可以看到自己的成长与进步,从而激发我们的阅读兴趣,养成搜集信息、积累好词佳句的习惯。
  
  三、积极参加课外阅读活动,激发阅读兴趣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意思是说对待任何事业和学问,懂得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一旦有了阅读的兴趣,就会从内心深处对阅读产生主动需求,变“被动读”为“主动读”,变“要我读”为“我要读”。
  也许同学们会问:“哪些活动可以激发我们的阅读兴趣呢?”我建议同学们多参加故事演讲会,复述课外阅读中的有趣故事;参加好词佳句搜集展,背诵优秀诗文,展示语言的积累成果;在班会上介绍自己最喜爱的课外读物,展示同学们的兴趣爱好;出黑板报、墙报,开辟“阅读专栏”,展示同学们的阅读成果……通过参加这些活动,既能激发我们课外阅读的兴趣,又能有效地磨炼我们课外阅读的意志,还能提高语文的综合能力。
  
  四、掌握阅读方法
  
  如果我们仅有阅读的兴趣,不懂得如何去读,那么阅读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同学们要学会精读与浏览,向老师请教,明确哪些作品、书籍要重点读;哪类作品可略读、可浏览。读的时候要调动多种感官,做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此外,圈点批画法也是一种有效的阅读方法。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阅读时对那些精彩的词、句子、段落可作批注,写评语。
  总之,只要大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阅读的方法,就一定能让课外阅读成为我们内在的需求,成为生活中的一种乐趣,成为我们不断更新知识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