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8期

恩情难忘

作者:刘俊麟




  去年的一段不平凡的经历,使我永生难忘。
  快要开学了,爸爸满脸忧郁地对我和弟弟说:“我干这农活挣不了多少钱,地里的东西也卖不出去,爸爸没钱给你们缴学费,你们就不要去读书了。”我边听边想:我这么小就辍学,难道从此就要跟着家里那头老牛度过悠悠童年吗?长大后该怎样生活?想着想着,我不禁泪流满面。弟弟也跟着掉眼泪,爸爸边开导我,边哽咽着。看到我那么伤心,生性刚强的爸爸也不禁潸然泪下。这倒也不能怪爸爸,他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又是为谁呢?可我怎么也不想放弃读书的念头,只要一想到不能上学了,泪水就会不由自主地流出来。看着我郁郁寡欢的样子,爸爸急得团团转,向别人借钱,变卖家里的东西,该想的办法几乎都想了,还是筹集不到上学的钱……
  寨上的小伙伴一个个都上学去了,我望着他们远去的背影,听到学校熟悉的钟声,心里特别难过。我不由自主地跑到堂屋,摸着相伴五年的书包,泪水扑簌扑簌直往下掉。每天面对着空空荡荡的村寨,叔叔阿姨的每一声问候都会使我们姐弟俩涕泪涟涟。爸爸抱着最后的一丝希望再次到学校去和老师商量。爸爸刚迈出家门,老师派来的两位同学也到了我家,告诉我们一个好消息——国家出台并施行“两免一补”的政策,我和弟弟又可以上学了!听到这个消息,我心里就像久旱逢甘露,分外畅快,高兴得跳起来欢呼。
  曾经以为读书对于我来说已经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了,没想到“两免一补”政策,让我的学习生涯又得以延续。走进熟悉的校园,我怎能忘掉为了上学而经历的心灵磨难,怎能不珍惜今天的大好时光,努力学习呢?
   (指导教师 潘 根)
  
  整 体 评 析
  本文“情”意浓厚,小作者将自己对读书的渴望之情贯穿全文——当得知无钱缴学费即将辍学在家时的伤心欲绝,筹不到钱时的郁郁寡欢,看到同龄的小伙伴上学时的感伤以及得知可以重返校园后的喜出望外……小作者把这些情节都描写得生动感人,读者在不经意间就会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
  
  点 评 者 简 介
  刘淑惠,小学高级教师,中国人民大学附属小学教师,区级骨干教师。自1991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语文教学工作,并参与市、区级课题研究,在市、区级语文教学比赛中多次获奖,多篇论文获得不同级别的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