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7期

走进神奇的文学殿堂

作者:罗小军




  文学大师巴金爷爷,曾给一位叫苗苗的小女孩写过一段话:“我们有一个丰富的文学宝库,那就是多少代作家留下的杰作,它教育我们,鼓励我们,让我们变得更好、更纯洁、更善良。”今天,让我们随着老师的笔墨,一起走进这个美丽的世界吧!
  
  写 作 导 航 标
  
  感受文学的魅力
  有一位著名作家说过这样几句话:“如果把生活比作一条长河,文学就是这条河上的朵朵浪花;如果把生活比作一片绿野,文学就是这片绿野上的朵朵红花;如果把生活比作浩瀚的蓝天,文学就是蓝天上的缕缕白云。”
  是啊,我们谁不是在文学作品的陪伴下成长起来的呢?《童话大王》《少年文艺》等上百种少儿刊物,营造出了更为绚丽的生活。金庸和古龙开始走进同学们的生活,皮皮鲁和鲁西西成了大家崇拜的明星。据报道,湖北学生罗擎,从二年级开始就迷上了写作,先后在报刊上发表了《邮票历险记》《四眼猴历险记》等几十篇文章。罗擎介绍自己成功的秘诀时说:“当你拥有了一定的阅读量之后,你会发现,小学生也能变成‘大作家’!”据统计,我国目前有四千多家小学生文学社,每家都有上百名社员。我们坚信,在这次大赛中,定会有无数优秀者脱颖而出。
  
  掌握文学创作的法宝
  细细想一想,值得写的内容还真是很多。家庭中,妈妈的一个笑脸、一句叮咛,爸爸的一次责备、一句批评,可能是你抹不掉的记忆;校园里,老师盈盈的笑脸,同学纯洁的友谊,也是很好的素材。怎样才能让丰富的材料变成精彩的文章呢?下面给同学们传授三样法宝:
  法宝一:写出个性。如写老师“笑里藏刀”,不过,“刀子”里藏着的是无言的激励;写同学“冷若冰霜”,不过,“冰霜”后写满的是深切的关爱;写朋友“疯疯癫癫”,不过,“疯癫”里蕴含的是健康的心态。这样的文章,风趣耐读。
  法宝二:写出情感。一个表情一个动作或许就是一道风景,一杯牛奶一杯热茶或许就是一段佳话。同学们应该学会从细处着手,从小故事中写出大题材,从小片段中体现深厚情感。
  法宝三、写出新意。如果把文章比作人的话,那么在文体和形式上的创新,就是给它编织的一件迷人外衣。有时我们只是巧妙地改变一下文章的形式,用日记、书信、小故事等形式布局,一篇普通的作文或许就有了与众不同的地方。下面展示的这几篇文章就在形式上各有风采。
  
  佳 作 展 示 台
   生命是一支铅笔
  
  □大卫
  如果说生活是一张白纸,等待我们用血水、汗水和泪水去描绘自己的奋斗与拼搏的轨迹,那么生命便是一支铅笔,它总是用自己瘦瘦的身躯,在洁白的信笺上流泻出笔底的风风雨雨。
  生命之所以是一支铅笔,而不是钢笔、毛笔或者别的什么,是因为钢笔和毛笔都可以多次使用,只要吸上墨水,它们就能长时间地写下去。而铅笔却不是这样,它总是不断地磨损、衰减,用去一截便少一截,这就犹如光阴从我身边一日一日的溜走,并且永不复还。鉴于此,我们必须珍惜自己的生命时光——须知铅笔是越用越短……
  生命是一支铅笔,而这支铅笔,也常常带着森林的气息,那木质的笔杆,更像一棵苗条的小树,由此,派生出清清溪涧、幽幽鸟鸣。而从铅笔刀口吐出的小小刨花,多像落叶,轻舒漫卷;又像波浪,给生活镶上美丽的花边……生命如一支铅笔,总是给你许多优美而又深刻的遐想。
  生命是一支铅笔,还意味着在人生这篇文章里,如果因为某种原因而写出了错字、别字甚至病句,你就可以用觉悟的橡皮轻轻地擦去。再在擦拭一新的空白处,重新斟酌,重新运笔,写下自己新生后的火热心迹。一个人有了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敢、不愿正视它和改正它。
  生命是一支铅笔,不管是对自己还是对别人,你都可以从从容容、认认真真地进行速写或者素描。你可以在火热的生活面前用洒脱的行楷写。你的拼搏,也可以在冰冷的世界面前用沉稳的正楷写你的执著……
  生命是一支铅笔,你可以用它为自己的未来设计一个充满喜悦与渴望的蓝图,也可以用灯下苦读的身影作细线条,用黎明早起的身影做粗线条,给自己紧张而饱满的生活勾勒出一幅充满活力的简笔画。
  生命是一支铅笔,它还给予我们这样一个有力的启示——做人,要像它一样,时时刻刻把腰杆挺直。
  
  【细细品味】
  生命为什么是一支铅笔呢?读到这个新颖的题目,同学们一定很想知道答案吧,那就快快读一读这篇美丽的文章吧!
  生活是白纸,生命是铅笔。两个比喻,将文章的第一段装扮得亮光闪闪。
  铅笔越用越短,时光也是一去不返。看来,这比喻还真用得很恰当。
  木材是制作铅笔的一种材料,于是作者就自然地想到了美丽的树木。
  铅笔写出的字可以用橡皮擦去,一个人有了错误也可以改正。这样看来,生命还真像一支铅笔!
  这是最重要的一点,我们都可以用铅笔来书写自己幸福的生活。
  
  [整体评析]
  生活中,有人把生命比作太阳,有人把生命比作树木,有人把生命比作河流……作者却另辟蹊径,用铅笔作喻,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创新。更为可贵的是,写作时作者展开了想象的翅膀,透过小小的铅笔,想到了光阴的一去不返,想到了它身上充满的自然气息与活力,想到了其面对错误的态度。让同学们轻松自然地感受到了生命的许多哲理。
  
  一粒种子的信念
  
  □马德
  有一个女孩,高中毕业后,没考上大学,被安排在本村的小学教书。
  结果,上课还不到一周,由于讲不清数学题,被学生轰下台,灰头土脸地回了家。母亲为她擦眼泪,安慰说,满肚子的东西,有的人能倒出来,有的人倒不出来,没必要为这个伤心,找找别的事,也许有更合适的事情等着你去做。
  后来,她又随本村的伙伴一起出外打工。不幸的是,她又被老板轰了回来,原因是裁剪衣服的时候,手脚太慢了,别人一天可以裁制出六七件衣服来,而她仅能做出两件来,而且质量也不过关。母亲对女儿说,手脚总是有快有慢的,别人已经干了好多年了,而你一直在念书,怎么快得了。说完,便为女儿打点行装,准备让她到另一个地方试试。
  女孩先后到过工厂,当过纺织工,干过市场管理员,做过会计,但无一例外,都半途而止了。然而每次女儿失败而又沮丧地回来的时候,母亲总是安慰她,从来没有抱怨的话。
  三十多岁的时候,女儿凭着一点语文的天赋,做了聋哑学校的一位辅导员。后来,她又开办了一家自己的残障学校,再后来,她在许多城市又开办了残障人用品连锁店,她已经是一个拥有几千万资产的老板了。
  有一天,功成名就的女儿凑到已经年迈的母亲面前,她想得到一个一直以来想知道的答案。那就是,那些年她连连失败,自己都觉得前途渺茫的时候,是什么原因让母亲对她那么有信心呢?母亲的回答朴素而简单,她说,一块地,不适合种麦子,可以试试种豆子,豆子也长不好的话,可以种瓜果,瓜果也不济的话,撒上些荞麦种子一定能开花,因为一块地,总有一粒种子适合它,也终会有属于它的一片收成……
  听完母亲的话之后,女儿落泪了,她明白了,实际上,母亲恒久而不绝的信念和爱,就是最坚韧的一粒种子,她的奇迹,就是这粒种子执著而生长出的奇迹。
  
  【细细品味】
  考不上大学本来就很失落了,结果教书时又被学生轰下台,大家可以想想,这女孩会是多么的伤心。好在有母亲的安慰。
  谁会想到,一位高中生连这种事也做不好。当她被老板轰走的时候,同学们也许在为她担心,她的命运会怎样呢?好在有母亲的鼓励。
  有这样一位母亲,真是一种幸福!大家说对吗?
  她终于成功了,我们禁不住为她高兴。她为什么会成功呢?大家是不是想到了她的母亲啊?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