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2期

鱼类捕食绝招

作者:浩 宇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全世界约有4万多种鱼类,它们的捕食方法多种多样,说起来真是妙趣横生。
  
  渔翁鱼的“垂钓”术
  
  在海洋底处,栖息着一些会钓鱼的鱼,人们将它们称之为“渔翁鱼”。其中较有名的要算穗鳍鱼了。它的背鳍上长有一条条长长的骨线,好似一根根柔软而又能活动的“鱼竿”。在每根“鱼竿”的顶端都长有一个穗状物,能发出闪闪亮光引诱小鱼。当小鱼一旦“上钩”,便落入这位“姜太公”之口,成为“渔翁”的一顿美餐。
  
  咽管鱼的“吸气”术
  
  咽管鱼以旱烟袋般的长嘴而得名。当它发现远处有小鱼或小虾游来时,显得并不着急。
  它总是先朝这些小鱼、小虾看一二秒钟,然后把长管似的嘴放到最有利的地方,朝着猎物猛地吸一口气,小鱼、小虾便稀里糊涂地钻进长管子,落入咽管鱼的肚子里。
  
  盲鳗的“钻肚”术
  
  在鱼类中,盲鳗的取食方式“独树一帜”,它采取孙悟空钻进铁扇公主肚皮的战术。盲鳗的身体细长呈圆柱状,拖着一条扁圆的尾鳍,游动时好似蛇一样弯弯曲曲前进。它的口像一个圆吸盘,里面长有锐利的牙齿。当盲鳗发现捕食目标——大鱼时,便出其不意地咬住大鱼的鳃,然后再慢慢从鳃孔钻入大鱼肚里,寄居下来。它采取由里向外吃的办法,先吃掉大鱼的内脏,然后吞食尸体。它的食量大得惊人,一天内可吃掉相当于自己体重20倍的食物。要是一条大鱼内寄居了数十数百条盲鳗,那这条大鱼必定是“短寿命”了。
  由于盲鳗世世代代寄生在大鱼肚里,在黑暗的环境中生活,眼睛长期不用便慢慢退化,变成了盲鱼。它是依靠嘴边灵敏的触须和头部的感受器来顺利地找到大鱼的。
  
  锯鳐的“刺穿”术
  
  生活在热带海洋里的锯鳐,在它的头部长有一个长长的突出物,其两侧长有21至26对大小相对的坚硬而锐利的锯齿,齿长4厘米,宽1.5厘米。整个突出物酷似一把“双面锯”,既是御敌武器,又是捕食工具。
  一条体长5米的锯鳐,它的“锯”就有近2米长,宽30厘米左右。当它向敌人进攻时,就用头前的锯刺穿对方的身体,锯开其皮肉,即使凶残的虎鲸和鲨鱼,也害怕与它交锋:当它饥饿时,便冲进鱼群,挥舞“长锯”左拉右锯,大开杀戒,把一些小鱼刺伤或击毙,然后美美地饱餐一顿。
  
  猫鲨的“伪装”术
  
  在鱼群中,猫鲨的“伪装”术尤其令人吃惊,它竟能捕捉到会飞的海鸟。当猫鲨看到天空中有飞鸟时,就立即将身体半浮在海面,露出暗灰色的背部,纹丝不动,看上去犹如一块礁石。经过长时间飞行的海鸟,十分疲劳,发现了海面上有块“礁石”,便飞落到上面休息。狡猾的猫鲨并不急于行动,而是将下半身漫漫沉入海水中,海鸟便随之一点一点地向猫鲨的头部移动,却丝毫没有发现潜在的危险,当海鸟移到猫鲨嘴边时,猫鲨迅速张口将它捕获。
  
  管口鱼的“游猎”术
  
  管口鱼的体长一般不到1米,形似一条长管子,它总是隐居在热带海洋的珊瑚礁中。管子鱼游泳速度不快,又没有尖牙利齿,但捕食却自有妙法。它巧妙地利用以温顺和善而著称的篮子鱼来捕捉小鱼。管口鱼埋伏在珊瑚礁内,耐心等待篮子鱼的光临。当篮子鱼出现时,它便快速冲出来,骑到篮子鱼的背上,用强有力的腹鳍牢牢地夹住,“坐稳”,这样便可开始“游猎”了。由于小鱼对篮子鱼颇有好感,从不存有戒心,常常跟前跑后地与它嬉戏,甚至进食时与它争抢残羹剩饭,这时,管口鱼便可轻而易举地将小鱼捕获。
  
  射水鱼的“射击”术
  
  号称“神枪手”的射水鱼,生活在淡水河里。它的捕食方法可有趣哩。
  射水鱼常常一边在河水里自由自在的戏耍,一边用双眼扫视着岸边的水草。一旦发现草叶上有昆虫时,它便缓缓游去,当目标进入它的射程时,迅速用嘴巴射出一串“水弹”,将昆虫击落水中,成为自己的美餐。它的射击本领高强,几乎是百发百中。
  射水鱼是怎样发射“水枪”的呢?原来,它的上腭下边有道小槽儿,并与舌头连接在一起,形成了一根很细的“水枪管”。射水鱼在射击前,用嘴吸足了水,然后将舌头上下拨动,用力将水从“水枪管”中挤压出去,犹如一串“水弹”从枪膛射出,将目标击中。
  
  南美鲶鱼的“吸血”术
  
  在河流中能隐身的南美小鲶鱼,印第安人称它们为“小恶魔”。那是因为渡河的人畜稍不留神就会被夺取生命。
  “小恶魔”以吸血为生。它们栖身在河底,从下方接近猎物——大鱼,敏捷地咬住其鳃盖外的表皮,然后将头钻进鳃盖裂缝,悬挂着身子吸吮血液。吸血鬼的肚子一会儿就吸得饱饱的,而失血过多的大鱼却渐渐沉入河底死去了。
  令人可怕的是小鲶鱼贪得无厌,人、畜、蟒和猛兽都会丧身于它的利齿之下。当人和动物过河时,小鲶鱼感受到水波的震荡便蜂拥而至,用自己鳃盖上尖锐的棘刺和利齿扎破被害者的皮肤,咬破尿道、直肠壁的表皮,直到将所有的血吸完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