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4年第7期

较量

作者:杜玲玲




  “快来看呀,我们班来了一个山妹子哟!”“小麻雀”在班上叽叽喳喳地嚷开了。正在看书学习的我们不约而同地抬起了头,异口同声地问道:“她在哪儿?”我们顺着“小麻雀”手指的地方望过去,可不是,在班主任杨老师的身旁,站着一个跟我们年纪相仿的女孩。她梳着两条牛角辫,黑里透红的脸蛋上还镶着一对逗人的酒窝。她身穿一件洗得发了白的红上衣,一条蓝色不像蓝色、绿色不像绿色的裤子,裤子的膝盖上还挂着一副“望远镜”。在老师的陪同下,她东瞅瞅,西看看,真像《红楼梦》里的“刘姥姥进大观园”一样——土包子就这样,她成了我们这个大集体中的一员。
  真是“无巧不成书”,班主任偏偏让她和我坐一块。也不知为什么,我对她的第一印象就不大好。我瞥了她一眼,而她却淳朴地冲我一笑,露出两排洁白的牙齿。她友好地对我说:“我叫敦燕,以后请你多帮助。”啊!她的声音像银铃一般,清脆、悦耳。出于一名女孩特有的嫉妒心,我漫不经心地“哼”了一声,对她极为不满。上课的时候,她坐得像一尊佛像,笔直笔直的,手也放得端端正正,目不转睛地盯着黑板。看着她那副模样,我在心中自言自语:“装什么呀,假正经!”每次进行大扫除或者义务劳动时,她都非常积极、热情,专拣又脏又累的活干,每次都干得满头大汗。我在她劳动前面加了三个字“假惺惺”。
  日月如梭,一转眼就到了期中考试的时间了。一向非常自信的我仍然同平时一样轻松自如,这就叫做“大考大玩,小考小玩”。因为我相信自己能够像平时一样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名列前茅。然而我万万没有想到,敦燕竟出人意料地得了第一名。这可是一鸣惊人呀,同学们都向她投去了赞赏的目光。一向第一名的我现在竟一落千丈,这叫我以后怎么在同学们的面前抬起头来。我实在忍受不了这沉重的打击,偷偷跑到校园的草坪上小声哭了起来。不知过了多少时间,忽然一只温暖的手握住了我的手。我抬起头,一看,原来是她——敦燕。我使劲甩开她的手,生气地说:“你来干什么,是不是想来挖苦我,我讨厌你。”她不但没生气,反而温和地对我说:“我们做个朋友吧,大家互相帮助,共同进步,你说好吗?”看着她那双友善的眼睛,我轻轻地点了点头。然后我们手牵着手,向同学们中间走去……
  春去夏来,期末考试即将来临。我一边学习一边对自己说:“你一定要超过敦燕。”与此同时,敦燕也在努力地学习着。考试结束了,老师告诉了我们一个好消息,我和敦燕的成绩并列第一,听到这个消息,我和她的手紧紧地握在一起,同时说出一句话:“愿我们俩永远都是朋友和对手!”
  
  整 体 评 析
  
  本文采取先抑后扬的手法,通过“我”对敦燕前后态度的变化,揭示了主人公的高尚品质。文中的肖像描写,虽着墨不多,却特征鲜明,一个外表质朴、内心美好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栩栩如生。
  本文另一个特点是构思新颖,首段用了特写镜头,着重写了容貌、衣着、眼睛,刻画出“山妹子”的特征。接着写了她的神情、品德。淳朴的笑容、悦耳的声音,专心致志地学习、积极热情地劳动。而我对她印象却不太好。第三段着重于品质描写,“我”的成绩一落千丈,敦燕却得了第一。而敦燕用温暖的手、温和的话、友善的眼睛感动了“我”,使我们成了好朋友,使我在成长的过程中懂得了真正的友谊。末段写了经过努力学习,“我”和敦燕取得了并列第一,并以“对手”点题,令人回味无穷。
  
  【细细品味】
  
  外貌描写抓住了“山妹子”的特点,使人物形象更鲜明。
  将我对她的鄙视写得形象生动,把她的动作描写得很具体,形成鲜明的对比,“我”对她不满的心理活动在这里刻画得入木三分。
  人物语言贴切、不浮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