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4年第3期

假如我会克隆,我要……

作者:蒋 岭




  
  [情境设置]
  
  明明和东东剪下了植物的枝条,扦(qiān)插到土里,不久之后发芽了,长出了新的植株。他们把自己的劳动成果拿到学校给康老师看,老师说:“你们听说过‘克隆’吗?这些植株是遗传物质组成完全相同的植株,这就是‘克隆’。将马铃薯等植物的块茎切成许多小块进行繁殖,由此而长出的后代也是‘克隆’。所有这些都是植物的无性繁殖,或称为‘克隆’,它非常普遍,几乎每个人都曾见过。”
  
  [七嘴八舌]
  
  康老师拿着明明和东东种植成功的“植株”来到教室,许多同学一窝蜂似的围了过来。康老师向大伙儿介绍:“1997年4月4日报道,上海市第九人民医院整形外科专家曹谊林在世界上首次采用体外细胞繁殖的方法,成功地在白鼠身上复制出人耳,这就是‘克隆’,为人体缺失器官的修复和重建带来希望。”他停了片刻之后,接着说:“想象一下,如果你会克隆,你想做什么?”
  大力说:“由于我们的食物供应主要依赖于少数几种植物种类,只要其中一种收成不好,就可能给数百万人带来饥荒。所以,假如我会克隆,我将选择粮食作物进行杂交,获得长势强、体积大、产量高的植株,从而使得粮食大丰收!”
  “有些人由于皮肤被烫伤留下了斑痕,假如我会克隆……”良子接着大力的话说,“我将利用当年他们身上其他地方的皮肤进行克隆,帮助人们去除斑痕。甚至还可以从年轻人的耳后取下皮肤样本,将它储存起来。当年轻人出现衰老症状时,再取出当年留存的皮肤样本克隆,然后从克隆的皮肤上提取令皮肤绷紧及富有弹性的元素,液化后注入老化的皮肤,让他们重返青春。”
  同学们一个个接连不断地谈论着自己的设想:
  “将克隆出的心肌细胞移植到因为冠心病而坏死的心肌中,将克隆出的胰岛细胞移植到糖尿病人的胰腺中,使坏死器官恢复正常功能。”
  “中国奶牛品质需要改进,美国一头高产奶牛的产奶量相当于中国普通奶牛的8倍以上。所以我最想做的事情就是克隆高产奶牛。”
  “我国有1万多种药用植物,大部分原是野生,其中一些野生品种经过多年的人工栽培后,出现了变异、退化,影响了药用品质。假如我会克隆,我将用高科技手段保护我国境内稀有的濒危药用植物,给人类的健康事业带来积极影响。”
  康老师听着同学们的畅想,不时地点头称赞。最后大家一致推选了“最奇妙”的想法。
  
  [眼明心亮]
  
  1.注意想象的现实性,要建立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
  2.注意想象的合理性,要有一定的科学依据。
  3.注意想象的独创性,要紧扣“最奇妙”“对人类最有益”来想象。
  
   [挑战自我]
  
  以“假如我是联合国秘书长,我要……”为主题,畅谈一下自己对现在乃至未来世界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