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0期

霸王别姬

作者:孙方友




  颖河乡的书记郑张来省城开会,想借机请一请在省城工作的颖河老乡,联络联络感情,要他们多为家乡人办些事情。他把这个想法与在市政府当财务科长的吕强一说,吕强说你这父母官请客,哪个不来?郑张说你看放哪儿合适?吕强说就在“天然居”吧,那里有一道好菜,叫“霸王别姬”,很招人。
  接着,吕强给郑介绍说,这“霸王”是老鳖,“姬”为“小母鸡”。老鳖不是人工养殖的那种,是在湖河中自然生长的那种。小母鸡为“柴鸡”,而且是正在下蛋的“少妇鸡”。做法为传统工艺,先把活鳖放在笼屉里加温,笼为特制笼,周围有圆眼儿,开始用纸糊了,温度一高鳖发渴,找地方儿换气,便把纸拱烂,头从眼儿里伸出来,赶巧外面有备好的作料水。鳖将作料水吃进五脏,排出去原有的废物,几经“清蒸”,鳖体内吸足了“作料”,然后开始杀鳖。清蒸的鳖高傲地将一只脚踏在卧地的“玉姬”身上,构图给人一种悲壮感,能让人联想起失败的英雄末路状。味道不但独特,而且美妙无比。只是价格高,“霸王”卖到500元一个,一个上斤重的鳖与一只3斤重的小母鸡组成的“霸王别姬”。
  第二天中午,该请的老乡一个个走进了“天然居”。吕强订的雅间叫“紫光阁”,服务小姐是个很清秀的小姑娘,胸前的号为8号。8号小姐看到郑张怔了一下,然后赔着笑脸喊先生,礼貌相让。吕强像是常来这里,对宴会的道道很熟悉,指使小姐弄这弄那,喝什么茶,抽什么烟,全由他张罗。因为十几个都是颖河人,又全说家乡话,室内就充满了颖河的气息。
  8号小姐拿过菜单,要郑张点菜。郑张将菜谱递给吕强,说:“吕科长,您先点。”“一人点一个。”郑张说:“那我就点霸王别姬,下面挨个儿点。”众人一人点了一个后,又由吕强作“总结”,几热几凉几个汤,喝什么酒,要什么饮料,一拢说了,最后对那8号小姐说:“要快!”
  不一会儿,凉菜热菜开始陆续上桌。酒是家乡酒:宋河粮液。众人虽同在省城,但平时都各自忙自己的工作,也不常见面,借此机会,叙说友情,禁不住乱给家乡父母官敬酒。郑张很高兴,说是自己在诸位的家乡问事,请诸位多多关照。谁若有什么事情,只要一个电话,兄弟一定照办。
  众人同时举杯,齐声说好说好说!话落音,都干了。郑张放下酒杯,问8号小姐说:“霸王别姬怎么还不上?”
  8号小姐急忙解释:“先生,今日客多,点霸王别姬的人也多,大师傅做不及,请诸位原谅!”
  过了一会儿,仍不见上“霸王别姬”,郑张又问“怎么还不上那道大菜?”
  那小姐又急忙解释说:“先生,请您别慌,我这就去催!”8号服务小姐说完,急忙到门外叫来传菜小姐,悄声说着什么。
  眼见酒席就要结束了,仍不见上“霸王别姬”,众人都禁不住面露急色。郑张更是耐不住,叱问那小姐说:“到底怎么回事儿?”
  小姐也有些惶恐,急急出去,不一会儿又急急回来,抱歉地说:“先生,实在对不起,今日的‘霸王别姬’也缺料了!”郑张一听变了脸色,忽地站起,怒目那小姐说:“我们早早订桌,又早早报了‘霸王别姬’,你推三说四,一直不上,现在竟说卖完了!搞什么鬼?”
  众人也深感受了愚弄,纷纷指责8号小姐。吕强口气很硬地说:“叫你们老板来!”
  一听要叫老板,8号小姐蒙了,苦苦哀求说:“诸位先生,你们千万别让老板来,老板一来我就要被炒鱿鱼!实言讲,我压根儿就没给你们报这个菜!”听8号小姐如此一说,众人都怔了。郑张不解地问:“你为什么不报?”
  没想那8号小姐竟跪了下来,哭着说:“郑书记,我没什么意思,只是想让你省点儿!”
  郑张呆了,怔然地问:“你怎么知道我姓郑?”8号小姐说:“我就是颖河乡的人,来省城打工才两年!”
  这一下,全场静极,十几个科级处级干部齐刷刷望着跪在地板上的小老乡,惊诧万状,许久许久没人说话……
  (本文略有删改。)
  
  【学写作】
  孙方友的《霸王别姬》从故事情节上看,是一个典型的“斜升反转”模式。从大家很想吃“霸王别姬”这道大菜,到情节结尾时大家都没吃上,这不正是一个典型的“A”到“-A”的反转结局吗?在渲染这道菜的名贵和大家热切盼望这道菜时,作家是连续用了三个细节单元来作足艺术铺垫。这个反转结局概括了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也是文学作品中很喜欢反映的“生活的尴尬”。一群老乡官员的美事被一个小老乡的“善良的节俭”破坏了,郑张和吕强的面子被一个小老乡很可笑的“善良的动机”毁掉了,8号小姐是对还是错?不上“霸王别姬”是应该肯定还是应该否定?这些深入思考怎么发挥都不过分。
  
  【懂人生】
  一个“生活的尴尬”是这篇小说的表层的故事类型(或者说是故事的母题),但这个“生活的尴尬”产生的深层根源,恐怕是同学们要透过这个表层故事来作出理性思考。这个深层根源来自于城乡的不同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换句话说,这个“生活的尴尬”概括了一种我们常常遇到但又没有办法明确表达的“不同的城乡文化冲突”。梳理整个故事情节说出来的表层和没有说出来的隐藏的内容,我们发现了下列深层次的矛盾冲突:8号少女的善良与官场官员的虚荣;乡村少女的单纯情感和官场官员们的生存方式;农民少女的节俭与官场官员追求的政绩,全都构成了鲜明的对比和反差,对这些对比和反差我们可以用一个关键词——“文化冲突”来概括它们。在这种不同的城乡文化的冲突中,我们看到了一些远不是几句话就能说清楚的复杂与微妙。官员们有错的地方,也有他合理存在的真实生活状态;8号小姐有善良的心灵,也有与城市文化不相融洽的地方。(不点那道菜,就真的能为颖河乡的老百姓省钱吗?)当矛盾双方既有肯定的也有否定的内容交织、交叉在一起时,生活的尴尬产生了。这个生活的尴尬里的喜剧内容和悲剧内容一起产生了,它所包含的“文化冲突”也在情节的背后坚挺地浮现了。
  从一段大家不太注意的酒宴生活细节里写出一种有小说味的“生活尴尬”;又从这个“生活尴尬”里暗示出生活真实存在的“文化冲突”,这就使作品的立意强度被加大,立意的厚度也扩延,短小的故事和单纯的人物性格便承载了沉甸甸的思想内涵。
  (主持人刘海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