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0期

关于打架

作者:汤吉夫




  【老汤档案】
  小说家、教育家、学者,中国小说学会常务副会长,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汤吉夫先生是与中国新时期文学共生的作家,三十年来一直笔耕不辍。出版了《汤吉夫短篇小说集》《汤吉夫中篇小说选》《汤吉夫小说选》《朝云暮雨》(长篇小说),报告文学《郭书俭印象》,以及随笔集《津门乱弹》《湖边记忆》等。近期出版了中篇小说《遥远的祖父》、长篇小说《大学纪事》以及随笔集《书斋内外》。应该说汤吉夫先生是以写小说见长的学者型作家,但他的杂文、随笔因其学养的深厚,同样精彩。这里编发的是《书斋内外》的部分篇章,以飨读者。
  
  许多年以前,我离开青岛去上海读书的时候,见多识广的朋友叮嘱说,到了上海碰上争吵的事,你甭客气,抡拳头砸他们就是了。据说上海人打架是很君子的,即所谓“君子动口不动手”是也。而山东人的性格里有点“野”,碰上争执不耐烦去啰里啰唆地讲理,便想向身体孱弱的上海人炫耀一下武力。据说如今到广东深圳一带去讨生活的东北小伙,也是动不动就捋胳臂卷袖子。东北人多数是山东人的后裔,所以祖上的“野”性在血脉里留下一星半点也是不难理解的。
  实际上我在上海并没和别人打过架,但是上海人的打架我却看见过许多次。据我观察,上海人打架大抵是在求一个“理”字,所以那架就打得很理智也很斯文。唇枪舌剑的双方,无非都是极力陈述自己这边如何如何占理而对方如何如何不讲理。如果有旁观者在,打架的双方还可能转向旁观者倾诉,然后吊高了嗓门问:“大家说说嘛,看他讲不讲理?”所以上海人的打架,充其量不过是一种情绪激动的陈述,气氛和效果都不够刺激的。
  在异乡异地生活了几十年,后来就转到天津来。天津地处北方,民风中自然带有北方人的粗犷之气。那打架的事不但比上海为多,场面上也比上海的更大。我所见到的几次,起始好像也是各自争理,但争不了几句就会转向对对方的指责,然后水就渐渐地浑,你妈妈我妈妈他妈妈什么难听上什么。自然也会有好心人出来劝解,不过多数的情况下是越劝越上劲,打架的双方会隔着劝架的人一蹦一蹿,且喊:“要没人拉着,我非打折你腿不可!”“你等着,看我不给你开了才怪呢!”吼叫的声音恨不能灌满一条街。所以天津人的打架好像就是要求一个“势”字,而不在乎有理或者没理。有时我也会无端地想,何必一定要上前去劝解呢?
  既然一个要“开”一个要“打”,何不就让他们试一试,难道他们真会到了完全失去理智的地步吗?
  在我印象中,天津人打架和上海人打架也有相似的地方,那就是动口的多动手的少,不像我们老家山东,一旦打起来就真刀真枪打得凿凿实实。有年在泰安的街上走,眼瞅着两辆自行车撞在了一起,人都摔倒在地上。我以为会有激烈的争吵了,却不料人家悄无声息,也并不爬起,俩人就地滚成一团,你掐我咬,老拳相向。扭打过好一阵才分别站起,一个说“我日你娘”!一个说“我也日你娘”!然后掸掸身上的泥土,推上车各自走路。那架打得既不争理也不求势,没有蹿跳,也没有张扬,只是实打实地打。可惜,他们到底为什么打起来以及他们到底要打出一个什么结果,想起来多少就有点犯糊涂。
  我无意鼓动打架。但我想既有矛盾和冲突,打架的事一时半会儿就不可能没有,那么碰上这类事情的时候,能不能先想想到底为吗非打不可呢?就为了出口气?就为了要显示一下自己的威风?比较起来我倒是很尊重上海人的方式,那就是稍稍理智一点,大家尽量地讲理。大凡在这样的时候,道理也许很难讲得清,公说公理、婆说婆理,所以全社会公认那种理也许需要迅速地建立起。即使这样也还是会有冲突的,但既然“君子动口不动手”,总可以避免造成更大的损失吧。
  然而话又说回来,山东人那种炫耀拳头的办法也并非一无可取。当流氓挑衅、案犯行凶的时刻,才最需要有人挺身而出又大义凛然地挥起他的拳头。光在一边咋咋呼呼“我打折你腿”“我给你开了”是不解决任何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