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4期

校园文学月报

作者:佚名




  主办:中国语文报刊协会校园文学报刊分会
  主编: 田 野本期特约主编:李彩花 饶东玲
  
  点 击 文 学 社
  
  广东韶关曲江中学
  狮山文学社
  广东韶关曲江中学狮山文学社成立于1995年,是一个以始终代表对神圣文学的执著追求,始终代表曲江中学文学的发展方向,始终为曲中人发表具有代表性的优秀文章为宗旨的校园文学社团。
  《狮山》是狮山文学社的社刊。这里面有学生创作的诗歌、散文、小说、杂文等作品。出版的每期社刊,都凭其文章的高质量和原创性受到广大师生的好评。
  
  校长寄语:
  在这里,无谓优与劣,成与败,是雄鹰便翱翔于长空,是骏马更驰骋于辽原,是寒梅更绽放于严冬,希望你们找到自己的位置,定好自己的目标,昂首阔步,携手前行!
  ——曲江中学校长刘宏高
  
  友 谊 的 痕 迹
  狮山文学社丘考婷
  偶尔静下心来,在这落叶纷飞的季节,还是会常常想起初中的同学,很惦念他们,很想知道他们现在快不快乐。
  初中三年是幸福的,它像一场梦,一场充满欢声笑语,盛开着友谊之花的梦,让人着迷依恋的梦。梦中有着很多无法磨灭的友谊痕迹。
  我们曾经在一起军训,那时初一才刚开学,彼此还不熟悉,在夏日的暴晒下军训了一天后,全班就像是友谊很深的旧朋友,彼此有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怜爱。我们一起被教官严厉训斥,一起被太阳无情烘烤,一起流汗,而我们全班之间的友谊也从那时起慢慢地加深。
  原来真正的友谊就是有难同当,在遭到责备时一起承受,遇到困难时一起承担。
  我们曾经与其他班的同学打过篮球比赛,男同学上场,女同学做拉拉队。球员们敏捷的动作,拉拉队响亮的喝彩,在阳光下显得动人。胜利的到来,让四周欢呼声一片,充满喜悦,让我们更加团结,友谊更加深厚。
  原来真正的友谊就是有乐同享,在取得胜利时,一起欢笑,一起祝贺。
  我们曾经因为考试的失败而掉泪,在彼此的鼓励中寻找安慰,互相帮助,重新振作,在明亮的教室里一起努力,直到在下一次的考试中取得满意的成绩,才放心地大笑,接着,满怀信心地憧憬着各自的未来,诉说着美丽的梦想。也把我们友谊的酒酿得越加香醇。
  原来真正的友谊就是有梦同追,在前途迷茫的时候,点燃希望,手拉手一起勇敢地大步向前冲!
  我们还曾经一起参加合唱比赛,一起被体育老师罚跑1500米,一起跳集体舞……好多的曾经一起,好多的快乐感动,好多的美好与怀念。
  初中的三年折射出了真正的友谊,记录了深厚的友谊,让我们的友谊像那清新的空气一样看不见,却能时刻感受得到。我想,即使我们已各奔前程,但人与人之间,只要心与心没有距离,天涯海角算得了什么?它阻挡不了我们的友谊。
  请相信,真正的友谊是会天长地久的。朋友啊,在远方有个人一直为你祈祷。希望你快乐!
  【指导教师语】
  本文语言很具感染力,中间几个概括性很强的段落对主旨的深化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语言流畅,中心突出。
  (赖月莲)
  
  我的脑袋一片空白
  狮山文学社黄 琳
  佛说,六根须清静。姑且不论此“六根”为哪六根,着重在“清静”字。古冥修派僧人靠静坐修习,长年累月静坐冥想,据说能白日飞仙。我想,在这里,“飞仙”并非指他们真的成仙了,而是说,他们放松自我超脱物外在人生的空白点上思绪漫扬时,终于顿悟红尘喧嚣。在某个意义上求得了人生的真谛。兴许,他们就是《孟子》《道德经》上所说的“圣人”吧。
  中国古代的书籍上多有僧道成仙之事。虽固不可信,但由此可见清静无为的人生态度是有益处的。如今流行的瑜伽功,不也正表明这一点吗?练瑜伽的人须心凝形释而脑海无一物,分一点心也不行;而科学研究表明,瑜伽对活络筋骨,疏通经脉,调节分泌等都大有裨益。我想,不仅仅是瑜伽本身要求的动作姿势适合强身健体,更重要的是它在心态上的要求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脑海一片空白的感觉与“万化冥和”异曲同工。在心态如此放松的条件下观察天地万物,自然会与“得道”、健身结下“不解之缘”。也许遨游物外本身就是一种极好的修炼方式,心平气和,安乐清静。难怪那么多寿星都向世人推崇这“空白”的“长寿之道”。
  “茶圣”陆鸿渐“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在清静无为中修身养性,写出流传千古的《茶经三卷》;清朝皇帝顺治壮年时毅然抛下荣华富贵,踏进“四大皆空”的佛门,宁做一院主持,不为宫中争斗烦恼……“空白”中的哲学已成为了人生的艺术,这两个字的含义何尝又不是“清静”与“豁达”呢?中国画中留空白的技巧,尘世中幽篁的长啸。站在人生的空白点上举目远眺,把酒临风,实乃人生一大乐事。
  空白的恣意,正如庄子的逍遥。庄子其文汪洋,正如其本人的自得。须指出的是,这里的“空白”并不是指遁入空门,其本意应是一种积极的心态。空白,是超然物外的顿悟,是留有余地的解脱,是智者千虑的思考。
  佛说,世相皆虚幻。以虚察幻,烦嚣来去自然。闹市中抚琴,吆喝中打坐。一片空白,疾雷破柱也不介怀。
  
  诗 意
  狮山文学社曾 莹
  诗意是什么?
  诗意是一种美,是一种崇尚美的精神之光的闪烁,是自由的心灵在广阔世间飞翔时撞击出美丽火花,只要生命存在,诗意就不会消失。
  大自然给予人类的诗意是最丰富最缤纷多姿的。如果你愿意去寻找,去感受,诗意每时每刻都会映印在你的微张瞳孔,荡漾在你的心胸。
  烂漫春光中流有诗意,萧瑟秋日里也溢满诗意。诗可为春日暖雨中蔓延的新绿谱写诗行,也可以面对秋风中飘舞的金色落叶动情咏唱。
  夏天的酷日照耀着一朵初绽的莲花是一首诗,初冬的冷雨敲击着湖面衰败的残荷也是一首诗。
  诗意的产生,常常是突然而又自然,你无法预知未来,而当它出现时,你总是深深地为之陶醉。譬如在冰天雪地中行走,蓦然见到一株灿烂怒放的梅花;譬如在乌云弥漫时,一缕耀眼的阳光突然穿过云层的缝隙照亮地面;譬如早晨从奇梦中醒来,发现惊醒你的是窗外一只不知名的小鸟在唱歌……
  在人海中也能找到诗意,这种诗意往往比大自然的诗意更温馨而深沉,更使人为之心弦颤动。
  有人说:“世界上最美丽的风景,是人。”这种说法,本身就富有诗意,是对美好景象的一种诗意的解释。有些人只从人的外表中发现诗意,譬如女子明眸、秀发,譬如借音乐翩然起舞的肢体……而真正韵味悠长,意境幽深的是心灵的诗意,这样的诗意无须用语言解释,譬如母亲聆听新生儿的啼哭,譬如热恋中的情侣互相凝视的目光,有时甚至只是会心地莞尔一笑,只是一声含泪的叹息……
  诗意也是一种激情,这种激情的抒发常常如喷泉涌动瀑布飞泻,它是人类奥秘智慧情不自禁的流露。
  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便是这样的意境,王摩诘的“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林深人不知,明月来相照”也是这种意境。远离尘嚣,陶然于自然永恒的宁静,当然是诗意盎然,现代人几乎无法体会这种独酌天籁、陶然忘忧的快乐,而这种乐是那么迷人。
  诗意,是活泼的生命在生活中发现或创造的一种情调。不管生活的节奏发生多么巨大的变化,酿成这种情调的土壤却永远是那么迷人。
  一位西方哲人说过:“我愿把未来的名望寄托在一首小诗上,而不是十部巨著上。十部巨著可能会随着时间的逝去被遗忘,而一首优美真挚的小诗却可能长久地拨动人们的心弦——只要人们心中还存在诗意。”
  我,也要这样。
  
  沉 淀
  狮山文学社刘碧云
  粗糙的现实,需要一点润饰;俗世的尘土,需要冲刷;接受了太多说教而变得拘谨萎缩了的心灵,需要在大自然的灵泉中浸一浸,沉淀污浊。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