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7期

黑暗中前行的我们

作者:巫慧娟




  校门口的保安不厌其烦地催促我们离开。我揉了揉发胀的双眼,将还没做完的卷子和练习塞进书包,慢慢地踱回宿舍。不远处的大桥依然以绝美的姿态傲视众生,以迷离的夜景媲美群星。光明在不远处喧闹,而我,只能在黑暗中前行。
  楼梯间人潮涌动,都是坚持到最后一刻的学子们。可人流不会停滞,大概是因为降总比升容易得多。
  花纹繁杂的带复古风味的铁栅栏边,呆呆立着一盏同样古典的路灯。那是一段昏暗的路途中唯一的照明。微弱的白光并不能照亮所有黑暗,但总是给人以温暖,赐人以美好,让在黑暗中前行的我们,保有一份走下去的勇气。
  这条求学的路坎坷无比,磕磕绊绊是小挫折,一个又一个的大陷阱也常常出现。在至疲至乏的时候,真的需要一股暖流来鼓舞我们继续前进。坚持不懈是世界上最困难的一件事,在后劲不足的时候,一念之间决定成败。
  空气中飘来紫荆花开的声响,这些或白或红的花儿在枝头创造属于自己的辉煌,不理会外物转换,季节变迁。满树妖娆演绎花开不败的神话。我多希望我们可以创造如紫荆花般遒丽的奇迹,希望我们所付出的汗水可以真正收到回报,在漫漫人生路上的这段中学旅途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相信真的有:Where there is a will, there is a way.
  脚步不停,因为心中有一个梦;笔耕不辍,因为有一颗执著的心。我们不知道树影幢幢的前方等待我们的是熠熠天堂还是人间地狱,可还是决定要搏一把,结果已经不甚重要了,重要的是这段艰辛的路途及一路感慨。哪怕这段路有多么漆黑,我们依然义无反顾。
  回到宿舍,沉郁的气氛并没有被我的脚步声打破。我没有多语,迅速加入她们的队伍。时间像鱼儿的尾巴,滑腻无比,难以捕捉。可对我们这群黑暗中前行的斗士来说,抓紧时间是我们的武器,在每个时间缝隙里游走是我们的战略,充充实实过完每一天便是我们抵挡风雨来袭的有力盾牌。“少年辛苦少年事,莫向光阴惰寸功。”这是我们能做的全部努力。
  灯准时熄了,大片大片的黑暗弥漫在视野所及的每一个角落。刚才的光明荡然无存,未留下半缕曾经辉煌的痕迹。鸟儿飞过的蓝天,风儿拂过的柳枝,包括人踽踽而行的这一生,都是一样的吧。一切的一切都会结束,但在结束之前,总要竭尽所能灿烂地开放一次才行。
  模模糊糊坠入或浅或深的梦境。时而狂奔,时而翱翔,梦里的自己,自由自在,是一匹脱缰的野马,是一只展翅的雄鹰。倏地又回到童年的芳草地上放风筝,宝石般的蓝天下,灿若烟火的笑脸和脆若风铃的笑声……
  许多的人和事都在我们念念不忘的过程中被遗忘了。遗忘了来时的道路,遗忘了旅行的初衷,遗忘了童年的梦想,遗忘了要去的远方。只记得要在最实际的现在,不断前行……
  床头的闹钟响了,第一缕晨光透过窗子照在脸上,微弱中透着一股倔强。忽地坐起,睡眼惺忪,摸索着叠好被子,磕磕碰碰地摸到水龙头,用冷水唤醒留恋做梦的我,而后开始新一轮的战斗……
  是的,我们是黑暗中摸索前行的斗士,只要有一丝希望,我们就会不懈地走下去……
  
  后记:日子一天天划过,生活一天天重复,感慨一次次抒发。志在顶峰的我们,可以忽略这一路坎坷,只为抵达的那一刻。正如叶慈的一句话:“对生,对死,投以冷眼,骑士,向前!”
  (指导教师 蒋文炜)
  
  【点评】
  光明和黑暗总给我们强烈的感受。下晚自习时,由灯与夜的明暗对比,作者自然地联系到在学习生活中摸索着奋然前行的我们,符合实际,有真情实感。出教室、回宿舍、熄灯睡觉,看似平常的过程,写得亦真亦幻;文章的结构很好,作者将当下时间的记叙、平常生活的联想以及梦想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很好地表现了在黑暗中前行的困惑、梦想、渴望、勇敢、希望、执著。
  文章的语言优美流畅,细腻形象,如“光明在不远处喧闹,而我,只能在黑暗中前行”“时间像鱼儿的尾巴,滑腻无比,难以捕捉”“抓紧时间是我们的武器,在每个时间缝隙里游走是我们的战略,充充实实过完每一天便是我们抵挡风雨来袭的有力盾牌”“第一缕晨光透过窗子照在脸上,微弱中透着一股倔强”等等,不一而足,这些句子表现了作者敏感善悟的心灵和高超的语言表达能力。
  略嫌不足的是,文章题目是“黑暗中前行的我们”,但重心是写“我”,“我们”并不明显。
  总体而言,这是一篇相当不错的散文,行文优美,余味无穷,相信作者如果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将会让我们欣赏到更加优美的文章。
  (张佳平)
  
  点评人简介
  张佳平,湖北云梦人,武汉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硕士,现为广州大学附属中学语文教师,该校黄华文学社负责人。论文《清词人项廷纪家世、生平、著述考》被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6年第6期全文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