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8期

忘忧草和本性药

作者:贺周扬




  第八章辉煌的圣殿智慧的结晶
  ——感悟科技
  科学是一座壮丽辉煌的圣殿,几千年人类文明的积淀,使这个殿堂拥有无尽的珍宝——那是科学技术的成果,那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当猿人告别树端直立行走,当猿人造出第一把最简单的石斧,当猿人第一次学会取火,人类就开始沐浴着文明的阳光。
  当中国的长城、埃及的金字塔、古巴比伦的占星术崛起在世界东方,人类奏响了科学文化的序曲。
  当西方自然科学异军突起,当工业文明给近代社会注入了生机,当“千里眼”“顺风耳”“飞天”“钻地”实现了人们亘古以来的梦想,当克隆成为现实,当宏伟的人类基因组计划初见端倪,这一切是多么的令人激动与兴奋。
  科学赋予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科学使人类逐步摆脱偏见与迷信的束缚,科学使人类获得了精神上的进步与解放,科学便利和丰富了人类的生活,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让我们走进科学,感悟科技。
  
  [学生组]
  
  致力于人类药物心理学研究的专家丁博士,历经九九八十一次失败后,终于研制出一种新药——“忘忧草”口服液。这种口服液的最大疗效就是服用后,能解除忧郁,忘记烦恼,使人精神焕发,乐不思蜀……他计划在临床试验后开始投入批量生产。
  在经济高度发达的现代化社会,机器人随处可见,磁悬浮列车穿梭其中,物质生活无比丰富……可是人们的精神世界却出现了危机,无穷无尽的烦恼接踵而至:生活的压力,亲戚的冷漠,同事的猜忌……这些导致人们焦躁不安,导致社会抑郁症患者人数居高不下。丁博士以“科技为人类服务”为宗旨发明的“忘忧草”,有可能为人类带来福音。
  在临床试验大获成功后,丁博士马不停蹄地去联系合作伙伴进行批量生产。最后,决定与“为您解忧”公司合作,全力打造“忘忧草”品牌。
  “忘忧草”口服液一经投入市场,果然不同凡响,人们争先购买,仿佛久旱逢甘霖。“为您解忧”公司更是日进斗金。U厂长笑逐颜开,比服了“忘忧草”还高兴。丁博士看到人们脸上的笑容,心里也十分高兴。况且,他还被提名为“诺贝尔生物学奖”候选人。
  然而,好景不长。随着服用“忘忧草”口服液人数的增多,一些问题也暴露出来:人们围成一桌“砌长城”,唱卡拉OK,跳迪斯科,不学习,不工作,整日歌舞升平,不思进取,导致社会缺乏前进的动力。大街小巷,人人都是同一张笑脸,没有其他表情,活生生一个“半人类半机器人”社会。而此时,丁博士也因利润问题跟U厂长发生口角,一气之下,将“为您解忧”公司告上法庭。谁知法官们服了“忘忧草”以后,整天一副弥勒佛像,一会儿延期开庭,一会儿庭外调解,搞得官司一拖再拖,没完没了。
  看到这番情景,丁博士意识到:人类在服了“忘忧草”后,丧失了人的本性——喜怒哀乐,都只有一种表情——乐。其实喜怒哀乐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是内心情感的自然流露,是世界之所以丰富多彩的重要因素,不能由药物强加改变啊!想到这里,他悔恨不已,但他不是一个轻易消沉的人,他的热情再一次燃烧起来,他决心弥补过失,还人类以本性。
  功夫不负有心人。丁博士通过搜集“悲伤时的眼泪”“发怒时的血液”“快乐时的歌声”“哀愁时的叹息”制成还原剂,加入到“忘忧草”中,终于发明了“本性药”。人们在服用后,恢复了本性,又有了喜怒哀乐,世界又变得绚丽缤纷了。
  经过这件事后,地球上的人都变得乐观自信了。他们不再害怕生活中遇到的困难、烦恼,他们会充分运用主观能动性,找到事物积极的一面,笑对生活,以愉快的心情投入到工作当中去。丁博士也因此获得“诺贝尔和平奖”,而“诺贝尔生物学奖”却无人获得。评委的解释是:“忘忧草”的发明,可以说是今年最大的发明,但它却打乱了人们的自我调节规律,给整个社会带来了混乱,总的来说是弊大于利。但丁博士敢于承担责任,为了全人类安定又发明了“本性药”,终于把人类拉回到正常轨道。因此,我们特颁发“诺贝尔和平奖”给他,希望他在“为人类服务”的征程中获得更大的成功!
  (指导教师刘海波)
  
  【细细品味】
  也许是利益的驱动,也许是成功后的一种满足,雄心勃勃、志得意满的丁博士的形象跃然纸上。
  小说也需要起承转合,这背景的介绍拉近了读者与现实社会的距离,也为后面情节的展开作了铺垫。
  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文似看山不喜平,一波三折最是景致。这一喜一悲,这一乐一忧,吊足读者胃口。
  由“忘忧草”到“本性药”,丁博士可谓煞费苦心。
  结尾很耐人寻味,这个奖也颁发得很有意思,读者在笑声中品尝到一点幽默,一丝惬意,一点苦涩,一点思考。
  【点 评】
  科学犹如雾海中的一艘航船,需要人文来导航。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它可以造福人类,也可以降祸人间。要想让科技利人利己,前提是遵守自然法则,符合道德,符合人性。
  科幻小说,是植根于现实生活的,是现实生活给了作者一种激情,一份灵感。作者的眼光是敏锐的,对现实生活的观察是深入的,对人物心态的研究是比较到位的,描写也比较细腻、生动,提出的问题也很有现实意义,能给人以启迪。
  (林春源)
  
  点评者简介
  林春源,福建厦门集美中学语文高级教师。中国校园文学报刊协会副秘书长。《中国基础教育》杂志特约编辑,《集美中学》报执行副总编。近几年来曾获市、县创优质课奖,曾获省市教委表彰。2004年,所带班级获厦门市先进集体,班级学生一人荣获福建省教育厅、省委宣传部等单位授予的“福建省小公民道德建设五小标兵”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