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5期

记孙觌

作者:朱 熹




  靖康之难,钦宗幸虏营。虏人欲得某文。钦宗不得已,为诏从臣孙觌为之;阴冀觌不奉诏,得以为解。而觌不复辞,一挥立就:过为贬损,以媚虏人;而词甚精丽,如宿成者。虏人大喜,至以大宗城卤妇饷之。觌亦不辞。其后每语人曰:“人不胜天久矣;古今祸乱,莫非天之所为。而一时之士,欲以人力胜之;是以多败事而少成功,而身以不免焉。孟子所谓‘顺天者存,逆天者亡’者,盖谓此也。”或戏之曰:“然则子之在虏营也,顺天为已甚矣!其寿而康也宜哉!”觌惭无以应。闻者快之。
  (选摘自《古文鉴赏》)
  
  【注释】
  ①孙觌(dí):徽宗末年侍御史。②幸:指皇帝出行至某地。③某文:指降表。④寿而康:长寿、安康。
  
  【文学常识】
  朱熹(1130~1200),南宋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高宗绍兴十八年(公元1148年)进士。曾任秘阁修撰等职。主张抗金,强调军备。博览群书,广注典籍,对经学、史学、文学、乐律乃至自然科学都有贡献。在哲学上发展了“二程”理气学说,建立了完整的客观唯心主义的理学体系,世称程朱理学。在明清两代被提到儒学正宗的地位。著有《四书章句集注》《周易本义》《诗集传》《楚辞集注》等。
  
  【阅读提示】
  本文通过写孙觌为钦宗写降表,活画出了一个卖国贼的丑恶嘴脸。
  文章先以“靖康之难”四字勾出历史环境,写“虏人”勒索降表而钦宗不愿,把国家存亡的焦点集中到是否写降表上,让孙觌经受考验;再用“一挥立就”“词甚精丽”等句写孙觌辱国媚敌的行动,并用“如宿成者”诛其卑劣的用心;继而写孙觌欣然领赏的丑态;随后写孙觌当众宣扬其卖国理论而恬不知耻,最后以听众的辛辣讽刺和“闻者快之”结束全文。用笔有如剥笋,层层深入,深刻地揭露了孙觌的丑恶灵魂。
  全篇文字精炼,既有思想深度,又有文学意味。
  
  【知识考查】
  1.下面全部表现孙觌极力献媚金人主子的一项是( )
  ①阴冀觌不奉诏②觌不复辞,一挥立就③词甚精丽,如宿成者④觌亦不辞⑤是以多败事而少成功,而身以不免焉⑥其寿而康也宜哉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②③⑤ D.①②⑤
  2.下列对原文叙述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钦宗宣诏跟随的臣子孙觌,内心里希望他代写降表。
  B.孙觌写的降表大大贬低损害宋朝的形象,以取悦金人。
  C.孙觌认为,金人入侵,中原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这是“天之所为。”
  D.“然则子之在虏营也,顺天为已甚矣!其寿而康也宜哉”运用反讽的手法,讽刺了孙觌的卖国行为。
  
  【参考答案】
  1.C(分析:①钦宗的心理 ④孙觌接受金人主子的赏赐 ⑥对孙觌的讽刺)
  2.A(分析:钦宗内心希望孙觌不代写降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