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1期

学会感激

作者:刘兴雨




  美国前总统林肯被作家托尔斯泰看作音乐界的贝多芬、诗歌里的但丁、人生哲学中的基督。稍有些常识的人都知道,由于他废除黑奴制度,惹得南方蓄奴者不满,南北战争结束后,一个演员于1865年4月14日晚在华盛顿福特剧院刺杀了他。美国大诗人惠特曼以《船长》为题,哀悼林肯的逝世:
  啊,船长,我的船长啊!
  起来谛听这钟声,
  起来吧,
  旌旗为你招展,
  号角为你长鸣。
  每当读到这些诗句,我都黯然为之伤神。为这位伟人的早逝,也为诗人那令人心碎的感情。
  本来,这是无可更改的历史,没有什么文章好作。可历史往往经不住细读,重读林肯的传记,发现了这样的记载:其实那天晚上林肯不想去剧院,但他的妻子托德主意已定,并说:“我们准备看戏的消息已经公布出去了。”林肯只好改变了主意。
  林肯为什么对他的妻子那么顺从?因为他一直在心里感激他妻子。托德是名门闺秀,可她当时只对穷困潦倒的林肯情有独钟,深信林肯是“最有抱负的年轻人,必成大器”。
  对托德屈尊下嫁,林肯感激涕零。
  感激,让林肯至死对他妻子没有变心。
  感激是一种高尚的感情,人怀着感激之心生活往往就心态平和。走在清洁的道路上,我们感激清洁工人;每日丰衣足食,我们感激在大地上日夜劳作的农民;享受着现代化的成果,我们感激创造它的人们。对给了我们生命的父母,对给了我们欢乐的爱人,对教我们成人的师长,对帮助过我们的朋友,我们更是心存感激。没有多少东西是我们理所当然应该得到的,得到了就应感激。什么都觉得自己理所当然应该得到的人,还是离他远些为好。
  因此“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便为世人所接受。因此,无论是对武夫还是文人,忘恩负义都不是表扬人的好话。
  感激是高尚的情操,也是沉重的债务,这种债务我们终生都还不完。
  许多人在邪恶面前大义凛然,但在有恩于他的人面前,却手足无措;许多人在各种诱惑面前无动于衷,可在他的恩人面前,却进退两难;许多人在威逼面前无所畏惧,可在恩人的目光中,却不惜以身试法。
  受恩的人对恩人当然应该终生感激,但施恩者却不能让人一辈子报答自己。当然,债务终究是债务,债务不还总是负担。但还债还是以相等的东西还好,千万别逼人将原则和人格作了还债的东西。
  什么时候,人们能将感激与原则、人格分开,我们才有资格说,我们成熟了。
   (本文有删改,题目为编者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