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4年第10期

狂妄与冷静

作者:任维东




  创意话题
  
  北京人说他风沙多,内蒙古人就笑了;内蒙古人说他面积大,新疆人就笑了;新疆人说他民族多,云南人就笑了;云南人说他地势高,西藏人就笑了;西藏人说他文物多,陕西人就笑了;陕西人说他革命早,江西人就笑了;江西人说他能吃辣,湖南人就笑了;湖南人说他美女多,四川人就笑了;四川人说他胆子大,东北人就笑了;东北人说他性子直,山东人就笑了;山东人说他经济好,上海人就笑了;上海人说他民工多,广东人就笑了;广东人说他大款多,香港人就笑了……
  读了上面材料,你有何想法?有的人在某种情况下容易狂妄,自吹自擂。其实,山外有山,天外有天,人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才不会走入歧途。请以“狂妄与冷静”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1.立意自定;2.文体自选;3.题目自拟;4.不少于800字。
  
   创意导引
  
  这则材料来自流行的民间歌谣。令人发笑的歌谣中蕴含了一个富有辨证意义的哲理——狂妄与冷静。写作这个话题,首先要理清“狂妄”与“冷静”的关系。显然,二者是对立的,二者的行为会形成截然不同的结果。要注意结合二者辨证地谈问题,不要只谈“狂妄”,也不要只谈“冷静”。确定立意之后,要注意选材的新鲜性。可以从时间的角度和空间的角度入手搜寻一些古今中外的典型人物、典型事例作为写作的材料。这些材料在运用时要注意视角的独特性。若只写一个材料就要对这个材料进行充分合理的想象加工,运用多种描写手法进行精心描写。比如可以以“曹操在赤壁之战时的情境”为中心,刻画一个因拥有重兵而狂妄自大、失去理智的曹操形象,来揭示事物的本质。若采用几个材料,则可以用分章抒写的方式来完成。此外还可以采用访谈录、剧本等形式写作。
  
   创意展示台 鞋中沙
  
  王会兵
  小样儿,走路前先把鞋里的沙子给我抠出来。
  ——东北人
  
  有 人 说
  有人说:走路必须有双合适的鞋。
  那么,狂妄便是你鞋中的沙子,一粒便足以阻碍你前进的脚步。
  有人说:成长就像一棵生命力旺盛的树。
  那么,狂妄便是树上的一把伞,一下就轻易掐断你成长的节奏。
  
  巨人倒下
  “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俺不说你也能猜到这是谁。
  想当年,刘备封“五虎上将”,关羽一听,“居然还有黄忠,这还了得,怎能让此肖小之辈与我齐名,不干”。放眼天下,能入关云长法眼者确实屈指可数,他也确有睥睨天下的本事,勇谋兼备,重义守节,单是“温酒斩华雄”一事便引得无数后人为之赞叹。
  好汉,斩颜良,诛文丑,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他,的确是个难得的良才。
  可正是这位勇谋兼备的不世良才,在晚年,败走麦城,为自己的一生打下一个灰暗的句号,悲哀!
  
  沙 在 笑
  关羽败了,关羽死了,引得一群肖小之辈拍手称快,因为他们被比得无地自容,包括嫉妒的和害怕的。
  关云长倒下了,笑得最欢的便是鞋中的那粒沙子,云长因何而败?大意、骄傲,这是历史对他的留情,难听点就是:关羽太狂妄了。
  沙在笑,笑什么?它又放倒了一个巨人。
  沙,沙是什么?狂妄!
  可恶的沙!可恶的狂妄!
  
  历史的哭泣
  当历史老人的苍指滑过这一页的时候,他颤抖了一下,沉重地叹息,“唉!”
  叹息,您在为他惋惜吗?这怎是一个惋惜便道得尽的,是惜,是爱,是怜,是无可奈何,千万的情感都裹在一声混浊而厚重的叹息中,无奈。
  他是一条龙,是历史的精魂,流言蜚语难以撼动他分毫,拳脚相加难动他一毫一发,但……
  要继续憎恨那粒沙吗?
  不,要防着它,防着自大。
  对,无论何时,都不能让狂妄占据自己。
  
  【点评】
  这是一篇很有个性的作文。个性之一在于文章的语言沿用了作文材料调侃诙谐的风格,以幽默风趣的语言进行写作,使得读者在一种轻松愉快的状态下阅读。个性之二是文章的小标题打破了常规写法。这篇文章的几个小标题前后关联形成整体,内容贯通,前后实际上只用了一个关羽的材料。描写较为简单,更多的是不同角度的评说议论,这样集中笔墨,议论深刻透彻。
  
  上帝的微笑
  
  王根收
  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
  ——题记
  不知哪位哲人说过一句话,说是“上帝想让谁死亡,就先让他疯狂”。我是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我不信上帝,但我却爱极了这句话。
  人有时候真的很狂妄,狂妄到认为自身没有局限性,认为世界上的一切都是自己的,自己就是这个世界的主宰。却不知,在自己如痴如醉地这样想时,上帝正在捂着嘴笑呢。然后又叹了一口气:“唉!我可爱的孩子,真是傻得可爱。”上帝虽深爱自己的孩子,但却不溺爱。
  孩子犯了错,他决不姑息,一定会用一个恰当的方式让他们明白一个道理:“任何时候都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切莫狂妄。”有的孩子的确太狂妄了,上帝就会用最严厉的方式去惩罚他。
  曾经有一个叫希特勒的德国人,他认为他的日耳曼民族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其他民族根本不配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存在也只能为了他的日耳曼民族存在,做他们的下人。其实,众生平等,为什么非要分出我优你劣?
  他狂妄地发誓,要用德国的剑为德国的犁取得土地,要在全欧洲搭起德国人的晾衣竿。
  接下来是疯狂的战争,他狂妄地高呼:“全欧洲都是我们日耳曼人的家。”接下来是他把自己枪里的最后一颗子弹打进了自己的太阳穴。
  上帝丝毫不怀疑他的军事才能、他的外交才能、他的口才。但他实在太狂妄了,让几千万人的血液充当了他自认为很出色的那件美术作品的红色颜料。这很伤上帝的心,他决定抛弃他,否则,自己会失去更多的孩子。
  希特勒走了,因为狂妄而遭人们的唾弃和上帝的抛弃,因为不冷静而致此下场。
  人们依旧思考着,上帝依旧捂着嘴笑着,依旧准备着严厉惩罚每一个狂妄的孩子,决不姑息手软。
  上帝的微笑,渗透着严厉的微笑。
  
  【点评】
  这篇文章给人印象最深的就是题记。文章的内容也是围绕这句话展开的,通过对希特勒这一反面例子的深刻剖析,文章的主题得以充分的揭示。整篇文章思路清晰,说理自然,不故作姿态,不强加于人,在娓娓而谈的氛围中把道理讲得清清楚楚。可算是一篇较为另类的议论文。
  
  邂逅罗丹
  
  王 雪
  眼前是伟大的雕刻家罗丹的作品,那部轰动整个世界的作品——《思想者》。
  在第一眼看到它时,我的心里似乎有什么撞击似的,掀起一阵波动。凝视着它那低倾的充满智慧的大脑,我仿佛看到了在一旁正用雕刻刀削减的罗丹……
  “伟大的艺术家呵!”我失声惊叹。
  “是说我吗?”罗丹边反复地削减某个地方,边回头问我。
  “当然!”我坚定地回答,“瞧!你的作品都似有生命力般,把每个人都震撼了!”
  “噢,不!”罗丹并没有停下手中的工作,口中却喃喃道,“不,是这个世界给了我太多的追求,是这个世界让我感受到生命的可贵与思想的重要。”
  “可是你所做的远远超乎这个世界的馈赠。人们都渴望站在荣誉的顶端俯视这个世界,而你,只希望把这个世界放在头顶去膜拜。为什么呢?”我的惊奇,我的语速仍未能让他忘记手中的工作。只不过,他似乎在微笑,带着一丝无奈。
  “小姑娘,我伟大吗?”他仍在修改那座未完成的雕像,“不!我只不过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罢了。上帝派我们每个人来到世上,不是为了金钱、荣誉,而是让我们每个人都经历一场磨难,而后懂得人生。”
  “可是你的确称得上伟大,人们的赞美是心悦诚服的。”
  “那只是一种称号而已,又何必那么在意呢?他们吹捧别人,也吹捧自己,浪费的也只能是自己的时间。”
  我沉默了,我盯着他反反复复地做同样一种修改,心里似乎有点明了:他不说自己伟大,却称赞这个世界的神奇。
  “是金子总会发光的。”他似乎修改完了,拍拍自己身上的石屑儿,向我问道,“知道他为什么叫作‘思想者’吗?”
  我迷惑地摇了摇头。
  “因为他在低着头看这个世界!”罗丹在微笑中消失了。
  我突然醒来,望着那尊仍矗立原位的思想者,心中又是一阵翻腾。
  后记:有人问罗丹为什么能有那么好的作品,罗丹笑语:“不是我雕刻得好,是因为那些石头自己形成的而已!”
  【点评】很佩服这位同学的灵巧构思,居然把伟大的美学家罗丹拉来了,而且还进行了一次有趣的对话,并从中揭示出深刻的哲理。行文流畅,语言精炼,描写细致,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在记叙文中蕴含哲理,能做得如此缜密,如此蕴藉,真是不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