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4年第7期

生命的化妆

作者:林清玄




  我认识一位化妆师。她是真正懂得化妆,而又以化妆闻名的。
  对于这生活在与我完全不同领域的人,我增添了几分好奇,因为在我的印象里,化妆再有学问,也只是在皮相上用功,实在不是有智慧的人所应追求的。
  因此,我忍不住问她:“你研究化妆这么多年,到底什么样的人才算会化妆?化妆的最高境界到底是什么 ?”对于这样的问题,这位年华已逐渐老去的化妆师露出一个深深的微笑。她说:“化妆的最高境界可以用两个字形容,就是‘自然’,最高明的化妆术,是经过非常考究的化妆,让人家看起来好像没有化过妆一样,并且这化出来的妆与主人的身份匹配,能自然表现那个人的个性与气质。次级的化妆是把人突显出来,让她醒目,引起众人的注意。拙劣的化妆是一站出来别人就发现她化了很浓的妆,而这层妆是为了掩盖自己的缺点或年龄的。最坏的一种化妆,是化过妆以后扭曲了自己的个性,又失去了五官的协调,例如小眼睛的人竟化了浓眉,大脸蛋的人竟化了白脸,阔嘴的人竟化了红唇……”没想到,化妆的最高境界竟是无妆,竟是自然,这可使我刮目相看了。
  化妆师看我听得出神,继续说:“这不就像你们写文章一样?拙劣的文章常常是词句的堆砌,扭曲了作者的个性。好一点的文章是光芒四射,吸引人的视线,但别人知道你是在写文章。最好的文章,是作家自然的流露,他不堆砌,读的时候不觉得是在读文章,而是在读一个生命。”
  多么有智慧的人呀!可是,“到底做化妆的人只是在表皮上做功夫!”我感叹地说。
  “不对的,”化妆师说,“化妆只是最末的一个枝节,它能改变的事实很少。深一层的化妆是改变体质,让一个人改变生活方式。睡眠充足、注意运动与营养,这样她的皮肤改善、精神充足、比化妆有效得多。再深一层的化妆是改变气质,多读书、多欣赏艺术、多思考、对生活乐观、对生命有信心、心地善良、关怀别人、自爱而有尊严,这样的人就是不化妆也丑不到哪里去,脸上的化妆只是化妆最后的一件小事。我用三句简单的话来说明,三流的化妆是脸上的化妆,二流的化妆是精神的化妆,一流的化妆是生命的化妆。”
  化妆师接着做了这样的结论:“你们写文章的人不也是化妆师吗?三流的文章是文字的化妆,二流的文章是精神的化妆,一流的文章是生命的化妆。这样,你懂化妆了吗?”我为了这位女性化妆师的智慧而起立向她致敬,深为我最初对化妆师的观点感到惭愧。
  告别了化妆师,回家的路上我走在夜黑的地方,有了这样深刻的体悟:在这个世界一切的表相都不是独立存在的,一定有它深刻的内在意义,那么,改变表相最好的方法,不是在表相下功夫,一定要从内在里改革。
  可惜,在表相上用功的人往往不明白这个道理。
  【整体评析】化妆人人熟知,“只是在皮相上用功”,似乎也是人人赞同的看法。化妆师“三流的化妆是脸上的化妆,二流的化妆是精神的化妆,一流的化妆是生命的化妆”的精彩议论,令人耳目一新,获益匪浅。“改变表相最好的方法,不是在表相下功夫,一定要从内在里改革”更令人豁然开朗。“交流”的意义、作用,跃然纸上。
  作者由写偏见入手,以深湛的认识结束,层层深入,终至顶峰。文章生动地记叙了交流的过程,始终围绕“皮相”问题,竭力突出化妆师的精彩见解,笔力集中;文章更是突出描绘了自己的感悟,抒情议论相结合,有力地表现了交流的意义作用。
  
  【细细品味】
  
  “只是在皮相上用功,实在不是有智慧的人所应追求的”是原有偏见的概括,为下文询问、感悟提供张本。
  化妆的最高境界就是“自然”,是“无妆”。“刮目相看”写“感悟”交流中获得的第一个“感悟”。
  “像你们写文章一样”比喻生动、新颖,加强了“自然”“无妆”的意味。
  “在表皮上做功夫”引起波澜,使文章深化一步。引出“深一层的化妆”“再深一层的化妆”,终于引出文章核心“生命的化妆”。
  呼应上文的比喻,生动、精彩、严整。“致敬”“惭愧”进一步写“感悟”。
  “一定要从内在里改革”是文章主旨交流的“感悟”。由此及彼,鞭辟入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