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3年第12期

校园文学月报

作者:佚名




  
  深圳翠园中学“青青翠园”文学社简介
  
  深圳翟园中学“青青翠园”文学社成立于1991年,现有社员260名,相继获深圳市十佳学生社团、广东省十佳文学社、全国十佳文学社称号。1999年以来,社员已在全国中学生主流报刊上发表文学作品500余篇,推出专版25个。其中,《来点原汁原味》《一个中学生的股市报告》《经典文化与时尚文化辩论》《通俗搞笑,畅销代名词》《找月亮》《论穿山甲可吃的八大理由》等引起较大反响。
  “活动立社,作品立社,特色立社”是青青翠园文学社的基本经验。青青翟园文学社坚持“与自然对话在,与社会对话,与实践对话,与青春对话,与文化对话”的社团活动新理念,以“青春气息、特区特色和中国气派”为标高,以社刊《青青翠园》为主阵地,如今已成为素质教育的一面旗帜,校园文化的一张名片,作文教改的一扇窗口。
  
  南方,北方
  
  南方的雨,下得缠绵,柔和,轻盈,持久,使人想起茵绿的田野,悠悠的渔歌。北方的雨,下得豪迈、酣畅、粗犷、爽快,使人想起火红的高粱,参和着铁蹄声的草原牧歌。也许你羡慕南方姑娘那纤细玲珑的身材,流行的骨感美,为不少女孩所倾倒,纷纷加入了减肥行列。一曲“羞答答的玫瑰轻悄悄的开”,唱尽了南方姑娘的细腻,含蓄,你仿佛看到她们红晕的脸。她们是雨中的小花伞。
  若说南方的女孩是微风轻拂下的绿柳,那北方的姑娘就是风中飘扬的一杆旗。以“能吃是福”为名言的她们,身材?管它呢!全天候都能听见她们银铃一般的笑声,热情得如炽烈的阳光,融化开了地域的隔膜。她们是雨里金黄的斗笠。
  杭州的雨伞精雕细琢,阴晦的雨天里,这一把把精品成为亮点,撑着它穿梭于南方的雨巷,跨步于绿树如林的新型住宅小区。新型的住宅,设计师们求的是精品,一条小溪环绕在一幢幢细心塑造过的楼房间,大块大块的绿化带弥补了城市的污烟瘴气,是人们的休憩小站。雨中,绿意四溢的城市绿洲烟雨濛濛。
  这杭州的小花伞是受不了北方滂沱大雨的洗礼的。躲于红砖绿瓦下,但也许这种房子在北方也不再多见了,但那种院子情怀还是原汁原味。过年过节,左邻右舍送去,自家的做的年糕,饺子,凑在一块拉拉家常,几声问候,几声祝福,一个院子里的人就可以说是一家人,总是“你快乐所以我快乐”。夏天的晚上,院子就是大家的好去处,一张藤椅,一把葵扇,一个棋盘足矣。也许南方不具这种条件吧——高层建筑,总是近邻不如远亲。
  同一片云降着姿态各异的雨,同一片土地上孕育着性格各异的人。偌大神州,细腻与粗犷的融合,冲淡着那条“秦岭·淮河”线。窗外还在下着南方的雨,北方的雪……
  
  故乡的雪
  
  人有时是会十分疲惫的,需要寻找一个休憩的驿站……
  再过几天,就是我十八岁的生日了。十八年的酸甜苦辣回想起来心里倒有些沉重了。于是便想定点什么东西。铁打的汉子也竟这般缠绵起来了,还真有点铁汉柔情的味道了。
  自从来到了南方才为自己是一个北方人而感到骄傲。就是因为我看过雪吧,得意得很。雪是美的,它是大自然最纯洁和最有生命力的杰作。那是一种可以让第一次见到的人热泪盈眶的美;那是一种让你无所适从的美,难以抗拒的诱惑,就算是铁石心肠的人也会为之动容的美。每当我看到那六角形的精灵在我手中跳跃的时候,我都会感叹大自然母亲对我们的恩赐,恩赐了这世间最奇异的风景。
  依然可以感受到早上爬起床来,向窗外一眼望去,雪花飘落,大地银妆素裹时的兴奋:依然可以感受到喝上一口爷爷泡的香茶,然后和爷爷一起去雪地里捉小鸟的欢乐。打雪仗、堆雪人的经历也已经成为我一生中最宝贵的财富,仿佛儿时在那白山黑水间的爽朗笑声还在耳边回荡……
  踏雪的感觉真好!尽管每跨出一步都要付出巨大的努力。但就是这种坚定不移要跨遍这整个林海雪原的信念才造就了我们关东人豪爽的本性。恶劣的自然环境塑造了我们坚韧的品格。风是刺骨的、雪是寒冷的,但却是我们最喜欢的。我们喜欢挑战战,我们从不言败,我们有一种舍我其谁的霸气!
  真想再品上一口爷爷泡的茶,再喝上一口家乡的腊八粥。爷爷的茶总有一种说不出的味道,我想那就是人们常说的家乡的味道吧……
  很久没有见到雪了,真想啊……
  就这样到了十八岁。现在的我想起了雪,也许再过若干个十八年后我想到的依然是雪,毕竟想到雪才想到了家乡啊!
  高三的我真是感到疲惫了。但现实是无法回避的。那美丽的雪净化了我的内心,让我得到了充分的休息,让我学会了品味人生,探索人生。
  
  痕 迹
  
  黄色的沙发上留下坐痕
  白蓝花的杯上留下茶渍
  唯有时间的脚步没有留下足印
  它已经走出这间静寂的客厅
  消失在门外,画上句号
  我呆呆地听着,竟没有一声门响
  
  花自飘零水自流
  
  德国著名哲学大师康德曾说过一至理名言:生活不是人类生存的手段,而应该是人类生存的目的。然而,从人类诞生的那一刻开始至今,人类依然执迷不悟。人类怀着“人定胜天”的凌云壮志,打着“改造世界,创造生活”的幌子,肆无忌惮地向自然进军。大寨人造梯田,湖广人垦洞庭,一件件千疮白孔、奇丑无比、不伦不类的作品横空出世。假若上帝或者外星人当真存在,他们也会和我一样不忍卒赏,不敢恭维如此“壮举”。鹰击长空、鱼翔浅底、虎啸深山、虫蠕大地,这才是真正的大自然。
  人类自诩聪明而且经常会跟猪儿、猫儿比智慧,却不知自己聪明得有点笨,而且笨得不可救药。且不论“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的雄心壮志,七、八亿人民居然相信只有在转基因时代才会出现的一个西反比一头猪还重、一粒稻谷有玉米那么大,他们就这样傻傻地等了一辈子。于是历史上诞生了最敢想最敢为的蠢人。悲哉!
  喜欢怀旧的现代人面对废墟的断坦列壁和废池乔木,竟有了历史性的冲动——再造一个圆明园,再塔一座空中花园,再……试问要不要再建一座金字塔,恐怕联合世界顶级工程师,再加上KEHL等国际享誉的货运公司也无法和古埃及人一比高低!这无疑是对历史的最大讽刺和打击。重建的废墟正如没有皱纹的老人和没有思维的植物人一样可悲。
  现代人狂妄自大、异想天开,自以为凭借科技进步可以再造一个地球,于是试验了生物圈1号、2号……结局只有一个:自嘲。他们自以为掌握了克隆技术,就可以随心所欲地克隆羊、牛甚至人类自身,甚至还有人想拿恐龙蛋化石来克隆已作古的恐龙,再造一个侏罗纪;他们,砍掉了热带雨林却燃烧了地球;他们,围填湖泊辟寸土立足却断了子孙后代的路;他们,效仿愚公移山、效仿精卫填海甚至效仿盘古要再来一次开天辟地,却不知道这是在自掘坟暮;他们,竟然要炸掉月球以换取地球上每一个角落都四季如春……顾尔尼诺,洪水,台风、地震……大自然终于发怒了。
  不要奢望什么人定胜天!人类永远也战胜不了天。还是让花自飘零水自流吧!
  
  宽容
  
  上语文谭时,看了一篇文章,《隔离墙下的选择》,开头不错,中间的构思也巧妙,内容发人深省,只是结尾实在糟糕:典型的八十年代的大话、空话、套话、假话型的结局。——我的感觉就像是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汤。虽然那是满分作文,但我强烈地感觉到结尾的平庸和前文的妙笔生花产生的对比。
  我想到的是:宽容。
  我曾在晚报上看过余杰的一篇文章,题目就是《宽容》。
  文章的一个观点让我记忆深刻,那就是:世界上许多人气热汹汹,敛拔驽张,其实都有一同一个内涵,那就是:绝不宽容。
  因此也联想巴以双方的冲突。
  以色列人是聪明的,犹太人中人才辈出,自是不必多言,让人惊讶的是以色列国土狭小,其中又大半是沙漠,而这个国家竟然如此强大,如此先进,强大到犹太人可以左右美国的选举,先进到可以让欧洲高价购买生长于以色列沙漠的鲜花。
  巴勒斯坦人是勇敢的。抛开正义抑或是非正义的观念,看看马勒斯坦人以血肉之躯对以色列的装甲部队,机枪的攻击,那是何等的壮烈!
  我们不能说以色列野心勃勃,因为它处在阿拉伯国家的重重包围之中,不得不时时警惕;也不能说巴勒斯坦野蛮,国恨家亿会使任何人丧失理智。
  我觉得,问题在于人们对历史太过于认真,人类存在的历史虽然短,但其中的争斗、鲺恨实在不少。若每个细节斤斤计较,那就完蛋了。单是欧洲国家数百年以来的大小争斗便是多如牛毛。但是,现在的欧洲国家之间关系融洽,连货币都统一了,巴以双方也应懂得,历史上的仇恨不论有多深,都应当放下,不然争斗便永无停息之日。中东本不是一块富饶的地方,只是近年来依靠石油资源一夜暴富,以色列则依靠犹太人的高度智慧建立起了发达的以色列国,一切都来得不容易,何不趁着上天赐予机会之时,让暖棚而不是战火笼罩荒原,让清泉而不是鲜血播洒沙漠。智慧和石油如果只用来研究和购买军火,那实在太可惜了。
  要做的其实很简单,那就是:了解、宽容。
  
  吃遍深圳
  
  我想深圳人最有“口福”了!深圳素来有“美食之都”的美称,从小在深圳长大的我,可以说是吃遍深圳。
  深圳集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地的美食,什么湘菜馆、蒙古烤肉店、上海菜馆等随处可见。另外还有日本料理店、韩国料理店、法国菜馆等。
  深圳是滨海城市,海鲜当然是首选。盐田港有许多海鲜坊,在那儿能吃上最新鲜的海鲜。龙虾、花蟹、生蚝、花螺到处都能看到。上菜了!新鲜的材料煮出来的菜果然不同凡响!看那芝士焗龙虾,龙虾的肉香喷喷的并带有浓浓的芝士香,咬下去满口都是龙虾肉,用“弹牙”这句广东俗语来形容最合适不过了!再看看那盆生炸生蚝,那是我的最爱。酥脆的外皮包着鲜甜多汁的生蚝,咬下去有一种很特别的感受,味道又鲜又甜,10个我也吃得下。
  近年深圳多了许多东北菜馆。这些菜馆可以说是物美价廉。几十块钱就可能点上许多款好吃的菜,五福茄子、青椒饺、全羊汤、东北玉米等等。我喜欢吃东北玉米,我不同于深圳的甜玉米,它的玉米粒质感像糯米一样,本身带有一点清甜,又香又可口。全羊汤也是不错的选择,汤里有很多羊杂丝,汤很浓还有一点辣,可是喝下去的感觉很舒服,胃口也大开了。
  深圳的西餐厅也是越开越多。吃西餐,当然会想到牛排。那么多牛排,我还是觉得T骨牛排最好吃。它不肥不瘦,一般煮到六成熟,这样的牛排才会鲜嫩多汁,容易入口,配是黑椒汁,那简直是天下无敌了!有的人喜欢吃三成熟甚至一成熟的,因为他们觉得这样才会更鲜有“咬头”。
  深圳的馆子还不止这些,还有很多馆的招牌菜是味道极佳的。深圳人真的有“口福”,这里有那么多的菜馆,要想吃遍深圳还要一段长时间呢!
  
  无奈的无奈
  
  马扬是芸芸众生中的一个,一点也不特别,一点也不显眼,平平庸庸。他拥有着与其他中国人一样的随大流,一样的人云亦云。
  如今已是考试的年代,马扬又在考试的年华。这样一来,好好的学习天天向上已比好好吃饭天天睡觉重要。思想品德、身体素质什么杂七杂八的都退到第二位。
  马扬上的是小城的一所重点高中,环境很好,只是管理很严,早到每天早上校门外面不准有学生买早点,晚到每天放学校门里面不准有学生打篮球。但处在反逆期的中学生视规矩如粪土,每天违反规定的学生比贪官还多。
  学校残疾的篮球架多得吓人,十个里面有八个斜的,不比学生近视率低。打监球时,明明看着球就要进去了,可一转北它绕一圈又回来了。所以马扬方次上篮就想到股票指数和自己的学习成绩。
  提到考试成绩,马扬就想爆发,分数名次总是欲前不能;这种时代,闯荡社会,连试都考不来,活着还有什么意义。于是马扬决定痛改前非,发奋图强,重新考试。不幸马扬的决定老师不知道。依旧冷冰面孔冷冰言,冷冰冰马扬的心。
  不明白为什么一大堆一大堆的软面抄、硬面抄、皮面抄、钢笔、圆珠笔、自动笔只能发给高分人儿以示奖励,却不能发给低分人儿以示鼓励。马扬在一年两度的年级总结会上总能触到低分人儿心碎一般的失望以及眼泪一般的悲哀。
  马扬不在乎考试,不在乎分数,那只是以前无忧无虑孩童时的事。随大流的中国人觉得成才只有中考高考这么条路,就都往这条路上挤,于是就有了人云亦云的中国人所说的激烈的竞争。
  如此激烈,,使马扬也不得不败倒在考分前面,但他从兴旬别人那样拜倒在考分前面,把它当菩萨供。
  詹而为人师者偏爱高徒,高分徒,喜爱文静如小脚女人的学生,喜欢刻苦发奋的不要命的学习。马扬比照一下,一点也做不到,迷迷糊糊就觉得自己真的腐朽了。
  枯木也可以逢春。偶尔几次考分高一点,就高兴一阵子,庆幸一阵子;但往往下一次考试就冷不丁把马扬掀翻在地,他就悲观一阵子,难过一阵子,想着要拼搏,人的心情就被分数左右着。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