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3年第9期

飞翔的天空

作者:王 瑛




  在你翻开这部美妙的童话故事之前,先闭上你的眼睛,想象这样一幅画面:
  一个晴暖的日子,太阳懒洋洋地晒着,风徐徐地吹着;澄净的天空像一块巨大的蓝水晶,在高而远的天宇挂着。高亢而嘹亮的叫声由远而近,那是一群灰色的野鹅,一共有三十六只,不多也不少,扇着硕大的翅膀,排着整齐的队伍:一会儿成“人”字,一会儿成“一”字。在一片灰色当中,有一只引人注目的雪白的家鹅。一个穿着两只小木屐的小人儿坐在鹅背上,双手紧紧抱着它的脖子。他,就是我们的主人公尼尔斯。
  这是迄今为止唯一一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童话。瑞典著名女作家赛·拉格洛夫因此成为诺贝尔文学奖的第一位女作家,成就了世界童话史上一部难以逾越的经典之作。从诞生到现在,这部历经百年常盛不衰的童话整整影响了几代人。日本著名作家大江健三郎说:“半个世纪之前,身为森林里的孩子,我在阅读尼尔斯的故事时,从中感受到了两个预言。一个是不久后自己也能听懂鸟类的语言,另一个是自己也将与亲爱的野鹅结伴而行,从空中飞往遥远而又令人神往的斯堪的纳维亚半岛。”
  这本薄薄的小书何以拥有如此巨大而深远的魅力呢?让我带着你,从那优美、神奇、富有想象力的字里行间来感受一下它的精妙吧!
  片断赏读
  读书人语:十四岁的尼尔斯是一个聪明但又淘气顽皮的小家伙。这个披着淡黄色头发的男孩子,最大的愿望就是摆脱老师和父母的管束,偷出爸爸的鸟枪跑出去玩上一天。可是不幸的事情发生了:因为不守诺言,他被树林里的小妖精变成了一个比鹅还小的小人儿,并且遭受到了无情的讥讽……
  尼尔斯刚刚爬到门槛上露出头,那群麻雀立刻飞到周围的篱笆上面,敞开他们的麻雀嗓子怪声高叫:
  “大家快来看尼尔斯啊!快来看尼尔斯的怪样啊!”
  “咯——咯——喔!”公鸡也高兴地一齐起哄。
  周围的母鸡们也一起拍着翅膀,争先恐后地咯咯大叫:“那是活该!真活该!活该!”
  鹅儿们把尼尔斯团团围住了,伸出他们的长脖子在他的耳边“咝咝”叫道:
  “太好了!好极了!现在该轮到你害怕我们了吧?感觉如何?害怕吗?”
  读书人语:走投无路的尼尔斯,趁机搂住了家鹅马丁的脖子,与前往拉伯兰过冬的野鹅们一起,开始了一连串惊心动魄的历险。这天,狡猾的狐狸斯密莱盯上了他们,勇敢的尼尔斯为保护同伴同敌人展开了一场“肉搏战”。
  “啊,你竟敢这样?”(狐狸)斯密莱穷凶极恶地叫道:“嘿,好吧!现在,就轮到你自己爬到我的喉咙里来了。虽然用你当晚餐并不会吃得太饱。”
  然后,斯密莱就竭力想捉住尼尔斯。显然,这并不是容易的事——尼尔斯正用两手牢牢地抓住了他的尾巴。
  斯密莱如果向右面跳,他的尾巴就一下子弯到左面。
  斯密莱如果向左面一跳,他的尾巴就又一下子弯到了右面。这时,斯密莱像陀螺一般地转起圈来,他的尾巴连同拉着尾巴的尼尔斯,也跟着他一起旋转起来。
  一开始,尼尔斯对这样疯狂的舞蹈甚至感到很快乐。但是,没多久他就感到眼睛开始发花,他的手开始麻木,他的头也眩晕起来了。不!应当逃走了!这样下去是支持不了多久的!尼尔斯一松手,丢掉了狐狸尾巴。
  尼尔斯马上感到像被一阵猛烈的旋风远远地抛开一样,立刻撞到一棵高大的松树上去了。尼尔斯并不觉得痛,他迅速向树上用力爬去,越爬越高,差不多就这样一口气爬到松树顶上。
  这时的斯密莱什么也看不见:周围的一切还在他眼前飞快地旋转,他就像一个上足了发条的玩具,不停地在原地打转,用他的大尾巴猛扫隔年的枯叶。
  “现在你应该稍微休息一下了!”尼尔斯从树顶上向斯密莱喊道。
  突然停了下来的斯密莱,就如在地上生了根一样地呆住了——他开始惊讶地观察着自己的尾巴。但是尾巴上面的小人儿不见了。
  “你不是狐狸,是乌鸦!呱!呱!呱!”尼尔斯大声喊道。
  斯密莱抬起了头。尼尔斯从层层叠叠的树枝中露出脸来,向他吐着舌头。
  “你一定逃不出我的手掌心!”斯密莱愤怒地说道,然后他在松树下面坐了下来。
  读书人语:狐狸再狡猾,也斗不过好猎手。阴险毒辣的斯密莱终于被聪明勇敢的尼尔斯制服了。
  一间狗屋位于院子中间。尼尔斯没时间多想,一下子就钻进狗屋里,躲到最里面的角上去了。
  一只被链子拴住的大守夜狗正呆在里面。他对这位不打招呼就闯进来的小客人很是不满,加上小客人匆匆忙忙撞翻了他的水罐,所有的水都泼在他的草垫子上了。
  大狗微微直起身子,竖起一身毛,“呜呜”低吼向尼尔斯发威。
  “不要赶走我。”尼尔斯恳求他,“一出去,狐狸斯密莱就会把我吃掉的。他可能已经进来了,就在你的房子周围……”
  “怎么,这个小偷又上这儿来了?”大狗“呜呜”地问,他已经准备张嘴汪汪地吠起来了。
  “对不起,别叫,”尼尔斯低声说,“你会吓跑他的。我们最好这么干:我把你的项圈解开,然后你捉住他。”
  “好主意,就依你说的办。”大狗很高兴。他把脖子伸到尼尔斯面前,为自己能得到一会儿自由而高兴。
  尼尔斯费了不小的力气,总算解开了项圈。大狗兴奋地晃晃脖子,把头探出狗屋向外张望。
  狐狸已经到了狗屋近旁,正闻着空气里的气味。
  “趁你还活着,赶快滚吧!”大狗威风地吼道,“否则,你就得试试我的牙齿利不利!”
  “你拿我有什么办法?”狐狸冷笑,“你的全部威风只有五步远。”
  “今天没准有六步呢!”大狗“嗷”的一声,向前一窜,就把狐狸扑倒了。
  狐狸被大狗扑得四脚朝天地摔翻在地,大狗的脚掌按住他,一口咬住他的脖子,把他拖到狗屋。
  尼尔斯手拿皮项圈,正站在狗屋的门槛上等他。
  “你好啊!老朋友,我已经为你准备好了一件礼物。”尼尔斯高兴地叫着,顺手把铁链子挥得“锵锵”作响,“来吧,试试合不合适!你的脖子带这副项圈细了点。唉,可惜啊!不过不要紧,我可以帮你改做一条漂亮的腰带!”
  尼尔斯把项圈从斯密莱的肚子下面塞过去,“咔嚓”的一声把项圈锁锁上了。
  “好腰带!多漂亮啊!”尼尔斯边叫,边绕着斯密莱高兴地跳着。
  斯密莱“咯吱咯吱”地磨着牙,痛苦地扭着身子,“嗷嗷”地叫着,当然是白费劲儿——项圈已经很紧很紧地捆住了他的肚子。
  “好了,祝你身体健康。”尼尔斯朝着斯密莱喊了一声,就跑向大门。
  斯密莱准备扑向尼尔斯,但是不成了,现在狐狸所有的威力只有五步远了。
  尼尔斯挥挥手告别了他,就独自走了。
  读书人语:尽管如此,狡猾的狐狸斯密莱还是逃脱了,为了避开他,领头的野鹅阿卡决定让大伙在海中的礁石上休息。然而,在这个看似平静的荒城里,却有着意想不到的危机……尼尔斯因为称“青铜国王”是一个“厚嘴唇、大嘴巴的家伙”而触怒了他,为了逃命,他只好躲到了好心的木偶罗森堡的帽子底下……
  一路上,铜像用手杖捣着每一个裂缝和每一个空洞,他一会儿把船桅打断,一会儿又把旧木箱砸碎,一会儿掀开覆在地上的小船。当然了,不管什么地方——小船下,木箱里,跳板下,还是桅杆上面——他都找不到那个冒犯他的小孩子。这没什么可奇怪的,因为他要找的小孩正安安稳稳地坐在老木偶的头顶,外面还紧紧地盖着木帽子呢。
  突然,铜国王停住脚步。
  “罗森堡,这艘巡洋舰你认得吗?”他伸直了胳臂,向右面指着喊。
  老木偶的整个身子转向右面。尼尔斯看见那儿有一个巨大的木槽,四边蒙着生锈的铁皮。
  “罗森堡,你认得这艘功勋卓著的战舰吗?看,船尾的线条多么美啊!高高翘着的船头看起来多么骄傲啊!就是现在也能看出,这可曾经是国王的御用巡洋舰……你记得吗,罗森堡?当年我踏上甲板时,上面的几门大炮多么响亮地欢迎我啊!”
  铜像沉默了,他若有所思地凝视着陈旧的“巡洋舰”,船头已经被打坏了,船尾也破了。
  “哎,你的一生见到过多少大事啊,老战友,”铜像沉浸在回忆里,手杖轻轻敲着他的巡洋舰的朽烂破败的船舷,“可是现在,你像一只普通的渡船停靠在这里,被完全抛弃了,忘记了。没人知道,国王曾经亲自在你的甲板上走过。”
  铜像沉重地长叹了一声。圆圆的、像子弹一样的大青铜泪珠,从青铜眼眶里慢慢地滚落下来。
  突然,他的手杖敲在地上,身子笔直,挺起胸膛。
  “罗森堡,脱帽!让我们向往昔光荣岁月的见证者,致以最后的敬礼。”铜像用郑重的、气度高贵的动作,把自己的三角帽脱下,“牺牲的战友们,光荣属于你们!万岁!”铜像打雷一般地高喊。
  “万岁!”木偶也高喊,脱下头上的木帽子。
  “万岁!”尼尔斯高喊着,他不知不觉地在罗森堡头顶踏着脚。
  铜像高呼三声“万岁”之后,“咚”的一声戴上了青铜的三角帽,转过身。
  突然间,那张青铜的脸庞变得阴沉起来,像黑铁一般了。
  “罗森堡!在你的头上是谁?”铜人凶恶地低声问道。
  尼尔斯正在木偶的头顶欢跳,高兴地向铜像招手。
  强烈的愤怒使铜像连话都说不出来了。他绝望地磨着牙,拼命想说出话来。可是,即使他不说话也能表达自己的愤怒,他还有一根沉重的青铜手杖呢。他立刻高高地把手杖举了起来。
  极其猛烈的打击,突然落在木偶罗森堡的头上。他的前额裂开了,一股灰尘和木屑“扑”地腾空而起,罗森堡的两腿“喀啦喀啦”地四散裂开了,他顿时“哗啦啦”地粉碎了……
  读书人语:在经历了无数惊心动魄的艰难险阻后,他们在拉伯兰建起了一座鹅的城市,尼尔斯和他的朋友们过着幸福的生活。虽然他有烦恼,日子倒过得有滋有味。
  马丁和马太一共生了五只小鹅。鹅爸爸和鹅妈妈对他们第一次生的孩子该叫什么名字想了很久,结果还是没想出合适的名字。他们总是认为,他们想出的所有名字,似乎都配不上他们漂亮的孩子。那些名字不是太长就是太短;要不太普通,要不太难叫;有的马丁满意了,但马太却不同意,或者是相反的情形。
  要不是尼尔斯的参与,夫妻俩大概会在整个夏季争吵不休的。尼尔斯很快就为五只小鹅取好了名字。那五个名字不长也不短,而且起得非常好。五个名字是:尤克西,卡克西,柯里美,妮里爱和维西。意思就是:老大,老二,老三,老四,老五。五只小鹅虽然是在同一时刻破壳出世的,尤克西却总是告诉他的弟弟和妹妹,他是大哥哥,他们都应该听他的。
  可是弟弟妹妹们不肯听他的,因此马丁的巢里时常有争论和吵闹。
  “他真像他爸。”尼尔斯看着尤克西的身影想,“以前他爸也总是在我家院子里吵闹,谁也不让。可是现在却是那么优秀的一只公鹅啊……”
  一天之中,尼尔斯至少要有10次被马丁夫妇邀请到他们家里来做法官,调解争吵是非。尼尔斯解决了所有的争吵,惩罚了犯错误的小捣蛋鬼,安慰了被欺负的小鹅。
  不过,尽管尼尔斯是一个严厉的法官,小鹅们都非常喜欢他。这一点丝毫不奇怪:他经常和他们一起到树林里去玩耍,教他们怎么从短木棒上跳过去,和他们一起跳环圈舞。
  他好像又像过去那样,成了一个牧鹅的孩子,但是不知道为什么,他现在非常满意这件工作。大概,因为这件工作不是别人强迫他做的。谁不知道,自愿比强迫好多了。
  读书人语:或许是幸福的马丁一家让尼尔斯想起了爸爸妈妈和他的家,于是,他决定回家和亲人团聚,头鹅阿卡也乐意帮忙。当爸爸妈妈抱住尼尔斯时,他忽然发现自己摆脱了魔法,一下子长大了,成了一个高大强壮的男孩子,而他的动物朋友也不再能认出他了……
  野鹅这时也飞了过来,一群野鹅紧接着一群野鹅。“但愿我的鹅群不要没跟我告别就飞走了!”尼尔斯想。尼尔斯很想把事情的全部经过告诉阿卡他们,并让他们看看他恢复正常人后的模样。
  一群野鹅又飞过来了,他们飞得比其他野鹅群都快,叫得也非常响。这好像是他从前生活过的那个野鹅群,但是,尼尔斯没有从前那样认得准了。
  野鹅们放慢了速度,沿着海岸飞来飞去。尼尔斯终于看清楚了,这就是他生活过的野鹅群。可是,他不能理解,野鹅们为什么不飞到他的身边来,阿卡是不可能看不见他站在这里的。
  尼尔斯想发出引诱阿卡他们的叫声,好让他们飞到他的身边来。但是,舌头怎么也不听使唤!没想到,他再也发不出从前的那种声音了。
  尼尔斯清楚地听见阿卡在天空中的喊叫声,但是,他怎么也听不懂她说的是什么。“这到底怎么了?难道野鹅们改变语言了?”
  尼尔斯对着野鹅们挥动着帽子,顺着海岸一边跑一边喊:“我在这儿!阿卡,你在哪儿?”
  可是,尼尔斯的喊声却让鹅群感到害怕,他们向高空飞去,向着海的另一边飞去。尼尔斯终于明白过来,他们已经认不出他来了。
  尼尔斯已经无法把阿卡他们叫到自己的身边来了,因为—个人是不会讲鸟语的。他既然不会讲鸟语,鸟儿们当然也就听不懂人的话了。
  在为恢复原形而高兴的同时,尼尔斯也为失去了他的好伙伴而伤心。他坐在沙地上,用双手捂住了脸。他想,再看他们也没有用了!
  可是,过了不久,他却听到了扇动翅膀的声音——阿卡因为离开尼尔斯而心情沉重,所以,她又带着野鹅们飞回来了。尼尔斯坐在那里一动不动的,阿卡便大着胆子向他飞近。突然间,好像有什么东西打开了阿卡的眼界,她好像看清了他是谁了。于是,她落在了紧靠着他的岬角上。
  尼尔斯高兴地大喊着,一把将阿卡抱在了怀里,其他野鹅也伸出嘴壳跟他亲热。他们用不同语言交谈着。野鹅们在祝贺着他,他在感谢野鹅们陪伴他度过了一次美好的旅行。尽管他们都不能再听懂对方的话,但是他们却感受到了对方所说的一切。
  尼尔斯站了起来,他一边抚摸着阿卡,一边挥手向野鹅们告别。因为他明白鸟类的悲伤是不会持久的,他想趁着野鹅们还在为失去他而悲伤的时候,离开他们。
  尼尔斯走向堤岸。当他再回头看那些飞越大海的鸟群时,他们又发出了互相引诱的叫声。可是,只有一群野鹅,在他还能看见的地方默默地飞翔着。他们排列的队伍是那么的整齐,翅膀的扇动是那么的轻快。慢慢地,他们消失在尼尔斯的视线之外。尼尔斯对这群野鹅无比留恋,他甚至还盼望着再回到从前的样子。
  编者按:这个故事旨在启发同学们培养良好的品德,要有刻苦学习知识的渴求,向别人学习,克服和改正自己的缺点。它使每个人的心灵变得更纯洁更善良,更富有同情心。此外,作者自己曾说,创作《尼尔斯骑鹅旅行记》—书“是为了教育瑞典儿章热爱自己的祖国”。她“从教育学观点出发,认为只有让孩子们了解自己的国家,熟悉祖国的历史,才能使他们真正热爱和尊重自己的祖国”。读者从尼尔斯的漫游中可以饱览瑞典的锦绣河山,学习它的地理历史知识和文化传统,也熟悉生长在这片土地上的各种动物和植物,从而增进对祖国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