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0期

为社会喊痛的作家:阮梅

作者:王 元




  [作家档案]
  阮梅,湖南省作协会员,著有散文集《送你一枝原野竹》,《报告文学》月刊特聘作家。主要从事散文、报告文学创作。先后有作品80多万字发表在全国数家报刊。2005年,散文随笔《生命如瓷》选入人民文学出版社21世纪散文年选《2005散文》,励志文章《闯过难关的通行证》作为学生必读课文被选入浙江省中考试卷中现代阅读题。报告文学《拿什么救赎失陷的青春灵魂》在《北京文学》2007年第1期发表,有较大的影响;报告文学《中国留守儿童》再次掀起“留守儿童”热。
  
  [作品选读]
  船没了,走着去
  阮 梅
  “我那个时候在外地读书真的好想娘,一想娘眼泪就往耳朵里钻。”一天吃晚饭时,学校里最喜欢讲笑话的徐老师扭过头来煞有介事地对我说。之后,还压低声音问我一声:“你想不想你娘啊?”
  “想就想罢,怎么眼泪不往下巴流干吗往耳朵里钻啊,鬼才信你!”我提着开水瓶准备走。
  那年,我12岁,刚刚从家乡转到离家八九十里的父亲工作所在地读初中。虽然是第一次离家,但吃住都在就读的油榨学校,生活日常事务也有同住学校的老师大哥哥大姐姐般照顾着,日子倒也过得十分新鲜有趣儿。
  “想娘的时候都是在晚上,你想想看啊,星月当空,万家灯火,就只有你一人睡在冰冷的被窝里哆嗦……眼泪流不流到耳朵里,今晚你就试试看哦!”走了老远,还听到徐老师在那儿对着我这边极力煽动我的情绪。
  我掏出钥匙打开房门,冷风跟着我直往屋子里钻。桌上留有字条,是与我同居一室的姚老师回家去了。我望着窗外,想着刚刚徐老师说的话,竟然真的想念起母亲来。夜深了,我还是辗转难眠,终于,开始泪眼婆娑了:岂止是耳朵里,发间、面部和枕头上到处都爬满了我的泪水。刚好第二天放学时宣布放两天假,我便迫不及待地赶到河边, 乘下午两时的轮船回了家。
  谁知当晚天气骤变,第二天早上爬起来,天空已是阴雨绵绵。我背着母亲给我做的冬衣,撑着伞一路小跑往船码头使劲赶。等我跑到河边,轮船居然比往日早十多分钟启动,已经开出船码头十多米。我沿着河堤边跑边喊,追了一段路,已远离岸边的轮船转眼便没了踪影。
  “没有船,就走吧!”在过渡的船上,我对好心阻止我走路去的父亲的一位同事轻松地说。
  想起平时坐在轮船上总是感到轮船走得慢慢腾腾,我很为自己一时的勇气而得意。过渡时,我抹着汗珠,仰脸看着正飘着细雨的灰蒙蒙的天,自顾自笑了。
  就这样,我开始了这次一生都不可能忘怀的旅程。
  刚开始,我走走停停,停停走走,垸内屋舍田园像一幅幅清新怡人的水彩长卷,在我的眼帘下缓缓而过。我边走边游览,觉得很是好玩。一高兴,还把刚刚学会不久的歌轻轻松松地哼出声儿来。
  可是,走了两里不到的路程,不断流出的汗水便湿透了内衣,可前胸和脸上却冻得像贴了冰似的。这时望望路面,才发现路上行人十分稀少,走了两里多的路,才好不容易碰见一两个人。天,开始下起大雨来,看起来灰蒙蒙的一片。为了打发心里慢慢涌动的孤单与害怕,每遇上一个人,我就问一下过路人:“隔操军南岳庙还有好远啊?”“太远了,你今天是走不到的!”没有想到路人却总是回答得令人扫兴。我偏不理。才走了不到十里的路程,双腿便像灌了铅一样的沉,脚板不敢着地,着地就痛。我把鞋子脱下来放在包里,只着袜子,在大堤靠河边柔软的草地上走,一时感觉轻松了许多。为了抵挡寒风,我脱下外衣反穿在身上……
  可走了一段路程,这些办法又失效了,渐渐地,活络的双脚乃至于双腿、腰肢开始酸痛麻木僵硬起来,我这才开始知道问题的严重性了:近百里的路程我才走了十分之二,前面的每一步还要靠自己一步一步去走,而且还必须在天黑之前赶到学校。
  口渴了,我一忍再忍,最终还是掏出仅有的五分钱买了一截甘蔗。近中午时分,母亲连夜炒的准备送给同室老师的芝麻黄豆早已被我吃光。望着大堤边住户房顶上冒出的炊烟,闻着飘来的饭菜香,我多么想这时候有一碗米饭,不!哪怕是一碗粥也好,如果没有,哪怕是能在路边的麻石路碑上歇口气也好。但是这些我都不能,12岁的我还丢不开脸面去讨要一碗饭或是一口茶喝,从小害怕黑夜的我不敢想象天黑之前没有到校自己会怎么样。我一边强忍住奔涌到眼眶的泪水,一边尽可能快地一步一步移动着木棍似的腿朝前迈进,我一遍又一遍对自己说:多走一步,就离学校近了一步。
  天,渐渐暗了,一忽儿便伸手不见五指。此时的我,已是全身透湿,周身发软,腰膝酸痛,头皮发炸,连自己的脚步声听起来都感觉心惊肉跳。我不时地回过头张望,总觉得所有的鬼故事里面的主人公都出来了,就藏在眼睛看不到的黑暗里……我一边抹着因极度惊恐而汹涌的泪水,一边壮着胆拖着笨重的身体向前赶。只要看到前面有移动的火星,就说明前面有吸烟的人,我就把他作为一个目标,赶上了,再相隔一段距离屏声静气地走在后边。相随短短的一段路程后,前面的人们目的地到了,我又在黑暗的前方找寻下一个目标,继续向前赶。就这样,我在当晚接近子夜的时候终于回到了我父亲工作所在地,当听到父亲的声音,我才像受了天大委屈似的放声大哭起来……
  事隔二十多年,每当忆起这件事,我仍然十分后怕:长长百余里路途,如果路上遇到坏人怎么办?如果电闪雷鸣暴雨不停怎么办……可以肯定地说,如果事前我知道走过这段路会有那么的艰难,我肯定不会在当时父母不知晓、身上又没有钱、天气又差的情况下去冒这个险,吃这个苦。久久思之,竟然得出这样的结论:一个人之所以能够实现一个宏大的目标,在很多的时候,并不是因为自己的头脑是怎样地足智多谋,意志是怎样地坚不可摧,其实只不过来源于对实现目标过程所应承受的困苦不可预知而已。
  就像当初12岁的我,因为年幼,而不懂得功利,不懂得设防,没有学会太多的顾虑,眼中唯有的除了目标还是目标。路途的艰难,一律省略不计。所以至今,我仍然为造物主为我设置了这段路程而心存感激。每当生活的压力、工作的困境与我不期而遇,每当我屡经世事的心间开始冒出怯弱的嫩苗时,我的眼前总是幻化出最初那条弯弯的长堤,耳边就会响起那个久远的、有些傲然的声音:
  “船没了,走着去就是!”
  
  闯过难关的通行证
  阮 梅
  当我们步入人生最为艰难的时刻,当眼前的困境久攻不破的时候,最易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于是,很可能陡生的自卑就让我们选择了退却。因为退却,我们与前方可能并不很遥远的目标,便这样失之交臂。
  人生更大的悲哀与错误,还在于遭遇困苦时把改变自己处境的机会交到别人手上。就像小孩子跌倒了渴望父母家人把自己抱起来,就像刚到一个新单位没想着做些什么就开始指望单位予以安排退休。其实很多如这般美好的幻想都只会成为可遇而不可求的现实,而且正是这些不太切实的幻想,将我们本来拥有的一点点自信磨损。
  面对难关,我们一般都面临两种选择,一种是望而却步,如以上这般。另一种是勇敢地面对,从而闯过难关。那么,我们凭借什么来闯过难关呢?
  黄经国生长在香港一个富有的家庭,由于父母对他有偏见,从小以来,他便成了父亲的出气筒,甚至到了高中,父亲对他仍然是随便打骂。在他父亲不断地打骂中日渐自卑,甚至于难得的一次次学校的群体活动,他也是躲得远远的。一次偶然参加了示威活动受到启示之后,他决心改变自己。为了改变自己口吃的毛病,他积极地参加许多大型聚会,甚至不怕他人讥讽与耻笑,追随牧师左右,学习人家讲道的技巧。经过不断地努力,他克服一个又一个心理障碍,攻破自己一个又一个的弱点,由一名害羞、口吃、胆小、自卑的小家伙,用了13年的时间,将自己改造成为了人寿保险行业中独当一面的领袖人物。
  梁启超说,小逆之后,必有小顺,大逆之后,必有大顺。说明人的潜能可以随面对的压力大小发挥,它是无限的。所以朋友,当我们与困境不期而遇时,让我们把他的话在心底温习一遍,那么,我们的心里面便会充溢着满腔的自信。
  唯有自信,才是走过难关的通行证。就像黄经国,一旦信心确立,且破除一切艰难去做,成功便是一件指日可待的事物。
  
  [超级链接]
  阮梅及阮梅的
  农村留守孩子题材
  杨建军
  农村“留守孩子”问题是当今社会的一个热点问题,也是一个痛点问题。弱势群体更需要人的关注与帮助。阮梅花了心思,做了努力,她从选题、调查、成文,付出了大量心血。这样的问题还应该引起社会更广泛的重视。好在从中央到地方都已经在关注这个问题。同时,我和阮梅交流时,还提到过要关注“留守老人”的问题,在现实生活中,很多老人的生活对比子女打工前,更是雪上加霜。老人精神生活得不到任何保障,生产、生活中的繁重体力劳动得不到子女的任何帮助。留守老人的问题,是当今不容忽视的问题。从构建和谐的角度来看,这同样需要政府的高度关注与妥善解决。总而言之,深入底层做调研,关注社会热点难点,阮梅做的是一件值得社会提倡的大好事。
  
  关于阮梅近年文学创作
  蔡勋建
  综观阮梅近几年文学创作,我个人认为阮梅有以下特点:
  一、阮梅有很强的新闻敏感。阮梅曾为乡镇文学专干,后又在《华容报》担任过副社长,也许她在很长的新闻写作生涯中培养了自己的新闻敏感,练就了一双敏锐的“新闻眼”,进而能独具慧眼。这对她后来进行报告文学创作很有帮助。
  二、阮梅有很强的社会责任感。从她的报告文学《拿什么救赎失陷的青春灵魂》来看,她对青年学生是十分关注的,因此她具有一颗忧国忧民之心。作为一个作家,这虽然是应该有的但毕竟是难能可贵的。今年“两会”,“留守儿童”问题成为代表们关注的焦点和讨论的热点。阮梅能涉笔这类题材,这说明她有胆识有担当,有责任感。
  三、阮梅有很认真的创作态度。她丈夫下岗,女儿读大学,儿子当兵,自己在县科技局任副局长,家庭并不宽裕,本职工作也要坚持,但为了创作,为了向社会交一份真实而负责任的“报告”,她自费上长沙,下农村、学校深入进行广泛的社会调查,掌握第一手资料。有时甚至到监狱去调查,找服刑、劳改犯人采访,一个女人,出门在外,也许这些连男人们都不敢问津的地方和题材,而她却把危险与不便置之度 外,做到了,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