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7期

菊花河

作者:袁 健




  背负着烦恼,我闯入了一片隐蔽的山林。渐凉的秋风在林间肆意穿行,弄得草木难得安宁,偶尔,也夹杂着丝丝淡淡的清香。
  在一个小斜坡前,我惊呆了。
  黄色占据了我的视野。这简直是一条黄色的河流,自上而下向我奔来。走近,才看清,那竟是野菊花的世界。它们成群成簇,相倚相靠,亲密无间。
  我不由自主地蹲下了身子。
  瞧!金灿灿的花瓣簇拥着纤细的花蕊,凑成了一张张天真可爱的笑脸。它们手牵着手,肩并着肩,在起伏跌宕的山间尽情地释放生命的激情,它们的笑声已随着风儿送进我的耳鼓了呢!
  它们为什么要笑?生活在此处,蜜蜂、蝴蝶极其少见,要没有人去欣赏它们,可它们为什么还会如此欢乐?我不禁震撼了。
  带着疑问,我仔细观察周围的地势,试图解开这个谜团,可纷乱的思绪搅得我一阵茫然。
  沿着斜坡,我一口气爬到了山巅,竭力忘掉一切,然而,那不可抗拒的菊花河的美丽,再一次拉回了我的视线。只见那黄色的大河一泻而下,带着欢声笑语向远处流去,颜色虽是一拨暗过一拨,却丝毫没有削减黄色的锐气,纵然是隐约看得见的地段,也能让人感受得到那无时不有的欢乐。目睹这浩浩荡荡的黄色大河,我不禁产生一种由衷的敬佩之情:多可爱的野菊花呀!这美丽美观的河流竟是由它们的一张张笑脸组成的。
  我似乎被这欢乐的河流所感染,倍感轻松。
  刹那间,我悟出了问题的答案:
  它们在笑自然的乐趣!
  它们在笑集体的幸福!
  它们在笑生存的快乐!
  (指导老师刘 艳)
  
  评:细细品味
  起笔的景物描写很清新,但是“肆意”一词欠妥,它通常是个贬义词,还是用中性词“随意”好。
  独立成段,很有悬念感,和《紫藤萝瀑布》中的首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把漫山的菊花比喻成“黄色的河流”很不妥当,不如说“是一条金色的河流”,一字之差,意境完全不同。
  与第三节遥相呼应。
  这段文字很有生命的张力,比喻、拟人自然惬意。
  为描写过渡到议论抒情作准备。
  这段文字很有动感,天人合一,将自己的情感完全融合进去。
  倍感轻松,并不是作者当时的最真实心境。
  结尾的点题,似乎有些牵强,画龙点睛不必长篇大论,更不必铺排而下,关键是要点到要处。
  
  整 体 评 析
  这篇文章显然可以归为感悟自然类的散文,由漫山的菊花无人欣赏却开得如此之艳并且是那样的欢乐而引发思考,最后卒章显志,一气呵成,浑然一体,看得出来,作者文字驾驭能力还是很不错的,尤其是蕴含情感的描写很有宗璞《紫藤萝瀑布》中的韵味。如“金灿灿的花瓣簇拥着纤细的花蕊,凑成了一张张天真可爱的笑脸。它们手牵着手,肩并着肩,在起伏跌宕的山间尽情地释放生命的激情,它们的笑声已随着风儿送进我的耳鼓了呢!”“见那黄色的大河一泻而下,带着欢声笑语向远处流去”等文字都很有几分神似。但是有两个地方处理得不是很好,一是开始处对漫山金黄的菊花描写不够,没有写出其金黄繁茂的感觉,给人印象不深,因为自然感悟类散文只有描写充分,才不会使下文的点睛之笔被架空。二是结尾处有些牵强,一味追求形式,而忽视了内容上感悟的精要性。
  (点评老师 吴卫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