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7期

汉字之美

作者:付 豪




  汉字,作为世界上历史最为悠久的文字之一,以其变化多端而令人浮想联翩。但当26个字母与日文、韩文等异国文字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喧闹的街头,当诸多年轻人将键盘敲打得得心应手但书写汉字时却提笔忘字,我们必须再次翻开尘封已久的字典,在横平竖直的优美之间体味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不遗余力地拾取被冲击得支离破碎的中国文化的碎片。
  从远古的仓颉造字到近代的康熙字典,汉字经历了千年历史的冲刷依然屹立在东方,并随着时间长河的继续流淌而焕发出了越来越大的活力。汉字的变化多端久负盛名,而“形”正是汉字中最富于变化的部分。“山”,仿佛让我们看见连绵的群山之中一座高耸入云的巍峨群峰;“木”,似乎让我们亲眼目睹一棵上部枝繁叶茂,下部根系粗壮的大树;“日”,框中一点犹如太阳正中耀眼的红心;“羊”,正像两只大角向前突出的山羊;“火”,熊熊燃烧的火焰历历在目,“森”,成排的大树跃然纸上;“歪”,倾斜欲倒姿态栩栩如生;“休”,悠闲地倚于树旁憩息之人清晰可辨。一个汉字,就是一幅优美生动的画面;一个汉字,就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故事。
  义与形的完美结合,带给我们的是一目了然;而风格迥异的各派书法字体,呈现出的则是真正的美的享受。王羲之之体,平和自然,奇逸豪放;颜真卿之体,圆润饱满,刚健有力;柳公权之体,棱角分明,健劲清瘦;欧阳询之体,法度森严,铿锵险劲。千姿百态的书法艺术,将汉字的变幻之美展现得淋漓尽致。
  汉字之美,古来共谈。在万千笔画间游走,细细品读、鉴赏汉字之美,收获得将不仅是无穷的乐趣,更会拥有对人生无尽的思索。
  (指导老师唐小红)
  
  评:细细品味
  开篇直击现状,见振聋发聩之效果,字里行间显示出了作者深重的忧患意识。
  汉字的魅力何在呢?作者没有简单地说教,而是用一个个的文字,绘出了一幅幅的画面,语言精美而极具说服力。
  概括准确传神,语言底蕴丰厚,形象地展示了汉字的神奇魅力。
  
  整 体 评 析
  写文章与做人是一个道理。一个热爱汉字的人,自然会热爱自己的民族,热爱传统的文化。从这个角度上说,作者的这种思想极为可贵。文章题为“汉字之美”,可汉字究竟美在何处呢,作者挖掘了两点:一是美在意义,作者细细例举,引出了简单汉字中蕴含的精彩内涵与精美画面;二是美在形体,文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了几位书法大家的高超技艺。对中学生来说,能够有如此深刻的理解,实属不易。
  当然,要想将这种美展示得淋漓尽致,还得融入自我的真情。若能够加入一些具体的生活细节,加入一些细腻的生活感触,文章自会更具吸引力。
  (点评老师罗小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