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7期

我们班的“八大家”

作者:徐月琴




  古时候有著名的“唐宋八大家”:柳宗元、韩愈、三苏、曾巩、王安石、欧阳修,不过他们都是男士,21世纪的今天,我们班也有了“八大家”,而且个个都是“巾帼英雄”。
  首先,隆重推出本班第一“家”——徐贤萍,她可是名副其实的“数学家”。数学课上,老师提出的问题使我们个个抓耳挠腮,脑细胞们前赴后继地奔向战场,但都英勇就义了。可是徐贤萍却对答如流。唉,我自叹不如,还是接着说下一位吧!
  此人乃本班“书法家”,她的字清秀、大方,让人神魂颠倒。她就是吴蓓。她曾多次获得书法竞赛一等奖,而且正因为有了她,我们班的黑板报才年年获奖。我猜啊,她一定有马良的神笔。
  咦,“政治家”谢妍跑哪儿去了?哦,她又在给一位做错事的同学上政治课呢。唉,九(2)班的人可真惨,犯了错之后不但要在办公室面壁思过,回到班上还要接受“政治家”的教育。我真不知道谢妍肚子里哪来的那么多“墨水”。
  “啊,祖国,我爱你!”这声音哪来的?原来是从“朗诵家”涂新芸口里发出的,怪不得感情如此充沛,声音如此宏亮。涂新芸是本校赫赫有名的演讲者,每次演讲都能听到她那迷人的嗓音在校园里回荡。
  第五位大“家”要属我的同桌王骏了,她可是非一般的“家”——“革命家”。她敢于推翻蓝天学校的“封建制度”,建立起属于自己的“规章”。因为老班未经她同意,私自调换座位,她就“带领人民群众”奋起反抗,反对老班的“独裁专制”,老班从此做事“顺从民意”。这多亏了我们的“革命家”呢!
  “下周要举行关于‘迎国庆’的板报评比。”刚接到通知,“画家”胡明秀就像热锅上的蚂蚁。一会儿设计草图,一会儿绘画刊头,就这样,一期“冠军”牌板报就呈现在大家眼前。胡明秀“画家”的称号可谓是名不虚传啊!
  这位眉清目秀的“大小姐”就是我们班的班长、“管家”王慧。此“管家”非彼“管家”,因为她工作认真负责,协助老师将班级管理得井井有条,所以我们亲切的称她为“管家”。
  你猜,最后一位“家”是谁呢?她就是本人。我嘛,是一位“文学家”,张口能吟一两首诗,闭口能诵三四首词。几篇作文也曾在学校获过奖。虽然个子小,但浓缩的就是精华,不信?改天得个“诺贝尔”文学奖给你瞧瞧。
  俗话说“三个女生一台戏”,如今由我们八女生共同演绎了一出精彩的校园故事,将生活点缀得多姿多彩。
  
  评:细细品味
  开头运用对比的手法,突出我们班的“八大家”的特点,设置悬念,引起下文。
  “隆重”“名副其实”极写“数学家”,拟人的手法表现数学课上我们的惨状,对比突出“数学家”的出色表现,幽默风趣。
  对“书法家“的“神魂颠倒”是她的书法成绩,“有马良的神笔”是对她的极高评价。
  开头先声夺人,极写“政治家”的忙碌,“墨水”是对她才华的羡慕。
  以一句朗诵词开头,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是“朗诵家”的习惯,后面详写“朗诵家”的风采。
  抓住“革命家“的特征,诙谐幽默地把班级里的事件运用“封建制度”“带领人民群众”“独裁专制”“顺从民意”几个历史名词表现出来。
  在具体的行动中,表现画家”的名不虚传。
  “家”也包含“管家”,原来此“管家”非彼“管家”。
  设问开头,有卖关子之嫌,我这“文学家”,虽有才华,但“个子小”,不过“浓缩的就是精华”是对“我“最好的概括。
  引用俗语,突出特征,表现出“八女生”的热情和青春活力。但无“戏”可演是一大缺憾。
  
  整 体 评 析
  本文标题新颖幽默,让人联想到“唐宋八大家”,然而读了开头,才知我们班的“八大家”与真正的“唐宋八大家”迥然不同,给读者留下悬念。接着具体介绍各大“家”的情况,有隆重推出,有文静出场,有先闻其声,有卖关子开头等等,各家的出场如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出色的表现,不枉其声名。全文的语言清新而幽默,富有生活气息,人物形象鲜明,洋溢着青春活力和热情,表现出八女生多彩的个性和风采。可惜只有人物出场表,无下文可言,使文章单薄。如能有一段由八女生共同演绎的校园故事,那么文章才会更为充实而精彩!
  (点评老师 张建军)
  
  点 评 人 简 介
  张建军,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乌金山中学语文一级教师,区级模范教师。已经在《语文世界》《语文教学通讯》《演讲与口才》《中学语文园地》《课外语文》《学习报》《作文周刊》《语文报》等多家全国性报刊上发表了二百多篇教育教学论文。参编教辅作文类图书十多本,指导学生发表或获奖作文五十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