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6期

中考议论文主观性阅读题失误例谈

作者:张彦宏




  中考试题中议论文主观性阅读题题型多,题量大,分值高,是阅读中的重头戏。然而,面对主观性阅读试题,学生却失误多多,成绩很不理想,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真题再现]
  阅读下面议论文,回答问题。
  读书与思考
  ①读书,顾名思义,就是同书本打交道。也许有人会问,这也需要方法吗?当然需要。假如一个同学天天读书,投入的精力很多,读什么记什么,这是不是最好的阅读之道呢?这样读书,也是一种读书法,古人叫做“记诵之学”,他这样用功地读书,绝对比不读书、不记诵要好。但这种读书,不能成为一种学问,不算是上乘的读书。因为他得来的学问是死的。读书多是好事,但还要用种种科学知识来帮助理解书本的内容。如果要使书本上的知识“活”起来,这就要想,要思考。
  ②在读书的过程中,要给思考留下余地。你在求知时,学进来的东西,如果没有同你原有的知识碰头,就只能摆在那里,不发生“化学作用”,无法变成你自己的养料。人的胃能够处理各种食物,自动地把它们划分为营养和废料,再根据人体的需要,分别输送给不同的器官。读书者需要动脑思考,吸收书本上的知识,为增长学问所用,这也和胃功能的原理是一样的。读书而能消化,书本知识就能与原有的知识融合在一起,产生化学变化,然后把需要补进的知识变成自己的学问,把不需要的东西排除掉,当作垃圾处理。
  ③改革开放以来,国外的思想、学说涌进了国门,一时令人应接不暇。青年人对新事物敏感,这当然是好现象。但也有些青年学生对外来的理论没有经过认真的思考和消化,就盲目地追逐,结果让自己的头脑成了外国理论的跑马场。里面即使有好东西也不能好好地加以利用,更不要说分辨良莠了。这种情况,应当引起警惕。古人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些青年人,对自己不熟悉的东西,几近“不思”、“不学”,那就不可避免地要面临“罔”和“殆”的危机。我看是不能这样继续下去的。大家要有清醒的意识,要在读书上多用脑。读外国书如此,读中国书也如此。因此,在读书中,思考,才能剔除糟粕;思考,才能吸收营养;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总而言之,在读书中,思考特别重要。
  (2007年四川广安中考语文试题)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误答扫描]
  误答一:考生将标题误认为是中心论点,因此答为:“谈读书与思考,既要读书,又要思考。”
  误答二:考生通读全文后,也经过了思考,可惜只归纳出大半的要点,答为:“思考特别重要。”
  
  [失误会诊]
  本题考查对文章中心论点的掌握,这是议论文阅读常考的一个考点。“误答一”将标题“读书与思考”错误判断成了中心论点,只能得三分之一的分。这反映出一些考生在阅读中不能统观全局的问题,形成了看到观点性的语句便认为是中心论点的定势思维;“误答二”考生只是答出其中的一个要点,结果只能拿到一半的分。这表明,考生只有完全吃透文章,才能筛对筛全所有的信息。要避免此类失误,必须要把握准原文要义,找出凝聚文意的核心段,找准蕴含文旨的关键句,这样就具有高屋建瓴的答题优势了,作出正确的答案。(参考答案:在读书中,思考特别重要。)
  2.请回答:第③段用了哪些论证方法?再选择其中的一种,说说作者是怎样运用这种论证方法进行论证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误答扫描]
  误答一:考生由于紧张、仓促答题,将论证方法与说明方法混淆,因此答为:举例子、引用;至于第二问,则答为:举例子可以使人信服;引用后真实、可信。
  误答二:考生由于没有认真审题目就匆匆作答,要么只答了论证方法,答为:事例论证、引用论证;要么只针对事例论证和引用论证进行了分析。
  
  [失误会诊]
  本题考查对文章的论证方法的掌握,这也是议论文阅读中常考的一个考点。误答一的考生将论证方法与说明方法、论证过程与说明方法的作用混淆。只能判为零分;误答二的考生由于没有认真审题目就匆匆作答,只答了论证方法,或只对论证过程进行了分析,因此只能得一半的分。针对此类失误,考生要认真研读,分清主次,不可匆匆上马,仓促答题。(参考答案:事例论证(举例论证)、引用论证(道理论证)例如:作者把改革开放以来,一些青年人盲目追逐国外思想、学说作为事例,来论证思考的重要性。)
  3.结合语境,在文章第③段结尾的横线上补写一个句子,与前面的句子形成排比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误答扫描]
  误答一:考生过于粗枝大叶,完全将题目“结合语境……与前面的句子形成排比句”的要求抛开,以中心论点来作答,答为:“读书中,思考特别重要”。
  误答二:考生忽视了题干的“既要结合语境,又要与前面的句子一起构成排比句”的要求,答为:思考,对于启迪智慧很重要。
  
  [失误会诊]
  此题补写的句子要求与前面的句子能构成排比句,内容上必须是说明思考的重要性,同时句式也必须与前文一致。误答一考生过于粗枝大叶,造成“失之毫厘,差之千里”,这样的答案自然不能得满分乃至不得分;误答二考生忽视了题干的要求,你能说回答的意思不对吗?意思是对的,但这样答却无法构成排比句。中考题一般有严格的限制,可见,考试中认真阅读题干,按照题干要求去落实,是多么地重要。(参考答案:思考,才能启迪智慧。)
  4.文章用名言警句论述了读书时思考的作用。请根据你平时的积累,另写两条有关读书的名言警句。
  ①__________ ②__________
  
  [误答扫描]
  误答一:考生抛开题目要求乱答一气,写出一些写景、抒情之类的诗句。
  误答二:考生写错字、少写、多写等情况,如答为:读书破万券,下笔如有神;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等。
  
  [失误会诊]
  第4题考查的是学生的积累,切合了新课标的精神,把考查的视野投射到考场以外,降低了试题的难度。此类题目必须坚持“一字出错,全题皆错”的原则,学生只要正确写出有关读书的名言警句,问题就解决了。误答中“读书破万券,下笔如有神”中的“券”应为“卷”;“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应为“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参考答案:①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②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