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3期

少年词人

作者:费 勇 钟晓毅




  名家档案
  梁羽生本名陈文统,1922年生于广西蒙山的一个书香门第,自幼写诗填词,接受了很好的传统教育。1943年,一批学者避难来到蒙山,太平天国史专家简又文和以敦煌学及诗书画著名的饶宗颐都在他家里住过,梁羽生向他们学习历史和文学,很受教益。抗战胜利后,他就读于广州岭南大学,学国际经济,1949年定居香港,供职于《大公报》。他平时爱看武侠小说,还常常拉了查良镛交流心得。1952年一台雷声大雨点小的白鹤派与太极拳的打擂,《新晚报》为了再造声势扩大发行,遂请这位著名的武侠迷写连载小说,这就是新武侠小说之始的《龙虎斗京华》。因为他写随笔的名字是梁慧如,平时又心慕白羽,那就叫梁羽生好了。
  梁羽生不仅在写武侠方面是大家,在评武侠方面也是大家。1966年香港《海光文艺》上发表过一篇署名倭硕之的《金庸梁羽生合论》,其实就是梁羽生所写,他说:“梁羽生是名士气味甚浓(中国式)的,而金庸则是现代的‘洋才子’。梁羽生受中国传统文化(包括诗词、小说、历史等等)的影响较深,而金庸接受西方文艺(包括电影)的影响则较重。”这个观点至今仍有影响。1977年,他在新加坡写作人协会讲《从文艺观点看武侠小说》,提出了 “宁可无武,不可无侠”的观点。梁羽生还加入了中国作家协会,出席过中国作协第四次代表大会,会上慷慨陈词,为武侠小说的一席之地大声疾呼。
  有人为梁羽生作过一首诗:金田有奇士,侠影说羽生。南国棋中意,东坡竹外情。横刀百岳峙,还剑一身轻。别有千秋业,文星料更明。“金田”是太平天国起义的金田村,就在他的家乡蒙山附近。“侠影”是《萍踪侠影录》。“棋中意”说他善于写棋话。“竹外情”取自苏东坡“宁可居无竹,不可食无肉”,说梁羽生爱吃肉,而且爱吃肥肉,“还剑”取自他的《还剑奇情录》,也说他金盆洗手,封刀挂剑,不写武侠了。“别有千秋业” 说他准备写关于太平天国的历史小说。 另外,梁羽生在散文、杂文的创作上已有很深的造诣,曾与金庸、陈墨合著《三剑楼随笔》。
  
  他接受的是古典诗词的熏陶,他的理想是做一名词人或学者。
  天边缥缈奇峰,曾是我旧时家处。
  拂袖去来,软尘初踏,蒙城西住。短
  锄栽花,长诗佐酒,几回凝伫。惯裂
  笛吹云,高歌散雾,振衣上、千岩树。
  莫学新声后主,恐词仙、笑侬何苦。
  摘斗移星,惊沙落月,辟开云路。蓬
  岛旧游,员峤新境,从头飞渡。且笔
  泻西江,文翻北海,唤神龙舞。
  1944年,一位名叫陈文统的广西少年禁不住内心翻涌的激情,写下了上面这首《水龙吟》。他那时神往的,是做一名洒脱豪迈的词人,将天地间的美丽与神秘,凝注于笔端,开创另一片世界。他大概做梦也没想到,8年以后,他对于古诗词的沉迷,“笔泻西江,文翻北海”,化出的是武侠小说的刀光剑影,侠骨柔肠;他也不会想到,他的原名被人遗忘,他成了梁羽生——新派武侠小说的开山祖。
  意想不到之中其实含有必然性,梁羽生走上“武侠”之路也许并非偶然。他家乡蒙山的青山绿水赋予了他清灵的想象,还有浓郁的诗词气氛,赋予了他诗人的气质与纸上风云的豪气。在一个战争的年代,在一个世外桃源般的所在,在激荡的情怀之中,一个年轻的书生,一个怀抱着古典人文理念的少年书生,梦想着以文字改天换月,也许并不奇怪。
  梁羽生曾说:“清末四大词人,我们广西竟占其二哩!”他说的是王半塘(1848~1904)和况蕙风(1859~1925),都是广西临桂人。王半塘的词写得“气势宏阔,笼罩一切”,而况蕙风的词则“寄兴渊微,沉思独往”。
  王与况是梁羽生未曾谋面的前辈词人。在梁羽生成长的过程中,还有更多直接影响了他的词人,其中最重要的当然是他的外祖父。他的外祖父名叫刘瑞球,字剑笙,是前清的举人。刘年轻时留学日本,学习军事,回国后当过军官。辛亥革命后,心灰意冷,归隐家乡,过着传统的名士生活,下棋填词,吟风弄月,据说与况蕙风曾有过交往。刘瑞球留有一册《眉隐集》,算得上是一位小有名气的词人。
  在这样的环境中,梁羽生小小年纪,就有了相当的古典诗词根底。9岁那年,家中来了一位姓范的客人,出了一句上联考梁羽生:“老婆吹火筒。”没想到梁羽生脱口而出:“童子放风筝。”可见,梁羽生平时背诵了许多诗句,烂熟于心,才能巧思绵绵。
  梁羽生的少年时代正好是抗日战争期间,但由于广西处于南国边境,战火并没波及。梁羽生过得仍是富裕书香之家的公子哥儿生活,整日沉迷于寻章摘句,小小年纪,已俨然一副名士派头。据说他的诗词传遍了当时几个县,兼有“宝扇求诗,香中索字”之类的故事。
  梁羽生不仅没有饱受战乱之苦,相反,对于他个人而言,因祸得福。因为当时一批文化人逃难至他的家乡,使他得以在学业上受到更高的熏陶。
  那批文化人中,有著名的学者简又文教授,还有后来成为一代学术巨匠的饶宗颐。梁羽生按中国传统的拜师仪式,拜简又文为师。简又文教他文史,简夫人则教他英文。在偏远的荒山野岭,梁羽生通过简又文等人,呼吸着中国文化和现代文明的芬芳。
  简又文那时住在农家的牛房,画家叶因泉画了幅《牛矢山房课子图》。饶宗颐题了诗:“虎尾何堪青草瘴,牛矢竟似黄金台。原地高天存正气,百诊千劫思人材。”
  就在这简陋的牛房中,年青的梁羽生与一班学者高谈阔论,上下千年,纵横万里。他的学养,他的家国之恨,也许正是在这里逐渐形成。他当时的一首《水龙吟》词颇能折射他的心情:
  洞庭湖畔斜阳,而今空照销魂土。
  潸然北望,三湘风月,乱云寒树。屈
  子犹狂,贾谊何在?揾新亭泪。怅残
  山剩水,乱蝉高抑,凄咽断,萧湘浦。
  又是甲申五度,听声声、病猿啼苦,
  满地胡尘,谁为可法?横江击鼓。觅
  遍桃源,唯有蒙城,烽烟犹阻。问甚
  日东风,解冻吹寒,催他冬暮。
  年轻的心灵,已洋溢着家国兴亡的感慨。
  梁羽生从小受到的都是传统的教育,再加上他个人生活经历的平稳,使他日后的创作有平实的一面,却缺乏鲜活的灵气。一些观念、教条,成了一种束缚,使他不能放开心胸去写作。
  1945年日本投降。梁羽生决定离开家乡,去广州岭南大学学习,便与简又文夫妇同行。途中染上痢疾,幸得简夫人藏有两颗美国“近仙”药丸,才救回一命。
  19岁的梁羽生面对新的未来,百感交集,在轮船出珠江口时,赋词一阙:
  
  木兰花慢
  乙酉秋,余随驭繁师(按:简又文)自桂返粤,舟中赋此。
  谢西江万顷,泻珠海,送归船。尽
  洗涤风沙,冲残尘迹,愁郁都捐。离
  乱贯闻鼙鼓,听潮声,犹似警频传。
  八载沧桑历劫,浪花淘尽华年。
  波心月影荡江圆,照澈旧山川。问
  洪杨故迹,至今遗几,不付秋烟?百
  年难得逢知己,进荒山治学发幽潜。
  吩咐轻舟且慢,待君遥望金田。
  在对故乡的依依不舍,以及对战乱的回忆之中,梁羽生在南粤开始了他人生的新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