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期

校园文学月报

作者:佚名




  主办:中国语文报刊协会校园文学报刊分会
  主编:王刚本期特约主编:张 赟
  
  点 击 文 学 社
  
  河北容城弄潮文学社简介
  弄潮文学社于2001年12月底在野桥中学成立。至今社员已从最初的25人发展到三百余人,成为学生自主学习创新发展的大舞台。近六年来,社员已在《语文辅导报》《作文评点报》《语文周报》《语文周刊》《青少年日记》《初中生周报》《阅读与鉴赏》《学习报·语文专版》《作文指导报》等报刊发表习作百余篇,荣获“雏凤杯”(多次多篇)“光明乳液杯”“北戴河征文”“河北省第二届作文大赛”等全国、省级作文竞赛一二三等奖近二百人次。目前弄潮在全县9所中学均有分社,极大地激发了学生自觉创作、积极创新的热情。
  
  社长寄语:
  很小的时候,我就开始做梦了,那是一个小巧而又美丽的文学之梦。现在我带领着很多像我一样有着文学梦想的孩子跋涉在追梦的征途中,感觉艰辛而又美好。有着同样梦想的孩子跟我们一起来吧!
  ——河北容城弄潮文学社 社长 张 赟
  
  都是压力惹的祸
  弄潮文学社 赵 凯
  “当,当……”我甩甩写得发酸的胳膊,把手伸到冰凉的暖气片上,抬头看看闹钟,时针已指向了十二点。“哎,自从升入初三以来,各科作业越来越多,白天马不停蹄不说,晚上还要大干半个通宵。无奈,有中考这位上司督战,哪位同学不加班加点拼命向前。”我一边抱怨,一边脱衣服,钻进凉凉的被窝。
  “喂!哥,快醒醒,别睡了。”耳边传来弟弟的声音。“再躺会儿嘛!”“你躺吧,迟到了可别怨我,我可走了。”“就一会儿”,我翻了个身,用被子盖住头,又梦周公去了。
  “咦,怎么这么安静,难道真的走了,真不够哥们儿。”我噌一下坐起身,拿过闹钟,“天哪,还有20分钟上课。我慌了神。不分上衣还是裤子抓起来就往身上套。“迟到了,迟到了……”我顾不得洗漱,拎起书包,向外跑去。“呀,真冷!”急忙回屋,拿过妈妈刚给我织好的红围巾,往脖子上一绕,骑上自行车,一溜烟向学校飞去。
  “嗤!好险呀!”我一个急刹车,让过眼前的拦路虎——大卡车,长出了一口气。看看表,预备时间已过,我急忙施展飞车技艺,飞向学校。咦!怎么路上的人都不时回头看我?我今天够帅吧,回头率百分之百。我得意地甩甩脖子上的红围巾。
  终于到校了,没放好自行车,我就冲向教室。到门口探探头,英语老师已经画了半黑板可爱的English——还是晚了。
  “报告!”我只好硬着头皮喊了一声。所有同学抬头,把目光射向我。“哈哈……”一阵哄堂大笑。“别笑了,”英语老师一边说一边转头,扶正鼻梁上的眼镜,“噗……”居然也笑出了声。我莫名其妙,看看身上的衣服?没穿错!鞋子?没穿反!这时,同桌正在座位上摸着脖子对我指手画脚,频频发出信号。我低头一看:“天哪!”围在脖子上的,竟是一条火红的秋裤!
  【点评】
  精彩!这是我们读罢此文最直接的感受,小作者娴熟地运用幽默诙谐的语言巧设伏笔,“急忙回屋,拿过妈妈刚给我织好的红围巾,往脖子上一绕,骑上自行车,一溜烟向学校飞去。”“急忙”“绕”“一溜烟”“飞”等词生动形象地勾勒出自己匆忙无序的情态。忙中出错已成必然。所以最后引人发笑的火红的秋裤这一结尾看似出乎意料,却在情理之中。文中多次提到脖子上的红围巾,增强了喜剧效果。
  (指导老师 马芳芳 评荐老师一 凡)
  
  鱼幻鸟思
  弄潮文学社 王 晶
  年轻的鱼,年轻的鸟,年轻的水,年轻的天——
  明媚的春日中,鸟儿在空中自由飞翔,鱼儿在水里自由游弋。鸟儿时常低翔,翅膀溅起水沫飞扬;鱼儿时常跃出水面,用身姿划出弧线张望。鱼儿与绿水为友,鸟儿与蓝天为伴。
  中年的鱼,中年的鸟,中年的水,中年的天——
  不知过了多少年,鸟儿依旧与蓝天为伴,鱼儿仍然与绿水常存,只是,鱼儿缺少了伙伴,鸟儿没有了朋友。哧——刹车又响了,这段时间总有陌生人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拿着手中的图纸,指指点点,鸟儿和鱼儿不知道他们在干什么,它们只知道,它们不允许任何人破坏这里,因为它们爱这里。
  老年的鱼,老年的鸟,老年的水,老年的天——
  鱼儿老了,它感到呼吸紧张,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让它迷茫,鱼儿看着带有垃圾变成的淡黑色的水,感觉自己正走向死亡。鸟儿老了,它感到难受,它想展翅却无法挥动翅膀;水老了,各色各样的垃圾浮在水面上,绿水变成淡绿,又变得灰暗,而现在成了淡黑色,水中已没有了鱼的徜徉,水草的漂荡;云老了,它被浓烟呛得喘不过气来,洁白的衣裳早已变得看不清颜色了,天空失去了它的伙伴——飞鸟,而浓烟却想陪它到老。这里已不再平静,飞鸟想起了它的故乡和天堂——蓝天,鱼儿想起了它的蓝天和太阳——绿水,它们都想到了死亡,因为这里已经成了噩梦工厂……
  从前的鱼,从前的鸟,从前的水,从前的天——
  一切都在发生变化,鱼儿和飞鸟死了,带着无限的遗憾和眷恋;天空变了,永远失去了缤纷的色彩;水变了,肮脏不堪;一切都变了,只剩下飞鸟的思索和鱼的梦幻。
  那鱼那鸟那水那天……只属于那时。鸟的思索,鱼的梦幻,同样牵动着我,面对现在与将来,面对平静与繁华,我们又将何去何从?
  (指导老师牛雪松 赵艳玲)
  
  佛光普照龙华寺
  弄潮文学社 李欣苗
  一阵阵钟声,一缕缕轻烟,一尊尊佛像,一片片神秘的佛光都在龙华寺萦绕、普照……
  ——题记
  我曾三次到过龙华寺,每一次的感受都是不尽相同的。
  第一次去是在夕阳西下之时,橘红色的太阳已不那么刺眼,它将残余的光芒洒向大地,给龙华寺镀上了一层朴素无华的光,也把寺庙的影子拉得老长。此时的龙华寺庄严肃穆,透着一丝宁静,仿佛一座宫殿。第二次是在阳光灿烂的下午,光滑的琉璃瓦光彩夺目,门前的两只石狮子也格外显眼。
  最近一次去,是在初秋的清晨,依旧是那颠簸的小道,一路欢声一路笑语,缀满秋露的草丛,记录下我们的快乐。近了,此时的龙华寺笼罩在雾气当中,透过这淡紫色的面纱,它显得神秘而优雅。
  驻足庙门前,头顶电线上停息着十几只叽叽喳喳的麻雀,它们有的用喙尖梳理羽毛;有的扑扑灰褐色的翅膀,还有的像老者一样在闭目养神。这些麻雀,像极了五线谱上那跃动的音符。那两只用大理石雕成的威猛的狮子,好像在思索着什么。它们那铜铃似的眼睛聚精会神地望着远方,健壮有力的前爪按着一个圆溜溜的球,它们头上的鬃毛卷曲着,那曲线温柔极了,像水面的涟漪,仿佛被风一吹就能把他们捊直了似的。
  轻叩庙门,一位面目慈祥的老者为我们开了门,一进门,我便听见一阵唱经的声音,悠远绵长,使我这从不信佛的人也不禁自问:真的有极乐世界吗?“你们先来看看弥勒佛吧!”我被老者的话拉了回来。我们从后门走进弥勒殿,弥勒佛背对着我们,我们走到它的前面,多么慈祥的一尊佛像啊!他的眼睛眯着,咧着嘴笑着,一副很满意的样子。右手拿着一串佛珠,还光着脚丫,和他在一起的,还有四大天王。其中一个高举着一把雨伞,怒着嘴,皱着眉,凶巴巴的。他旁边的一个留着络腮胡子,龇着牙,左手握着一条龙,那条龙用长长的身子绕着他,另外两个一个拿着琵琶、一个拿着一把剑,都一副凶神恶煞的样子,我赶忙退了出来。
  辗转来到大雄宝殿跟前,站在石阶下面,就感觉有一种神圣不可侵犯的气息,刚迈上这九级台阶,我就迫不及待地往门缝里看,突然惊喜地发现,佛祖像的右上方,有一个用光照出来的“佛”字,多么神奇啊!那个佛字影影绰绰的,使这个殿更显神秘。推开门,佛祖高大的身躯映入眼帘,金碧辉煌,大概有两米高吧!追根溯源,原来光是从一个佛字形的天窗射进来的。佛祖神态安详,双手合一,显得博大与世无争,不知为什么他的耳朵那么大,几乎要垂到肩上了。他的下面有一个条幅,从右至左写着“佛光普照”。该不会那个佛字就是佛光吧!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