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2期

英国留学的见闻

作者:丛 琳




  英国是西欧国家,首都在伦敦,其经济主要以金融业为主,现在最新的支柱产业是教育,很多中国人自费去读书,交纳昂贵的学费,给英国的经济打了一针强心剂。英国的社会福利和法国、德国相比要低,所以它的税收要少一些,差不多35%~40%这样的比例。英国的公路、铁路都是私有化,各有各的时间表。我记得有一次我从诺丁汉坐车到伯明翰,坐火车只需要一个半小时的时间,竟然转了两次车,用了四个小时才到。
  在语言上,英国人用词特别讲究,它是个阶级社会,阶级层次分得较为明显,中产阶级、上层社会用的词跟普通老百姓截然不同,措词和语气都是非常讲究和矜持的。
  英国的孩子5岁上小学,16岁中学毕业,参加中学毕业的考试,考完后要读两年的A-levels,相当于大学预科。英格兰的大学教育是三年制,苏格兰的是四年制。
  谈到教育一定要讲讲牛津大学,牛津是个城市,有很古老的建筑,是个学术性非常强的地方。我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是看到牛津的校园里大多数地方被精心耕耘,有花有草,唯独有一块是完全空着的荒地,杂草长得特别丰茂。我当时很奇怪,怎么在地皮昂贵的牛津会有这样一处荒地?一个朋友告诉我,几百年前一个富人捐赠了这块地给牛津大学,但牛津大学在接受这块地的同时还要接受一个附加条款,就是不能在这块地上作任何种植或开发,只能把这块地作为校园的一部分,所以这块地就在那儿空了几百年。曾有个开发商跟牛津大学商量要开发这块地,但牛津大学遵守了协定。我们可以想到,在学业繁重、竞争激烈、全是顶尖人才的牛津大学,当学生们看到还有这样一块享受安息的土地,会给他们的心灵带来什么样的启示。
  剑桥在乡村,比牛津小,但感觉很开阔。剑桥大学是沿着康河建造的,非常美,正如徐志摩所说,是个修养灵魂的地方。他们有一个最早的国王学院,是亨利八世建的。国王学院的的唱诗班是欧洲最好的,他们有个很大特色:女声部全部由男童来担任,都穿着白领的黑袍。据说指挥从来不事先告诉谁要领唱,只在换好衣服进场前随便点一来人领唱,所以每一个人的排练都很认真,每周至少花二十多个小时排练以保证演唱水准。
  林语堂先生曾这样评价英国的饮食:地狱里的厨子都是英国人。所以我去之前对他们的饮食有点担心,不过去了之后觉得也没有那么可怕。英国国菜是炸鱼和炸薯条,几乎人人都爱吃,饭后必有甜点,很好吃,但容易发胖。我有个英国朋友说她有两个肚子:一个装主食,一个装甜点。
  英国的雨水非常多,我去的那年冬天,有一个月零十五天的时间,太阳都没有露面,我都快忘记太阳长什么样了。英国人非常喜欢散步,在乡间有一些“walking path”, 特别是在春天有阳光的时候,路上一会儿是森林,一会儿是田园,一会儿是山地,一会儿是荒园,一会儿是城堡,我印象很深的是英国的蓝喇叭小花,开得满地都是,远远看去就像蓝地毯一样,非常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