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2期

把《水浒传》推向世界的第一人:赛珍珠

作者:秦 川




  作家档案
  赛珍珠(l892~1973),女作家,本名珀尔·布克。赛珍珠是她自己起的中文名字。出生于弗吉尼亚州西部,父母是传教士,自小随父母来中国,曾阅读中国的经书。17岁回美国进弗吉尼亚州伦道夫梅康女子学院攻读心理学,毕业后又来中国。1922年开始写作,1931年发表长篇小说《大地》,立即成为畅销书,1938年因此而获诺贝尔文学奖。当时瑞典学院的评语是:“为西方世界打开一条路,使西方人用更深的人性和洞察力,去了解一个陌生而遥远的世界。”她病逝后,按其遗愿,墓碑上只镌刻“赛珍珠”三个汉字。
  
  作品选读
  圣诞节礼物
  [美]赛珍珠
  清晨四点,他忽然醒来,完完全全地醒来了。这是父亲叫他起身帮助挤牛奶的时间。奇怪的是,他小时候的习惯居然一直坚守到现在。父亲辞世30年了,然而他仍然在清晨4点醒来。今天是圣诞节,他不想再睡了。
  现在的圣诞节还有什么魅力呢?他的童年和少年时代已逝去很久,他的孩子已经长大成人,远走高飞了。
  昨天,他的妻子说:“那不值得,也许……”
  他说:“爱丽斯,即使只有我们两个,也让我们过一个自己的圣诞节。”
  她接着说:“让我们明天再装饰圣诞树吧,罗伯特,我有点累了。”
  他同意了,树还搁在后门外。
  今天夜里他为什么老是醒着呢?夜空晴朗,群星闪烁。天上没有月亮,星星也就异乎寻常的闪亮。这时他记起来了,圣诞节黎明前的星星似乎总是那样晶莹透亮。
  他又陷入对往事的回忆,现在他变得十分善感。那年他15岁,仍呆在父亲的农场。圣诞节的前几天,他无意中听到父亲在对母亲说些什么。他才意识到:他很爱父亲。
  “玛丽,我真不愿在早晨叫醒罗伯。他现在长得很快,正需要睡眠,我真想自己一个人顶着干。”
  “唉,你干不了,亚当。”母亲的声音很清脆。“另外,他也不是个小孩了。是他干活的时候了。”
  “是呀,”父亲缓缓地说,“不过我真不愿意叫醒他。”
  听到这儿,他的内心似乎有什么东西被唤醒了:父亲如此疼爱他!这一点他从来没想到,认为父子关系就应该是这样的。既然明白了父亲疼爱他,那么一清早就不应该再那么磨磨蹭蹭地,老是要父亲叫醒。他起床了,睡眼惺忪,穿上了衣服。
  圣诞节前一天夜晚,他躺在床上琢磨,第二天应干些什么。他们一家生活清贫。给他们带来最大节日享受的是自家饲养的火鸡,还有母亲亲手做的碎肉馅饼和姐姐自缝的礼物。父母给他买些他需要的东西,不仅仅是一件暖暖和和的茄克衫,或许还有些别的,比如一本书。他呢,也用自己节省下来的钱买点东西回赠他们。
  他在思量,在自己15岁的圣诞节,要给父亲一件更好的礼物,不再是那小店铺买来的普普通通的领带。他侧身躺着,注视着顶楼的窗外。
  “爸爸,”有一次他这样问,那时他还很小,“什么是马厩?”
  “那就是一个牲口棚,”父亲回答,“跟我们的牛栏差不多。”
  那么,耶稣就诞生在一个马厩里,牧羊人和头领还把圣诞礼物送到马厩里呢!
  一个主意在他眼前闪过。他为什么不能给父亲一件特别的礼物呢?就在外面的牛栏里呀!
  望着天边的星星?他失声笑了。就这么干,不过可不能睡得太死了。
  他一定醒来过20次!每次划着一根火柴,看一眼那只旧表。
  3点还差一刻,他起身了,悄声下楼。那楼板会吱吱嘎嘎地发出响声,他格外小心,终于出了家门。一颗明亮的星星低悬在屋顶上空,放射出金黄又略带微红的光泽。奶牛看着他,既困倦又惊奇,对于它们来说,挤奶的时间似乎太早了一点。
  它们平静地等候着他。他为每头牛加了点草,又取来了奶桶和大奶罐。
  他从来也没独个儿挤过奶,但是这活看来也并不难。他嘴角挂着微笑,不停地干着。牛奶像两条白柱倾入奶桶,泛着白色泡沫,溢出诱人奶香。牛很听话,似乎也知道是过圣诞节哩。
  事情比设想的顺利。挤一次奶也并非难事。这就是他奉献给父亲的圣诞礼物呀。终于干完了,大奶罐都盛得满满的,他加上盖,轻轻关上牛栏的门,还检查了门闩。他在门边放了一只蹬子,挂上了空奶桶,走出牛舍,关了门。
  回到自己屋里,只是一分钟的功夫,他就脱掉了衣服,迅速爬上了床,他听见了父亲的起床声,马上用被子蒙上了脑袋,盖住那急促的喘气声。这时,门被开启了。
  “罗伯!”父亲的叫声,“得起床了,圣诞节也一样。”
  “噢——”他梦呓般地应道。
  “我先去”,父亲说,“做点准备工作。”
  门关上了。他静静地躺着,笑出声来。只消几分钟,父亲就明白,一切都由他独自干完了。他的心高兴得快要跳出来。
  几分钟的功夫,似乎没了尽头——10分钟,15分钟。不知道过了多少分钟——终于听到了父亲的脚步声。门,又开启了。
  “罗伯!”
  “嗯,爸爸——”
  “我可以发誓……”父亲笑了,这是一种奇怪的“哧哧”的笑声,“你耍弄了我,是吗?”父亲站在床边,正在摸他,又把被子掀开了。
  “今天是圣诞节,爸爸!”
  他也摸到了父亲,紧紧地抱住了他。他也感到父亲双手搂住了他。黑暗中,彼此看不清对方的脸。
  “我的好儿子,我感谢你。没有什么人干过比这更好的事情了——”
  “爸爸,我要你知道,——我真想学好样的!”他自己也不知道怎么说出了这句话。他实在不知道说什么好。他那颗挚爱父亲的心一个劲儿地跳动着。
  “好吧!我还可以回去躺一会儿呢!”父亲停了一下又说,“不,你听——弟妹们都醒来了,你想想,我还从来没见过你们小孩子第一次看圣诞树的高兴劲儿呢!我老是呆在牛舍里。快起来吧!”
  他又穿起了衣服。父子俩下楼去看圣诞树。没多久,太阳爬到了刚才那颗星星的位置上。啊!多么美好的圣诞节!当父亲把刚才发生的一切告诉母亲的时候,他又羞愧又自豪,那颗心又激烈地跳动起来。
  “这是我所得到的最好的圣诞礼物,我得记住它,我的儿子,每一年圣诞节的早晨我都会记起它,只要我还活在人世。”
  父子俩一直铭记着这件事。现在父亲去世了,他独个记住:那个神圣的圣诞节的早晨,他一个人和母牛在牛舍里,在准备那奉献给父亲的第一件厚礼。这时,窗外的星星正在从天上渐渐遁去,他下了床,穿上拖鞋,披上浴巾,缓步下楼去。他把圣诞树移进屋来,精心修饰着,很快就干完了。他又走进书房,取出一只小盒,里边盛着给老伴的特别的礼物。一根钻石胸针,它不大,但设计精巧。他对它并不感到满足,他要告诉她——他多么爱她!
  能够爱别人是幸福的,那才是生活中真正的乐趣。他想起来了,很久以前当他明白父亲疼爱着他,他的心里就埋下了爱的种子。爱,只有爱,才能唤醒爱。
  早晨,这个神圣的圣诞节的早晨,他将把他的爱奉献给老伴,他将把它写在一封信内,让她永久地阅读和保存下去。他走到桌边,动起笔来:我最亲爱的……
  写完信,他封上口,把信挂在圣诞树上。他熄了灯,轻步上楼。天上的星星消逝了,太阳的第一束光芒在东方闪亮。这是一个幸福的圣诞节!
  (毛荣贵 译)
  
  超级链接
  反对传教的教师
  1921年下半年,赛珍珠随丈夫布克来到南京,受聘于美国教会所办的金陵大学,并住进了校内一幢单门独院的小楼。在赛珍珠和布克20世纪三四十年代先后离开中国之前,一直居住在这里(即今平仓巷5号)。布克是一位农学家,教授农业技术和农场管理的课程,创办了金大农业经济系并任系主任,因出版《中国农家经济》等书而被视为美国的中国问题专家。赛珍珠则在金陵大学外语系任教,并先后在东南大学、中央大学等校兼职教授教育学、英文等课。她既要备课、批改作业,又要参与社会工作,会见中外各界人士,还要修剪家中花园的大片花草,忙得不亦乐乎。在举行孙中山奉安大典期间,赛珍珠即在家中腾出地方,让中国驻美大使施肇基博士和为孙中山遗体作防腐处理的泰勒博士住了进来。徐志摩、梅兰芳、胡适、林语堂、老舍等人都曾是她家的座上客。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