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0期

诗歌阅读中的补足效应

作者:陈家武




  从接受美学上说,真正意义上的作品,是指文本经过阅读过程,由读者进入和进行主观干预,并结合以往经验和即时情绪作出再创造,从而超越文本所产生出的阅读产物。就此而言,任何文本上升为作品的过程都伴随着一种阅读主体的参与过程。主体因为个性、情感、趣味、层次等诸方面的不同差异而对同一文本总是会选择不同的切入点和解读方式,使文本内容从不同侧面、不同深度不断挖掘,而结果往往使各种异彩纷呈的解读感受在很大层面上超越甚至否定了作者的创作本意。当然,这是一种好现象,它使定型的文本通过不同的阅读再造,变得更加丰富和生动,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正是说明这一点。
  在上述的这样一种阅读主体的参与过程中,我们认为,那种不同的阅读感受的产生其实是基于阅读者参阅过程中的不同的心理补足方式。大凡优秀的作品,总会在作品中不断地设置“空间”——当然,这种空间只可能是潜在的一激发阅读者的参与兴致,让他们不断进入而且不断获得新鲜感受。这样的作品,才能真正显现其真理性光芒,而不致为时空潮汐所阻隔所湮没。
  诗歌恰恰是这种作品的极致。从古代李贺的“哑迷”诗到当代的朦胧诗、朦胧诗后,频频出现着各种“智慧迷题”,让人费解而新奇。从古诗的天命意识到现代诗的繁杂技巧的运用,诗歌的空间在不断地扩大:就现代诗而言,诗人们对语言的重新认识和操作(比如扩大语言张力,使用悖论语言,打乱段句结构和语词法则等)使诗歌从文本本身来说就已不再是单纯的实在体,而似乎是一个装了无穷宝物的黑箱,你可以根据你的意趣取出不同的东西。这种阅读中的选择本质上就是一种个性化的阅读补足。
  在这里我们想仅仅从诗歌的角度去探讨这种阅读中的补足效应。因为我们认为,诗歌文本里的空间一般来说要广于小说、散文、戏剧等其他文学样式。因此,可以这样说,对诗歌的讨论可以看着是一种居高临下的占领。只要解决了诗歌阅读中的补足效应问题,其他各种形式的文本解读都可以迎刃而解了。
  在以下篇幅中,为了便于讨论,我们将试着把这种阅读补足效应加以区分,并分别论证。
  一、无意补足。无意补足是指在阅读过程中,不需加任何外力强制,而是凭借以往经验对作品内象进行直接再现的一种心理效应,这一种效应往往在传统诗歌中得到很明确的证明。传统诗歌注重写实,抒情直接,语词清晰,并且“能指”与“所指”习惯性统一。这一些诗歌相对来说空间较小,而且往往只是由句段之间的一些小幅跨度造成,这些空间常常可以被轻易地补足,不需加任何阅读强制。我们认为,这种阅读补足是在无意中悄悄进行的,是一种无意补足。比如:
  黑鼻子八叔站在高梁地里他,手里抓着盒子枪枪膛里堆满子弹枪把上挂上一绺红缨就好像晒红了的高粱穗子……
  ——贺敬之《黑鼻子八叔》
  
  在这样一段诗中,由于选用都是我们所熟稔的意象,所以其组成的诗段极容易地就让我们产生一种画面联想,我们在阅读中不自觉地就会在黑与红的强烈对比中,把黑鼻子八叔的形象性格——这正是诗中的一个空间——进行补足。自然而然,不需我们作任何强制想象。
  无意补足是直接、具体、明晰的,阅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省略了许多思维运转环节,而直接对作品内象进行连贯的再现性反映,就像看见雪化或者听见水滴就能想起水的流动一般。同时,这种补足效应清晰而完整,极少存在碎片感。在这一点上,似乎极合古代“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观点,其印象是面,而不是点,是整体上的明确补充。
  二、有意补足。有意补足是指阅读者事先获得了某种阅读指向或拥有了某种经验积累,因此在阅读中能理智地控制自己的解读方式,有意识地根据自己的阅读向往而对作品空间进行扩充和描绘的心理状态。有意补足一般出现在意义指归显得隐晦而模糊的文本中——比如新时期的某些诗歌。新时期的诗歌已经彻底地颠覆了主题单一化这一命题,而通常使用各种技巧,表现含混的复合主题。在这种诗歌中,诗人的思维是多层次展开的,表现了一种多维的综合性体验,从而导致读者模糊体验的产生。在这种模糊体验中,读者往往为了把握属于自己的体验流向,因而有意放开自己的经验和情绪,从自己能接受的层面去理解文本,这种理解是综合性的,其综合指向直抵读者的阅读能力与阅读期待的中间地带,如:
  土地说:我要接近天空
  于是,山脉耸起
  人说:我要生活
  于是,洪水退去
  ——江河《让我们一起走吧》
  
  在接触这样的诗段时,稍有灵性的读者都会想到去拨开语言表层,去进一步探寻诗歌中各实体物象的深层意义。事实上,也只有顺着诗歌的隐喻指向,我们才能顺利地解读。在这里“土地”和“天空”隐喻现实与理想,而“山脉耸起”则象征作为主体的人智慧创造的开始,“洪水”则意味着灾难。所以,经过我们有意地对诗歌空间进行补足,其意义渐趋明显,无非是表现主体力量的回归和扩大,压抑和战胜了一切精神的灾难和情绪的毁灭感。如果我们继续探讨,作一些语言形式上俯视解读,也不难看出各诗句具象词与抽象词的彼此交融嵌合。山脉的“耸”与洪水的“退”两个行为意象的尖锐对比更加突出了主体的上升和崛起。从此例中我们能够看到,有意补足效应的发生与读者素质密切相关。很多优秀诗歌,其空间是隐含的,我们阅读时采用不同的方式,不同的高度和点,都将使我们的获取截然不同。另外,尽管我们尽力参阅,但所得只是我们自己的,绝不敢说是对文本的全面把握,而且,这种片面把握不仅可能违背文本本意,而且可能随着我们个人内蕴的提升不断被补充和否定。我们在不同的年纪阅读(《红楼梦》的感受绝对是不同的,因为我们在不同的年段,经验存在差异,而且怀着不同的阅读期待去参与阅读。
  有意补足作为一种阅读心理效应,比无意补足要复杂,它需要文本本身能容许许多种解读方式并存,还需要阅读主体对自己的阅读方式进行个性化“猜测”。在满足了这两项条件后所发生的阅读补足效应就已经超越了无意补足,而成为了一种可觉察的有意补足了。
  我们还要特别指出的是,无意补足和有意补足并不是两种完全独立的阅读心理效应,其联系是明显的,并且可以互相转化。无意补足所形成的经验必然会成为一种基础,使有意补足得以产生,而有意补足的频繁也必然使这些补足开始成熟为一种新经验,为在再次阅读中无意补足的出现创造可能性。
  诗歌的阅读过程必须建立在心理的补足效应之上,但在现实的诗歌阅读中,也不排除读者补足困难的产生。这一困难产生的原因涉及方面较多,在此不再赘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