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9期

善讲故事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辛格

作者:林松娥




  【作家档案】
  艾萨克·巴什维斯·辛格(1904~1991),美国作家。出生于沙俄统治下的波兰,祖父与父亲都是犹太教的长老。他从小接受正统犹太教教育,学习希伯来文和意第绪文,熟悉犹太教的经典和宗教仪式以及犹太民族的风俗习惯等,这一切都铸就了他作品的重要特色。
  辛格15岁开始文学创作。长篇小说《莫斯卡特一家》(1950)、《庄园》(1967)和《农庄》(1969)等主要写在现代文明和排犹主义双重压力下,波兰犹太社会的解体过程,其中《庄园》是这类作品的代表作。另一类小说主要写爱情与宗教问题,主要作品有《撒旦在戈雷》(1955)、《卢布林的魔术师》(1960)、《奴隶》(1962)、《仇敌:一个爱情故事》(1972)和《童爱》(1979)等。其中最著名的是《卢布林的魔术师》,西方评论家说它是辛格最佳的长篇小说。辛格的短篇小说创作也很突出,重要的有《傻瓜城的故事及其他》(1957)等。1978年,由于“他的充满激情的叙事艺术,这种艺术既扎根于波兰犹太人的文化传统,又反映了人类的普遍处境”,辛格获诺贝尔文学奖。
  
  【作品选介】
  《傻瓜城的故事及其他》这个集子原名《给孩子们的故事》,是辛格专门为小朋友写的。不过事实上,这也是本上乘的成人读物,因为儿童所关心的“稚拙问题”,也许正是我们成人世界业已淡漠的母题。
  如果你仍然像个孩子一样,“是一个哲学家和寻求上帝的人”,那么就很有必要翻翻这本颇具诺贝尔水准的童话集。
  《傻瓜城的故事及其他》收录了辛格几乎所有为孩子们创作的故事。绝大部分故事的背景为往昔的波兰,故事的主角也多是波兰犹太人,尤其是犹太孩子。不过,尽管“地址”是波兰,写的是犹太孩子的故事,但辛格在写这些故事时就自信“它们将不仅被犹太孩子阅读,而且要被非犹太孩子阅读”。
  译者将这本故事集命名为《傻瓜城的故事及其他》,主要因为该书前5篇童话——《海乌姆城众长老和盖嫩德尔的钥匙》《阿戆上华沙》等——故事发生的地点均为那个名叫海乌姆的“傻瓜城”。其实,波兰确有其城。当时很小,而现今已是海乌姆省的首府。
  傻瓜城是由镇长罗格纳姆公牛和莱基什寓公、赞韦尔蠢货、森德尔笨驴等6位长老治理。虽然众人皆傻,但领导们却自认“有道理”,于是有了这群笨蛋头脑的聚合,外加官僚作派的肆意,傻瓜城故而引发了一连串让人乐掉眼镜、笑苦舌头的故事。
  “傻瓜城”寓言童话系列,形式上让人联想到乔治·奥威尔德《动物庄园》。显然,对傻蛋官僚制度的讽刺恰是作者的意之所属。
  该书第二部分包括《三个希望的故事)《一只名叫陀螺的鹦鹉》《故事大王和他的马》等30篇故事,那篇在网上脍炙人口的《两片叶子的故事》(即《奥利和特鲁芳》)也在其中。大体而言,后30篇故事更趋向于传统型童话,皆独立成章,题材、角色反差很大,而且不乏有类似《聊斋志异》的鬼怪故事和犹太人的宗教故事。
  风格上,辛格保持了他在小说创作中所惯用的犹太化黑色幽默讽刺批评。留心的话,你会发现也是犹太人的伍迪·艾伦的某些电影情节,与辛格童话颇有几分暗合。每一篇童话的背后,其实都蕴藏着与我们成人世界相对应的种种问题,或者说麻烦。
  当以孩童的目光去阅读辛格,随后用成人的双手将书合上,你会发现:许多成人已认定的问题,其实非常荒谬、可笑……
  
  【作品选读】
  奥利和特鲁芳
  辛 格
  辽阔的森林,树木丛生,密密麻麻,望不到尽头。每年到了这个时候通常是很冷的,甚至要下雪了,可今年的这个十一月,相对来说却比较暖和。要不是整个森林遍地撒满了菊黄、酡红、金色和其他杂色的落叶,你还以为是夏天哩!数不清的树叶,经过日日夜夜的风吹雨淋,在森林的地上铺上了一层厚厚的地毯。尽管树叶都已干枯,可它们仍然散发出一种宜人的芳香。太阳照射着它们,那些不知怎么从秋天的风暴中活过来的虫子和苍蝇在它们上面爬着。树叶下面的空隙,为蟋蟀、野鼠和那些在泥土中寻找庇护的其他许多动物提供隐蔽之所。
  在一棵光秃的树梢,细枝上残留着两片叶子,奥利和特鲁芳。由于他们不清楚的原因,奥利和特鲁芳熬过了无数的凄风苦雨的寒夜。谁会知道为什么有的萎落,有的仍留在枝头呢?可奥利和特鲁芳相信这答案就存在于他们伟大的互爱之中。奥利比特鲁芳略微大点,也年长几日,但特鲁芳却更为漂亮和纤弱一些。每逢刮风落雨,或者开始下冰雹的时候,叶儿本来彼此帮不了什么忙,可奥利仍然抓住一切机会鼓励特鲁芳。当风暴来临,电闪雷鸣,飓风不仅逼扫树叶,甚至撕裂了整个树枝,这时奥利便为特鲁芳祈祷:“挺住,特鲁芳!用全力挺住啊!”
  在风雨交加的寒夜里,特鲁芳抱怨道:“我完了,奥利,可你一定要挺住!”
  “为什么?”奥利问道,“没有你,我的生命毫无意义。如果你被吹落,我就跟你同归于尽。”
  “不,奥利,别这样!只要还能留住一片叶子,你就不要落下。”
  那得看你是否能和我一道留下。”奥利回答,“白天我注视着你,礼赞你的美。夜里闻你的香气。要我枝头独秀?不,决不!”
  “奥利,你的话真甜,但并不确切。”特鲁芳说,“你很清楚,我已不再那么美了。你看我满脸皱纹,身子萎缩成什么样子了啊!只有一件事还没有变——那就是我对你的爱。”
  “这不就足够了吗?在我们的全部力量中,最高最美的就是爱,”奥利说,“只要我们留在这里相互爱着,任凭风吹雨打或是电击雷劈都摧毁不了我们。告诉你吧,特鲁芳——我从来还没有像现在这么深地爱着你哩!”
  “为什么,奥利?为什么?我全枯黄了呀!”
  “谁说只有绿色美,黄色就不美呢?世上的五颜六色各有千秋,同样美嘛!”
  正当奥利说着这话的时候,特鲁芳几个月来所担心害怕的事情发生了——一阵大风刮来把奥利从枝头吹脱。特鲁芳开始颤抖和摇晃,就像她很快也要被吹走似的,但是她挺住了。她眼看着奥利在空中摇曳飘落,她用叶儿的话语呼唤着:“奥利!回来!奥利!奥利!”
  但是她话还没说完,奥利就不见了,他混在其他的叶子群中零落在地,树上只留下特鲁芳孤单一片。
  要是白天,不管怎样特鲁芳还能勉强忍受着她的痛苦忧伤,可一到夜幕降临,寒气和暴雨袭来,她就陷入失望之中。她总觉得所有树叶的不幸应归咎于枝繁的树干。树叶落了,树干仍高高地、密集地矗立着,牢牢地把树根扎在地里。风雨冰雹都动不了它。这对于或许会永远生存下去的一棵树来说到底有什么关系呢?一片叶子的遭遇又是什么呢?对特鲁芳,树干简直就是上帝。树干用树叶遮盖着身躯几个月后,便把他们摇落。它用树液滋养他们高兴多久就多久,随后就任他们渴死。特鲁芳恳求树干为她唤回奥利,让夏日再现,但树干却不屑一顾。
  特鲁芳没有想到,黑夜会如此漫长,如此黑暗,如此严寒。她向奥利诉说,希望得到他的回答,但奥利无语,也丝毫没见他的身影。
  特鲁芳对树说:“既然你把奥利和我分开,干脆也把我送走吧。”
  但连这个请求树也没有理会。
  过了一会,特鲁芳瞌睡了。这并不是什么睡眠,不过是一种异常的困倦。待她醒来,特鲁芳惊讶地发现自己不再悬挂在树上了。原来在她打盹儿那会儿,风已把她吹落在地。这跟太阳升起时她在树上通常所感觉到的不大一样。一切的恐惧和焦虑都已烟消云散。猛然醒来,使她感到一种以往从未有过的清醒。她明白了她并不是以风儿的多变奇想为转移的叶子,而是整个宇宙的一部分。像是受了一种神秘力量的启示,特鲁芳懂得了她的分子、原子、质子和电子的奇迹——她代表的巨大能量和她也包括在其中的超凡宏图。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