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8期

汉语,不畏严冬的寒梅

作者:吴 静




  它,冰澈透明,热烈悲壮。
  ——题记
  纸张上,寥寥无几的汉式文字对未来充满希望与憧憬,它被人们接受的感情已开始慢慢消退,过着希望到失望再到绝望的极端悲哀的生活,可是,汉语是我们的精神家园,是我们在国际上的尊严,我们怎能抛弃它?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梅花是汉语的象征,它没有牡丹的“大富大贵,沉鱼落雁”,没有玫瑰的“婀娜多姿,柔情万千”,没有茉莉的“闭月羞花,沁人心脾。”但它,不畏严寒坚强地立在悬崖边……
  汉语,简约,不简单。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历史,随着岁月的流逝,听着那些阵阵因一时冲动为自己斩断道路的人,它沉默了,它不在意笔画是否对称,读音是否好听,外形是否完美,它感谢创造它的人,有泪水,有汗水付出了宝贵的时间与生命,它身体的每一部分是梅花的枝与花,枝的坚强,花的绚丽。
  汉语,可望,可即。
  “不经一翻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
  别样的文字是禁锢人心灵的枷锁,把青春的美好与单纯牢牢捆绑在思维圈中,思维圈中的你,体验过精致文字的细腻处吗?感受过乖僻,忧伤,唯美,叛逆味道的文字吗?它的一半明媚,一半忧伤,你领悟过吗?
  汉语,是神圣的,不可侵犯的。
  它,又是深奥的,虽没有华丽的外表,但经历过几千年的叱咤历史,而那些单纯的色彩,仅仅表示读音的外国文字,难道是我们所向往所期待的民族文化吗?
  日月穿梭,你不畏严寒地盛开着,但你流泪了,流血了,放心吧,母语!我们这一代将会使你从此源远流长,我们的身躯将会融入你的血液中,在你的文化长河中搏浪,在你的历史风云中翱翔!
  (指导老师 薛 明)
  
  【细细品味】
  句子的表述有些不清楚!有几个句子,还值得推敲。反问有气势。
  排比,增强了文章的气势,而引用,则增加了句子的诗意和文化底蕴。但所引用的,似乎与前面对花的评价不一致。
  三个排比句,有气势,后面的短句,增强了语言的灵动与诗意!
  将不同的语言对比,呈现出汉语的优势,而三个排比、反问,气势磅礴,反问有力,不容质疑!
  在层层论述的基础上,满怀激情地发出号召,有感染力!但要注意句子的推敲!如“我们的身躯将会融入你的血液中”,改为“你的血液已经融入我们的身躯,我们的骨髓,我们的灵魂”。
  
  整体评析
  标题形象,题记诗意,有纲举目张之效。文章先用一个反问句提出问题,引起人们的注意与思考。主体部分则采用排比段落,先引用一句诗,然后用诗意的语言形象诠释,最后用简短的文字加以总结,增强了文章的气势,也使文章主体富有灵气。结尾,抒情句收缩全文,富有激情和感染力。文章层次清晰,结构分明。排比、引用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增加了文章语言的文采和诗意。但有不少句子和措辞还值得推敲。
  (点评老师 周远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