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8期

落叶依旧美丽

作者:李 欢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题记
  秋,带走了尘埃带走了翠绿,却不忘留下一园丰硕的果实;秋,带走了繁荣带走了躁乱,却不忘留下一片片宁静的祥和。叶,饱经了春之蓬勃与夏之繁荣,来到成熟之秋,带着已凋零的花的希望,在秋的漩涡里做最后的旅行。她没有埋怨,没有憎恨,也没有报复,只在林间似彩蝶般漫天飞舞,不留痕迹,不留声响。她没有挣扎,带着母亲深深的眷恋,含泪而去,她要把自己的最后一次美献给人类,于是,她憔悴的面庞在瑟瑟秋风中摇曳着……
  乐观开朗的人看到落叶,心旷神怡;悲痛欲绝的人看到落叶,黯然神伤;天真烂漫的孩童看到落叶,信心十足;历尽沧桑的老者看到落叶,百感交集;鸢飞戾天者,望叶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返。
  谁说不是呢?人们总认为叶的飘零标志着不幸,标志着失败,标志着生命的终结。何时啊,这种错误的说法将从世界上彻底泯灭,还叶一个清白之身,无私之名吧!叶为了节省家的开支,毅然跃树而飞,为妈妈扯下豪华的装饰,换上棕色的棉衣,迎接冬的来临。树为她的行为感到迟疑:“为何如此绝情,弃我而去,天地纵然宽广,你也不该背信弃义!”叶没有反驳,没有悔意,只默默地想:“生命终了结,来年重相会。此非我本意,休要怪吾为。为是汝来年,枝叶头上返。岁岁又年年,前头万木春!”
  落叶枯黄,但并不缺乏色彩;落叶扫地,并不为之颤抖。忽然发现落叶的纹理如此清晰,一种未经修饰而天成的美无法诠释。花的美,是娇艳的美;果的美,是丰硕的美;籽的美,是孕育之美;根的美,是无闻之美;茎的美,是坚韧之美;叶的美,是无私、慷慨、大方、潇洒之美。她推动着生命的循环渐进,飘落的叶,不去流浪,零落成泥碾作尘,护着春花,护着绿草,护着森林,来年焕发着梦幻与辉煌。
  落叶归根,依旧美丽。
  (指导老师 于 春)
  
  【细细品味】
  将“秋”人格化,赋予“它”人的言行、思想、情感。开篇如诗如画的描写,为全文奠定了“落叶依旧美丽”的基调!
  不同人看落叶,心情不同!“对比”运用得好!
  再次巧用“比较”,用得好!
  点睛!
  
  整体评析
  这篇文章成功的关键得益于拟人手法的运用。“落叶”是“物”,没有“人”的思想情感,“秋”是“季节”,是个抽象的概念,……而作者将它人格化,赋予它“人”的言行、思想、情感……让“落叶”活脱脱地立于纸上,“落叶”有思想、能动作、会说话、和我们交流观点,谈人生侃侃而谈,娓娓道来。本文的语言流畅优美,拟人、对比、引用等等修辞手法运用娴熟。前面用了“题记”,篇末又单独用一段“点题”,全文一气呵成,首尾呼应,洋溢着浓郁的诗情画意。“落叶”的“美丽”不仅仅写得饱含诗情画意,而且内涵丰实,耐人咀嚼!、
  这里顺便说一句,巧用“拟人”必须“巧”,也就是要运用得当,要符合内容的需要,要运用自然,而不可为“拟人”而“拟人”,假如那样不但写不出美文,还会落得个“东施效颦”的笑柄。
  (点评老师 傅望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