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7期

妈妈,不要哭

作者:王洪强




  妈妈,不要哭。我们并没有被英语所占领。虽然我们现在对英语百般顺从,对您有些冷漠。但我们依然是轩辕之后,华夏之子,体内流淌着的依然是中国的血!
  我们有悠久的历史值得回忆。从商殷的甲骨文说起,从王羲之的《兰亭序》说起;从“颜筋柳骨”说起。是您留住了这段辉煌的记忆,用血肉浇铸了这段历史。
  不管是王羲之的入木三分,雄浑飘逸,还是黄庭坚狂草的不羁,都是您的花样年华。不管是唐诗的朗朗上口,还是宋词的意境开阔,都是您的光彩。有了您,便有了“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李白;便有了“会当凌绝顶”的杜甫;也有了“大江东去,浪淘尽”的苏东坡;也有了“醉里挑灯看剑”的辛弃疾。自然也有了“飞流直下三千尺”的豪放;“剪不断,理还乱”的婉约;有了“一抹斜阳,数点寒鸦”的乡愁;“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思情。您是精神的载体,古代光芒闪耀,如今依然不逊当年。
  您有蓬勃的今日,您的子孙遍及世界各处,也把您带到世界各处,让世界进一步了解了您。
  过去,您创造了很多文人墨客,这是您给的“字魂”,自然您也留给了我们“文骨”。有了它,冰心咏出:“童年啊,你是真中的梦,是梦中的真,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咏出了“成功的花儿,人们只惊慕它现时的明艳,而当初它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也咏出了:“墙角的梅花,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有了它,余光中咏出了《乡愁》;郑愁予咏出了《雨说》。
  您还有美好的未来。要说我们现在对您做的一切都不够,那我会用未来来弥补。如今社会对您的呼声日趋震耳,儿女对您的发展日加关心。比起歪歪扭扭的洋文字母,我们更喜欢您的方方正正,更喜欢您的清丽秀雅,更喜欢您蕴藏的内涵。
  点点勾勾,是顿笔还是收锋?横平竖直,是一气呵成?微微游丝,饱含千钧笔力,起笔收笔,仍需精诚。
  母语,我们的母亲。上一代把您的精神交给我们,我们还会传给后人!
  妈妈,不要哭,千千万万的子孙正在为您歌唱,千千万万的华夏儿女正在为您祝福——
  祝您安康。
  (指导老师 胡美康)
  
  【细细品味】
  开头很有张力,很能抓住人心。似乎真是在安慰自己的妈妈。
  过多的引用名家诗句,反而有了堆砌之嫌。要适可而止,而且要看是否需要,否则就落俗套了。
  “创造”一词用的不妥,不如换成“造就”。
  若是这种写法,随便什么文章拿来都可以用,这是钻作文的空子。
  这几个句子还是很精炼的。
  
  整体评析
  这篇文章有两个亮点,一是题目取得很好,很吸引人的眼球;二是用书信的方式来写“母语”这一命题。用书信体来写,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够更加亲近更加直接也更加容易地传达情感。然而本文的不足之处是没有通过书信体的这一特点来充分地表情达意。这有多方面的原因,一是话题很大,作者没有化大为小,而是在同样用一个很大的答案来接招:你创造了历史,你还会创造未来。不管从内容还是从情感的表达来看,都有些空洞,并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另一个缺憾是文章过多地引用诗句,有凑字数的嫌疑。这不但不能使文章充实,反而将作者文辞积累不足的一面暴露无疑,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
  (点评老师 吴卫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