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2期

健全“骨骼”壮全身

作者:崔益林




  【整体概说】
  
  谈到作文的结构,首先我们就想到了文章的样式。就一篇作文而言,它所使用的语言、所描绘的生活、所塑造的人物等等都得读过才有印象,而结构却是一眼就可以看得出来的。
  这就是作文的样式吧。
  因为结构显得如此重要,所以便成了众多写家追逐的目标,也成了最易出奇的一个领域。
  作文的结构,应该如风行水上,自然而然;作文的内容,应该似山涧清流,纯真质朴。生活是什么样子,作文的结构就应该是什么样子。这就是我们所提倡的:让作文结构生活化。可不可以用新闻联播的形式写作文?可不可以用打电话的形式写作文?可不可以用采访的形式写作文?可不可以用收音机里安排节目的形式写作文?可不可以采用曲艺形式表现校园生活?可不可以用日记的形式反映家庭矛盾?可不可以用导游解说的形式写游记?可不可以用摄影手法记录生活中的人和事?可不可以用对话的形式、独白的形式、梦呓的形式?可不可以用诗的形式、戏剧的形式?……
  生活不是这样吗?生活中的人和事不正是以这样的形式出现着吗?也许我们并没有刻意去寻找什么结构,而只是把生活的形式写成文字,就成了最实用最准确最好的结构。这样的作文结构,就是风行水上,自然而然的结构了。如果说主题是文章的“灵魂”,材料是文章的“血肉”,那么,结构无疑就是文章的“骨骼”了——失去了健全坚实、功能齐全的骨骼,血肉无所依附,灵魂无所寄托。如果你疏于配齐、锻炼文章的“骨骼”,就会大大影响文章的表达效果。
  
  【技法导航】
  
  那么,如何安排文章的结构,在安排结构时又必须注意哪些问题呢?我认为安排结构要注意以下几点:
  1.文体健全,结构完整。
  近年来从高考到中考都竞相考起了话题作文,而话题作文给了考生“文体自选”的自由,因此在文体选择时我们就不要受传统文体的影响,不仅可用记叙文、议论文等一般性文体,也可用散文、小说、剧本、诗歌、寓言、童话等文学体裁,还可用书信、启事、布告、广告、食谱、图表、诊断报告、实验报告、记者采访、新闻报道、现场演讲、法庭审判等体式。
  记得2001年高考满分作文《患者吴诚信的就诊报告》兴起以后,在全国引起不小的轰动,于是第二年的高考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文体,可谓是姹紫嫣红,精彩纷呈。但是必须注意的是,不论选用什么文体,都必须要有标题,首尾俱全,而且必须符合所选文体的结构特征,千万不要出现文体杂糅的现象,也就是说既不像这类文体,又不像那类文体。举个例子,例如你准备以书信的形式来写,就要有称呼、正文、祝语、署名、日期等几个部分,且要严格按照书信的格式把有关内容正确地书写在相应的位置。
  至于文体的选择,可以因人而异,不必千篇一律,原则是自己对自己所选择的文体能够得心应手地驾驭并且能够有所创新,这样也就能更加得心应手地安排文章的结构。结构残缺是考场作文之大忌。如果缺少标题或结尾,也就是缺少了这些基本的结构,其显性的扣分和隐性的扣分导致的损失是惨重的,尤其是在考场作文中就显得更为重要。
  比如说,2006年北京中考作文出了一道有关海啸方面的材料作文(或说话题作文),按理说,可能出来的满分作文应该是议论文占绝大多数,但是我们的这种顾虑是多余的,不少好的作文都是记叙类文体,如满分作文《关爱一生》就是小说,《越过心墙》就是寓言。当然不少写成议论文的作文也是亮点不断。
  2.排列合理,分段恰当。
  我们经常这样说,在选择材料时,必须摈弃第一构思材料,合理选择第二构思材料,认真考虑第三构思材料,一旦材料选择好了以后,就必须考虑什么材料在前,什么材料在后,怎样对自己经过精心选择的材料进行合理安排;什么材料详写,什么材料略写,要通盘考虑,切不可在写到一半时再回过头来考虑文章的材料安排,那就有些得不偿失。
  自然段是构成文章的基本单位,恰当划分自然段自然就成为安排结构的基本要求。该分段处就分段,不要老是开头、正文、结尾“三段式”,这种老套的结构显得呆板。比如我曾跟学生这样说过,开头一段不得超过三行,之所以这样安排,就是要求学生不要迟迟不得进入正题。纵观这些年来的中考满分作文,我们发现不少满分作文就是占了段落和作文形式的光,比如有的作文采用“题记题注开头法”,有的采用“蒙太奇手法”,有的采用“重章叠唱法”,有的采用“小标题形式”等等,这样的作文写起来可以使文章结构显得轻灵、别致。
  比如同样是2006年北京中考满分作文《让心更宽广,让眼更明亮》,考生前面用了“题记”作为开头,中间部分用了“关爱·修养”“关爱·幸福”“关爱·乐趣”三个小标题,不仅形式美观,而且层次分明。
  还有一点必须引起我们注意的是,写文章还得讲求“言有物,言有序”,即不仅要有丰富、具体的内容,同时还要有合理的顺序。一般说来,记人叙事的文章常按时间顺序安排结构,写景状物的文章常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安排结构;说明文根据说明对象的特点,可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或逻辑顺序安排结构;议论文最基本的结构是“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当然,文章的结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固定模式,而应该根据自身的情况富于变化。
  3.过渡照应,紧凑严密。
  凡思路转折、叙事更迭、人物转换、论题变化、总分起止以及表达手法转化等处,都要安排过渡。各个段落之间,要用过渡词语、过渡句子或过渡段落承上启下;恰当运用前后呼应、首尾照应勾连上下文,使整篇文章浑然一体。
  安排文章的结构时,可在草稿纸上列出提纲。提纲可详可略,视具体情况而定。一般说来,考场作文提纲要简略些;文章的标题、开头和结尾可在草稿纸上推敲、锤炼,其余则不必。提纲列出后,还可以进行调整、修改。列提纲虽然要花一些时间,但“磨刀不误砍柴工”。老舍说:“有了提纲,心里就有了底,写起来就顺理成章;先麻烦点,后来可省事。”
  4.推敲关键,美化重点。
  标题、开头和结尾是文章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所处位置特殊,特别引人注目,必须高度重视。标题是文章的眼睛,“眼睛”神采飞扬,才能吸引读者,激发起读者阅读文章的欲望和兴趣。“题好文一半”,“看报看题,看书看皮”,这些说法,都强调了标题的重要。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认为:“作诗非难,命题为难。”文章标题,要精心锤炼。话题作文不宜以话题作标题。古人认为,好的文章应该是“凤头”“猪肚”“豹尾”(元·乔梦符),即开头要漂亮醒目,引人入胜;主体要内容充实,丰富饱满;结尾要短小精悍,刚劲有力;“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结句当如撞钟,清音有余”(明·谢榛),即开头要使人眼睛为之一亮、精神为之一振,结尾要言有尽意无穷,有余味耐咀嚼;“开卷之初,当以奇句夺目,使人一见而惊,不敢弃去;终编之际,当以媚语摄魂,使人执卷流连,若难遽别”(清·李渔)……标题、开头、结尾是考试作文最受阅卷老师关注之处,万万不可敷衍了事。
  
  【范文佳作】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倾听,就是集中精力。开动脑筋,认真听取。一个谦虚好学的人,一个懂得善待他人的人,一个善于反省、自强不息的人,永远懂得倾听。
  倾听,是亲近自然的方式;倾听,是接受信息的渠道;倾听,是真诚沟通的桥梁;倾听,是净化心灵的艺术。
  倾听自然的声音,倾听美妙的音乐,倾听师长、朋友、同学真挚温暖的话语……我们共同在倾听中成长。
  请以“倾听”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2.立意自定。3.文体自选(诗歌除外)。4.题目自拟。5.不少于600字。6.要求有自己的体验和感悟,不得抄袭;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谨以此文献给那些致力于保护海洋环境的卫士——
  神 曲
  江苏海安古贲中学马霞青
  一 地 狱
  细小的粉红的花现在还开着,但是更加细小了。她梦见羸弱的诗人将眼泪擦在她最末的花瓣上。
  夜,无尽的黑;雨,无垠的泪;海,无吟的累……
  小花向诗人抱怨,没有春天的四季好像黑暗笼罩下的世界,一片苍凉;诗人向小花埋怨,没有咆哮的大海,波浪也会失去灵动,一片死寂。
  听,最后的小花在低泣,死寂的大海在呻吟。
  二 炼 狱
  不知从何时起,美容师有了新的内涵;不知从何时起,灰暗的大海上也出现了白大褂;也不知从何时起,人们开始关心起自己的生活来了,你的双手是否是洁着出门又洁着进屋的呢?
  是你们——保护海洋环境的卫士,自告奋勇地成为了大海的美容师,每天穿着白大褂为大海填平凹槽,去除小“痘”,是你们唤醒了人们的意识,关心起了我们身边的水源。
  大海又恢复了孩子似的脾气,恢复了它特有的本性:时而恼怒地狂吼;时而平静得如同一潭“死水”。
  听,大海又能咆哮了!
  三 天 堂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美容师换了一代又一代,终于迎来了大功告成的一日。
  翻涌的海浪欢快地奏着《欢乐颂》,海边的沙地上,有拾贝壳的孩童,也有打沙滩排球的少男少女……
  听,小花在笑,在欢快地开着粉红的花!
  听,诗人在乐,丰富的词藻又开始赞美起蔚蓝的大海了!
  …………
  后记——
  2004年6月5日——第33个“世界环境保护日”虽然已经过去,但“保护海洋,匹夫有责”的主题还将永远继续下去。
  
  【点评】
  
  这是一篇考场满分作文,之所以能够在考场中脱颖而出,最主要的原因有三点:一是考生在作文中所表现出来的文化积淀,使得阅卷老师大开眼界,考生巧妙地运用意大利诗人但丁的《神曲》作为文章的标题,本身就是一种创意,更何况考生还仅仅是个初三的学生。二是三个小标题更是让人耳目一新,同样采用《神曲》的三个部分作为文章的三个小标题,可见考生在考场上的应变机智。三是巧妙的立意为这篇考场作文增色不少,“保护海洋,匹夫有责”是考生以一个主人翁的姿态出现在文章中的,并且在文末提出,使文章的主题得以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