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期

《詹何钓鱼》双解

作者:丹 桂




  詹何钓鱼
  詹何以独茧丝为纶,芒针为钩,荆蓧为竿,剖粒为饵,引盈车之鱼于百仞之渊,汩流之中,纶不绝,钩不伸,竿不挠
  楚王闻而异之,召问其故。詹何曰:“臣闻先大夫之言,蒲且子之弋也,弱弓纤缴,乘风振之,连双鸧于青云之际,用心专,动手均也。臣因其事,放而学钓,五年始尽其道。当臣之临河持竿,心无杂虑,惟鱼之念,投纶陈钩,手无轻重,物莫能乱。鱼见臣之钩饵,犹尘埃聚沫,吞之不疑。所以能以弱制强,以轻致重也。”
  (选自《列子·汤问》)
  
  【难点注解】
  ①纶:钓鱼的丝绳。②荆蓧:楚国产的细竹。③剖粒:剖开的米粒。④汩流:湍急的河流。⑤挠:曲,弯。⑥蒲且子:古代善射者。⑦弱弓纤缴:拉力很小的弓,纤细的丝绳。缴:射鸟时系在箭上的丝绳。⑧连双鸧:一箭连射两只黄鹂鸟。⑨放:通“仿”。⑩聚沫:聚拢的泡沫。
  
  【短章新解】
  詹何这位楚国钓鱼高手,其钓鱼方法与众不同:钓鱼线只是一根单股的蚕丝绳,钓鱼钩是用如芒的细针弯曲而成,钓鱼竿则是楚地出产的一种细竹。凭着这一套钓具,再用破成两半的小米粒作钓饵,用不了多少时间,詹何从湍急的百丈深渊激流之中钓出的鱼便能装满一辆大车!回头您再去看他的钓具:钓鱼线没有断,钓鱼钩也没有直,甚至连钓鱼竿也没有弯!
  楚王听说了詹何竟有如此高超的钓技后,十分称奇,便派人将他召进宫来,询问其垂钓的诀窍。詹何答道:“我听已经去世的父亲说过,楚国过去有个射鸟能手,他只需用拉力很小的弱弓,将系有细绳的箭矢顺着风势射出去,一箭就能射中两只正在高空翱翔的大鹏鸟。父亲说,这是由于他用心专一、用力均匀的结果。于是,我学着用他的这个办法来钓鱼,花了整整五年的时间,终于完全精通了这门技术。每当我钓鱼时,总是全身心地只关注钓鱼这一件事,其他什么都不想,全神贯注,排除杂念,在抛出钓鱼线、沉下钓鱼钩时,做到手上的用力不轻不重,丝毫不受外界环境的干扰。这样,鱼儿见到我鱼钩上的钓饵,便以为是水中的沉渣和泡沫,于是毫不犹豫地吞食下去。因此,我在钓鱼时就能做到以弱制强、以轻取重了。”
  专心致志是同学们必须养成的起码的学习习惯。大家一定都知道《小猫钓鱼》的故事吧。与这个故事的寓意相同的还有“一手画圆,一手画方”的说法。都是旨在告诉人们学习时不可一心二用。专心致志,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要致力于主攻方向不分神。就是在一定时期内紧紧围绕主攻方向,安排学习内容,除学校组织和提倡的健康活动外,一切与主攻方向相悖的乃至不相关的劳神费时的事情都尽量不要涉足。诸如上网、早恋、过多地读课外书籍和过多地看电视等等。二是全神贯注不溜号。上课时要全神贯注地听讲,做作业时聚精会神地思考。对于一切与学习无关的事情能够做到听而不闻,视而不见。有些同学上课时精神溜号,讲话或摆弄东西,甚至做一些与学习毫不相干的事;课后做作业,一边听歌一边写文章、算题,哪里说话哪搭茬儿,或者故意搞笑引起人注意。这些做法都是与专心致志的学习习惯背道而驰的。专心致志,是取得成功的金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