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2期

奇丽的想象

作者:张学峰




  冬,走进芦花荡
  李风清
  三百里芦花荡,三百里鹅黄。
  丹顶鹤结队去南方踏青。冬,吹着口哨,大摇大摆走进鹤乡;摇得芦花似雪,雪似芦花,漫天的白雾茫茫……
  宁静被丹顶鹤带走了。
  繁忙被北风扬着鞭子送来了。
  哗哗的割苇机,裁剪不尽的金波金浪;
  刷刷的大推镰,哼起欢快的东北小唱。
  没有冬天的收获,难有春天的播种——
  当芦苇酿成光洁的白纸,雪花和芦花一起化作了纸浆;
  当丹顶鹤载誉而归,扎龙湖又生出春的鲜绿,茁壮……
  三百里芦荡,
  三百里鹅黄。
  冬,比金子还贵还黄的季节呀!
  
  【赏读】
  
  这首散文诗是写给小读者的,因而只有捕捉丰富有趣的意象才能唤起小读者的审美兴趣。作为一位很有成就的乡土诗人,李风清的散文诗除有以上特点外,还有浓郁的民歌韵味。散文诗一开篇就落笔不凡:“三百里芦花荡,三百里鹅黄。”诗人用质朴的语言、清新的格调把芦苇荡的时空感和色彩感立体地干净利落地呈现到读者面前。“哗哗的割苇机,裁剪不尽的金波金浪;刷刷的大推镰,哼起欢快的东北小唱。”采用了民歌常用的叠字叠句,以构成优美轻快的音节,呼呼有神的风韵,把鲜明的北大荒特色和强烈的时代意识交融在一起。更值得一提的是,诗人用跳跃的手法,用多个段落加以连缀,把文章开头所写的“丹顶鹤结队去南方踏青”到结尾处的“丹顶鹤载誉而归”,这中间的许多过程都加以省略。做这样的处理,不仅扩大作品的含量,而且把冬和春的因果转化,把“冬,比金子还贵还黄的季节呀!”——这个哲理的升华,都表现得极为自然。
  
  【再读一首】
  
  蓑羽鹤
  李风清
  响晴天里,还披着一件蓑衣。年纪轻轻的,俨然是一位蹀躞老翁。
  一旦到湖畔垂钓,且常常夺得钓鱼冠军,钓台上一展卓越风姿。
  如果遇到雷雨,长翼能抽出两把利剑,黑云压不垮大将威风……
  不能以貌取鹤,自然想到不能以貌取人;丽日晴空不解甲,自然想到天有不测风云。
  蓑羽鹤,是智者,不是愚者。
  (选自散文诗集《高飞的仙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