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1期

2006年中考作文展评(三)

作者:温志成




  【原题回放】
  
  请以“告别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文体不限(若写诗歌则不少于25行);③要有自己的体验和感悟,不得抄袭;④不少于550字;⑤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
  (江苏常州2006年中考作文试题)
  
  【试题解析】
  人生只是一段借来的时光,生命只是一段行程,在这匆匆人生路上,我们都有着许多的“告别”:告别昨天,是为了迎接明天;告别故土,是为了踏上征程;告别失败,是为了走向成功……我们在告别中扬起风帆,在告别中收获希望,在告别中创造奇迹。显然,“告别”一词蕴含着丰富的人生意蕴,正确把握“告别”的内涵将决定着文章立意的取向。当选定了告别的对象之后,要重点写清告别它的原因,这是文章成败的关键。选材上,可以写自己有过的告别经历,也可以写他人的;可以是国内贤哲的,也可以是国外名家的;既可以是现实中的,也可以是历史上的,甚至是文学作品中的;古往今来,都可以涉及。可以选取自己感受最深的材料来表达对告别的审视,对自我价值的肯定。最后要注意的是,无论怎样,都别忘了要联系生活实际,写出自己的体验和感悟。
  
  【佳作展示一】
  
  告别自卑
  常州一考生
  今天,“告别自卑”网站异常热闹,why?因为有众多知名博客云集。他们来自古今中外,纷纷就“如何告别自卑”发出了博客帖子。
  Hi,大家好!我乃著名小提琴天才帕格尼尼。原本,上天想把我造就成一个自卑者,疾病从我一出生便纠缠住我,四岁患肺炎,六岁得喉结炎,此后一场大病又夺去了我的双眼,各种病魔不断侵噬着我的肌体。但我并没就此倒下,我自信地站了起来,自信地与命运搏斗,自信地追求自己的理想。因此,希望朋友们能像我一样告别自卑!
  ——博客 帕格尼尼
  我站在风雨中,任凭风吹雨打,我不低头,我躺在大自然中,虽然不能看见大自然如诗如画的美景,不能听见鸟雀和谐之曲,甚至不能忘情地赞美:啊,美好啊!可我不自卑,我要自信的享受生活,为残缺的人生抒写不残缺的乐章!
  ——博客 海伦·凯勒
  当我获得美国剑桥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时,我是多么高兴啊!可随后我被无情地告知患上脊椎性侧索硬化症,这就像刚怒放的鲜花被闪电折弯了腰。可我并没有自卑,我顽强地生存,不断探究黑洞,并取得了成功。我的奋进给我带来了一个又一个的荣誉。那朵曾折断腰的花又挺立于天地间,并散发出了无穷芬芳……
   ——博客 霍 金
  看了那么多自信者、成功者的帖子,我感触颇深,于是也尾随发了帖子。
  我原本也是自卑者。如一块石子,默默地躺在路边,但感谢众多博客朋友们,让我重拾了自信,远离了自卑,让我明白:即使自己是一块不起眼的石子,也可以成为一块筑基石,为繁忙的交通奉献自己的力量。李白不是曾自信地说:“天生我才必有用”吗!我也自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因此希望所有自卑的朋友——告别自卑!
   ——博客“重生”
  
  【简评】本文最大的闪光点是别具匠心的结构形式:作者采用博客发帖子这一新颖形式,先模拟三位名人口吻分别讲述各自告别自卑进而获得成功的经历;接着作者借用一语双关的网名“重生”来表达自己决心告别自卑的心声;由此作者鲜明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考场中敢于大胆构思,并写得浑然天成,着实令人叹服。
  
  【佳作展示二】
  
  告别如虹
   常州一考生
  虹,完美与诗意的有机结合。在红橙黄绿蓝靛紫的绝妙组合中,折射出美的内涵,诠释着千古绝唱——我说,告别如虹。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勃说。这首诗饱含的浓浓友情,纵使万水千山也不能阻隔。试想:大地初醒,淡紫色的天空中还有朦胧的星月,长亭送别的友人互相勉励,微笑作别。这是多么动人的场景!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许。这是一个紫色的梦——告别是一种心灵的寄托和感情的放飞。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东坡言。江水洗刷,赤壁依旧。从“庙堂之高”到“江湖之远”,苏轼在怅然之后重新振作。黄色的傍晚,苍海平静。诗人不再哀叹,继而用伟大的抱负告别不幸,抒写自己的鸿图大志。这是一个伟人金黄色的梦——告别是一种觉醒与重生。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鲁迅道。也许他没有鲁迅震响世界文坛的犀利,也没有博大精深的文才,但他——牛玉儒,却以令人肃然起敬的告别感动了亿万中国人。背着草原人的幸福,他选择了告别家乡,没有哗众取宠的豪言壮语,但“此时无声胜有声”。在茫茫草原上,这是一个绿地蓝天编织的梦——告别是一种责任与理想。
  “背起橙色的行囊,向着梦想——远飞。”
  我坦然道。青春,是一个漏底的容器,捞不回如水的时光,只留下青涩甜蜜的梦想。三年同窗,即将告别。面对贤人志士们的告别之情,我不再伤感,曾经的努力,一定会让我们的告别带上淡淡的诗意,青春的风铃,必定会向着旭日扬帆远航。在那橙色的天空——寻一轮火红的太阳。
  枫叶的摇坠,是一种悲伤的必然;梧桐的飘落是一种凋零的必然;风雨的到来,是成功与美丽的升华,因为在那之后便是彩虹——愿告别如虹。
  【简评】告别如彩虹般美丽,作者的想象的确奇丽。文章开篇点题,主体部分分别选取彩虹的颜色来诠释告别的内涵,体现了独特的匠心,又以诗文佳句来引出下文,使得文章结构清晰,层次感强。内容上从王勃到东坡到牛玉儒再联系自己,丰富充实有真情。看似信手拈来的诗文名句,不仅增添了文采,而且也加深了文章文化底蕴的美。
  
  【佳作展示三】
  
  告别=新的开始
  常州一考生
  “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徐志摩先生的那首诗《再别康桥》,引发了我们对告别的思考。
  在古今诗人笔下,告别往往是一种不舍,一种愁情。“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这是一种多么惆怅的告别呀!“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这又是一种多么失落的告别呀!然而我并不喜欢这种依依不舍的告别,我更喜欢的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那种豁达的、心胸开阔的告别。因为告别其实是人生又一个新的开始。
  当爱迪生离开关心他的母亲到各地去找工作时,这与母亲的告别意味着爱迪生发明事业的开始;当比尔·盖茨离开故乡西雅图去其他地方建立微软公司时,这与他故乡的告别意味着他的创业的一个新的开始;当鲁迅放弃医学而回国开始他的写作生涯时,这与他的恩师藤野先生的告别就意味着他人生旅途的又一个开始。由此可见,告别旧的事物就意味着一个新的事物的开始,所以,告别并不是一个令人伤感的事。
  然而,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以开阔的心胸来面对告别的。许多人因为对告别过于伤感而忘记了告别之后的崭新开始。这些人往往因为太留恋过去的事情,也就无法面对新人新事物,也就甭谈新的开始了。
  每个人的一生都会遇到告别之类的事。人们会与同学朋友告别,会与父母亲人告别,如果我们把这些告别都看作是新的开始,就可以在后来的人生路上走得更好。历史上有无数的伟人名人给我们提供了范例:海伦告别了聋和哑,成了一位作家、社会活动家;莱特兄弟告别了玩耍的竹蜻蜓,却发明了飞机;霍金告别了绝症的痛苦,写下了《时间简史》。因此,只要以宽阔的胸襟、顽强的毅力对待告别,成功或许正向你招手。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