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1期

本期力荐:《少年美文写作大赛获奖作品集》

作者:沿 江




  出版:春风文艺出版社
  主编:贾平凹 顾振彪
  余华 熊召政
  
  【推荐理由】
  这套获奖作品集分初中、高中两本。收录的是参加少年美文写作大赛决赛的同学们在现场创作出来的作品,所以能原生态地再现当代优秀学子的写作水平,同时也为我们学习写作提供了榜样。参赛作者不仅充分而真实地表现了他们最为熟悉的校园生活,而且更加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在表现手法和体裁上也更加丰富多样,随笔、散文、小说、文论、剧本、诗歌等。选手们“心骛八极,神游万仞”,在思想的海洋里驰骋,大浪淘沙,撷取他们最擅长、最自然的角度,信手拈来,洋洋洒洒挥就成篇篇佳作。“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文学写作需要日积月累,不断地锤炼字、词、句、段。多思、多记、多读、多看,写作水平就能不
  断提高。
  
  【编者的话】
  文学让我们的生活变得美好而有意义。中学语文教学的创新作文首先要倡导作文的自主性,让学生自己作文,独立作文;其次,要倡导作文的真实性,让学生写真情实感,切忌胡编乱造;第三,倡导作文要有创意,有自己的见解。写作是人生的经历和感情的宣泄。写作是比人生还要漫长的路。中学生有着表达对社会、生活、友谊、学习的认识与感受,通过写作,同学们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力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写作在不经意间陶冶我们性情、美化大家心灵。一个热爱写作的人,是快乐的人,热爱生活的人,因为他找到了抒发感情和思想的方式。
  
  【先读为快】
  历史的本色(节选)
   王 钟
  茫茫然然中,日子像织布机一样转动,阳光却不曾衰老过,青春作伴,是热烈的红色。地球不会因某个人物的喜怒哀乐而放慢它的脚步,它始终呈现一片碧蓝,有过去,有现在,也有将来那漫无边际的海洋。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千古绝唱依旧,隔着历史长河,仍然吟唱商女的《后庭花》遗曲。我想说:我们能够失去“现在”,但我们永远无法失去“过去”,因为那是历史的本色。
  路漫漫其修远兮……
  屈原在涉江中,孤独,是斜阳余晖射在眼前的利刃。回头江水滔滔,自己走过的路已经消逝。前方?前方是做亡国奴的屈辱,前方是苟且偷生的痛楚,前方是等待自己的深渊。
  屈原无语,他为了坚持自己的本色已失去得太多太多。如果善于奉迎权贵,必然能享受一时荣华富贵;如果抛弃平庸的昏君,另寻明主,也必然能找到施展才华的一片天地。但是他不接受“如果”,他是士大夫,他的本色是一个正直的士大夫,他不做一个没有骨气的文人。文人始终是一个感到“天降大任”的团体,也许屈原是瘦弱的,甚至可以说是手无缚鸡之力,但他的风骨却远远比钢铁坚强得多。“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显然不愿那么轻易放弃,他想坚持到最后一刻。
  风,依旧吹,月光洒在船头,屈原明白自己在现实中无法实现单纯的理想,选择为本色而牺牲。记得北欧的一个王子说过:“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问题。”屈原不假思索,让自己的本色生存,哪怕身体生命的毁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