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0期

让中考作文披上迷人的外衣

作者:王文炎




  中考作文中,除了做到主题突出、语言生动、书写工整之外,还能有一个新颖的形式,让你的考场作文披上一件迷人的外衣,那么你的作文一定能在众多的作文中脱颖而出,获得高分。综观2006年各地中考优秀作文,除了正统的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散文之外,也涌现出很多“新式文体”,读来令人耳目一新,值得我们欣赏借鉴!
  
  一、博客发帖式
  
  2006年江苏常州市中考作文《告别自卑》就采用了博客发帖的形式,开头写道“今天,‘告别自卑’网站异常热闹,why?因为有众多知名博客云集。他们来自海内外,来自古今中外,纷纷就‘如何告别自卑’发出了博客帖子”,然后小作者模拟帕格尼尼、海伦·凯勒、霍金等名人的口吻,分别讲述了他们自己如何告别自卑,顽强拼搏,最终成功的经历;这些人的自叙语言优美、内涵深刻、含义隽永、耐人寻味,尤其是海伦·凯勒的自叙更是令人拍案叫绝:“我站在风雨中,任凭风吹雨打,我不低头,我躺在大自然中,虽然不能看见大自然如诗如画的美景,不能听见鸟雀和谐之曲,甚至不能忘情地赞美道:啊,美好啊!可我不自卑,我要自信地享受生活,为残缺的人生抒写不残缺的乐章。”最后,小作者借“重生”的口吻,表达了自己决心告别自卑的心声,由此阐明了告别自卑的意义,使文章的观点得到鲜明的表达。作文立意明确,思路清晰,采用博客发帖这种新颖的形式,使内容与形式完美结合,亮点频出。
  
  二、试卷评析式
  
  2006年河北省中考作文《200×—200×年度“财富”知识竞赛试卷》,文章采用的就是我们平常所见的试卷形式:分为第一、第二两卷,题型分别是选择和问答,小作者设计的选择题有:1.你想拥有什么样的财富?2.你为什么会选择这样的财富?3.除了上面选择题中你所选的财富外,你还想拥有什么样的财富?4.金钱等同于财富吗?问答题是:1.简要回答什么是财富。2.假如你拥有百万财产,你将会怎么做呢?通过子虚公司总裁兼董事长乌有先生的零分答卷及阅卷者的点评,深刻地揭示了文章的主旨。特别是阅卷人的总评更是振聋发聩:“你没有真正理解并掌握财富的内涵,不懂得什么是财富。须知:除了金钱之外,还有很多东西值得我们去追求,比如亲情、友谊、诚信、智慧、学识……希望你能找到属于你自己的真正的财富。”本文旗帜鲜明,别出心裁,语言简洁流畅。文章形式更是别具一格,内容和形式巧妙结合,富有创新精神,可读性极强。
  
  三、仿拟诗词式
  
  2006年福建莆田中考作文《课本——你“害”苦了我》就采用了学生喜闻乐见的诗词仿拟形式,小作者巧妙地对范仲淹的《渔家傲》、李煜的《相见欢》、马致远的《秋思》、辛弃疾的《采桑子》、张养浩的《潼关怀古》、黄庭坚的《清平乐》进行了仿写,分别写出校园生活中的晚自习、考试、归家、起床、早读等有趣的情景,小作者以近乎调侃的笔触,反向立意,展示出他对课本以及学习生活的酸甜苦辣的独特体验与况味,字里行间流露出淡淡的忧伤和无奈,语言幽默风趣。例如仿李煜《相见欢》的考试景象有趣的很:无言步入考场,心发慌。正襟危坐闭眼祷吉祥。东瞧瞧,西望望,是惆怅,别有一番滋味在心上。可谓真实再现、一针见血。再加上小作者巧妙的题记“课本是我的指挥棒,我时刻得跟着它转。无边习题萧萧下,不尽愁绪滚滚来。(后两句仿自杜甫“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和后记“为了课本心惆怅,手酸背痛腰如杖。害我虚弱如蚊帐,却把愁绪放心上”,文章丝丝入扣,浑然一体,让人浮想联翩、过目难忘。
  
  四、论坛实录式
  
  2006年广东省中考作文《普希金街23号论坛》就采用了论坛实录形式,文章开头,就创设论坛情景——主持人:欢迎光临“普希金街23号”论坛,记住我们的口号“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有什么不吐不快的,尽管来畅所欲言吧!然后一江春水、苦瓜冰激凌、小小鸟 、空谷幽兰、长胜将军、救世主、三百度、电车女、糯米团分别紧扣目前中学生学习成长路上的普遍现象:学习压力大、家长盲目跟风等状况出场发言,俨然一场精彩的网上交流。发言幽默风趣、优美流畅、令人回味无穷。例如“我的愁啊,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形象生动;“我飞上了青天,才发现自己,原来有畏高症”令人捧腹;“任务是艰巨的,道路是漫长的,成功是遥远的!来,让掌声来得更猛烈些吧”韵味十足!众人的发言中还加上许多体态语、修饰语,如“哭诉中”“作感叹状”“慷慨高歌中”等,使网友的形象更加栩栩如生。凭着奇特的构思和敏锐的观察能力,小作者巧妙地将主题以目前流行的论坛形式展现出来,新颖别致,令人叹为观止!
  总之,无论采取哪种形式,实验报告也好,故事新编也好,证明求证也好,都要做到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才能吸引读者。那些为了形式而形式,哗众取宠的所谓“创新”,应该坚决摒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