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9期

校园文学月报

作者:张植稳 李清盛 谌桐城 等




  点击文学社
  湖南安化东坪中学柳声文学社简介
  柳声文学社创建于1999年11月,以“实施素质教育,树立学校形象,培养文学新人,促进教育教学”为宗旨。7年来,已出版《柳声》期刊28期,刊发学生习作近两千篇;培训社员七百余人,向外推荐、发表作品五百余篇;在县级以上作文比赛和征文活动中获各种奖励六百余人次,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柳声文学社自成立以来,积极探索指导创作的方法途径,寻求作文教学的新理念,坚持培训与活动相结合,逐步形成了柳声文学社的独特风格和特色。5年来,柳声文学社先后获得“全国优秀文学社团”“全国百家优秀文学社”“湖南十佳文学社”“全国创新作文核心文学社”等荣誉称号;2005年,在“全国优秀文学社”评比活动中获得金奖。2006年,柳声文学社连续获得“世纪杯”“小作家杯”“培英杯”三个全国作文大赛的集体一等奖。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足行千里,跬步而成。柳声文学社将博采众长,张扬个性,在文学的道路上一路高歌!
  
  总是记得……
  柳声文学社 张植稳
  
  总是记得,那淡黄的土壤夹杂着灰色,有丝丝潮气。
  也许我是不能再忘却。
  记忆里太多的东西被岁月冲刷得很模糊,可唯独那一片土地却总让我记得很清晰。那淡黄的土壤带着灰色,也许能在上面发现几棵细嫩的小草,也许是一截霉变的小木条、几条细软的草根、一个蜗牛的空壳儿什么的。
  做梦都那样。
  对那片土壤,我过于熟悉过于了解,也可能是过于亲密,以至于我说不出什么。
  可我总是记得,多少次离开又重逢的日子。我总是倍感亲切,或者是一种兴奋还是别的什么,我说不出,但我很明白——那时的我很快乐。
  淡黄的土壤里夹杂着灰色,似乎有些刺眼,可我曾经看着一位位老人睡在了山坡上。是的,我的爷爷就睡在那似乎不冰冷的地里,而且很沉。
  很久过后,我去看他,带上了一壶很醇的、爷爷爱喝的酒。我顺着土壤缓缓浇灌了下去……
  也许是从那时起,我便记得那土地淡黄中带些灰色、很温柔的灰色。
  总是记得当年爸爸不得不离开家乡的一幕。临走的前一天,他终于闲了下来,在山里田间到处瞧瞧看看。
  离家时,爸爸扛着一个硕大的足以压弯他的包裹,还是向后瞧了又瞧。依稀中,我发现爸爸的眼眶里似乎回旋着丝丝无奈与忧愁……我似乎有些迷惘,我走了过去,然而爸爸已消失在清晨的薄雾中。我无法忘记——清晨的土壤竟也那么湿润……
  我知道故乡的土壤带有咸味,因为我记得爷爷、爸爸额头上曾经挂着的一串串的汗水浸入了土壤,很深、很深……
  我明白,我这一生都不能忘记那一片土地、不能脱离那一片土壤,也永远都忘不掉那些带些灰色的枯木的气味。
  于是,总是记得,那淡黄的土壤夹杂着灰色,有丝丝潮气。
  (指导老师 王艳华)
  
  门,从这里为你开启
  ——校长寄语
  李清盛
  
  门,从这里为你开启。
  你听到了“咿呀”的声音吗?那是我们为你徐徐启门的声音。
  带一个微笑,捧一颗爱心,我们为你开启人生之门。
  人生长路漫漫。要翻过一道道险峻的山脉,涉过一湾湾湍急的河流。你也许会孤独,也许会迷惘,也许会迷失方向。我们将引领你,交给你一把自信与自强、进取与追求铸成的钥匙,去开启自己的人生之门,走进广阔的生活天地。
  带一个微笑,捧一颗爱心,我们为你开启智慧之门。
  你已经迫不及待,想打开形形色色的门。那么来吧,来吧!这里,将为你打开神秘的科学之门,将为你开放尘封的历史之门,将为你启动圣洁的文学之门……想采撷数学王冠上的明珠?想重温慢品汉唐雄风?抑或在文学的神殿里燃一束心香,然后,再虔诚地拜谒大师们的心灵?你可以随心所欲,你可以任意遨游。
  带一个微笑,捧一颗爱心,我们为你开启理想之门。
  树木说:“我们有目标,要长成合抱之木,成为栋梁。”
  鸟儿说:“我们有理想,要在枝头歌唱、在空中飞翔。”
  白云说:“我有方向,撒下一阵细雨后轻轻飘向远方,让阳光洒向大地,使万物在雨润后蓬勃生长。”
  粉笔说:“我有梦想,传播知识,让知识化作财富和力量。”
  你说,你就是那株茁壮成长的小苗,你就是那只振翅欲飞的小鸟。我说,我就是那片白云,我就是那支粉笔。
  带着一颗心,一颗对美好未来无限憧憬的心,一颗燃烧的心,来吧,来吧!
  门,从这里为你开启。
  
  父与子
  柳声文学社 谌桐城
  
  峰之巅。
  左右浮云如山之两翼,潜形蓄势,似要作飞腾之势。山青而绿,树木甚少,荆棘却多。峰高且陡,巉岩随处可见。上山无路,只有高低起伏、时断时续的险峻落脚处。
  父亲对儿子说,爬上这座山难。
  儿子点头。
  山脚。
  父亲问儿子,你下定决心了?
  儿子微笑不答,紧跟父亲身后,用行动作出了证明。
  山腰。
  父亲已经被荆棘和尖刺的岩石划伤了许多处,看看儿子,甚是狼狈。
  儿子伤处不多,因为父亲呵护着他。浓浓的咸汗浸得他的伤口隐隐作痛。父亲又问儿子,你还坚持吗?上面的路更险更难,你明白下山比上山更难,现在你还有选择的机会。
  儿子不语,望望高耸入云的峰,又望望严肃的父亲,微笑,脸上露出不可置疑的神色。
  父亲点头。
  二人又要前行。
  儿子拉住父亲,坚定地说,后面的路我走前面。
  父亲用从未有过的目光疑惑地望着儿子,久久地注视着。他知道,儿子长大了。
  离峰之巅还有十米、八米、七米……峰顶真的很美,云翳沉浮就像是仙境。这儿的太阳都不同,不冷不热,暖暖的,连风也是轻轻的。
  终于,离山顶还有一步。对,仅仅一步,一步之遥就是儿子梦寐以求的天空了,然而在一步之外根本就没有落脚点,一步之外没有丝毫可以依仗的事物,尽管峰顶坦平一片,只是这步踏上去就很难再下来了,也许会有生命危险。
  父亲用期盼的目光望着儿子,问,还上去吗?上面就是你追求的,不过我得提醒你,你得为自己考虑。
  儿子用目光四下扫视,十分留恋而又不舍地作出了艰难而坚定的决定,欣然说,下去吧。
  父亲又一次惊讶地望着儿子,自豪而感慨地说,儿子,你长大了,你真的长大了。
  后记:
  登上成功的顶峰需要坚持,但并不艰难。难得的是不被成功迷惑,如何在适当时候全身而退。
  (指导老师 刘卫安)
  
  雨 后
   柳声文学社 仇传财
  
  一阵阵雷声,一条条闪电。天空中阴云密布,阴黑阴黑的,升起一阵阵薄雾。我在一片蒙眬中睡着了。
  等我醒过来的时候,雨已经噼里啪啦地下了很久。雨,不仅带来了潮湿,更多的是阴冷。雷声和闪电也像赶集一样,一个吼声,赶走了街上的行人和热闹,街上出奇地静寂。只有雷声和雨声相互交叉着响着,它清除了一切存在的声音。地上积了深深的泥水,后来的雨打在水面上,涌起了一个个水泡儿。水泡们相互在对方透明的身体里欣赏自己。植物是逃不出雨的洗刷的,经雨洗刷过的植物变得格外翠绿。在雨水的催促下,土中伸出了一个个脑袋和翅膀,等待着天空放晴。
  天空渐渐地明亮起来,雷声小了,雨声也小了,最终雨也停了。
  我走出门,走在被泥水漫满了的道路上,像走在了小河上,河水泛着黄色的水波,一波又一波的。
  这时,在我眼前出现了一个男孩,他正在玩水。他竟然这样快就出现在雨后,这让我很惊讶。他抬头看了一看我和我制造出来的水波,就又把头低下去玩水去了。
  我在他眼中实在是太平凡了,不过是雨后出现的一个人而已。我慢慢地走近他,我的水波和他那黄黄的水波碰撞着,在他的脚上刻下一道道小小的泥痕,他全神贯注地看着,看着。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