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9期

写作命运之书的诗人:昌耀

作者:浩 其




  【诗人档案】
  昌耀(1936~2000),原名王昌耀,祖籍湖南省桃源县,1936年生于常德。从小受革命熏陶,立志报国。1950年4月,昌耀瞒着父母报名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成为一名文艺兵。
  1951年春,昌耀随军赴朝作战。1953年6月,在朝鲜元山附近一次战斗中负重伤,回国治疗,伤愈后入河北荣军学校完成高中学业。1955年,他既出于对“开发大西北”号召的响应,又出于对中国西部的向往,来到青海,被安排在青海贸易公司。
  自1979年起,昌耀倾尽全力,采掘情感深处沉积已久的艺术矿藏,先后推出《慈航》《山旅》《划呀,划呀,父亲们》《河床》等诗作,震动诗坛,震撼读者。198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88年,在省作家协会第三次代表大会上,被选为青海省作家协会副主席;1997年被省文联评聘为一级作家。结集出版的著作有《昌耀抒情诗集》《命运之书》《一个挑战的旅行者步行在上帝的沙盘》《昌耀的诗》和《昌耀诗文总集》。2000年2月,中国诗歌学会授予昌耀首届“厦新杯”诗人奖。
  2000年3月23日,昌耀与肺腺癌抗争数月后与世长辞。
  
  【作品选读】
  
  巨 灵
  昌 耀
  
  西部的城。西关桥上。一年年
  我看着南川河夏日里体态丰盈肥硕,
  在我倾心的关塞有一撮不化的白雪,
  那却是祁连山高洁的冰峰。
  被迫西征的大月氏人曾在那里支起游荡的穹庐。
  我已几次食言推迟我的访问。
  日久,阿力可雪原的大风
  可还记得我年幼的飘发?
  其实我何曾离开过那条山脉,
  在收获铜石、稞麦与雄麝之宝的梦里
  我永远是一个新垦地的磨镰人。
  古战场从我身后加速退去,
  故人多半望我笑而不语。
  请问:这土地谁爱得最深?
  多情者头顶的万仞沟壑正逐年加宽。
  孩子笑我下颏已生出几枝棘手的白刺。
  我将是古史的回声。
  是遗漏于土壤的铁质。是这锈、这磷……
  但巨灵时时召唤人们不要凝固僵滞麻木:
  美的“黄金分割”从常变中悟得,
  生命自“对称性破缺”中走来。
  照耀吧,红缎子覆盖的接天旷原,
  在你黄河神的圣殿,是巨灵的手
  创造了这些被膜拜的饕餮兽、凤鸟、夔龙……
  唯化育了故国神明的卵壳配享如许的尊崇。
  我攀登愈高,发觉中途岛离我愈近。
  视平线远了,而近海已毕现于陆棚。
  宇宙之辉煌恒有与我共振的频率。
  能不感受到那一大摇撼?
  总要坐卧不宁。
  我们从殷墟的龟甲查看一次古老的日食。
  我们从圣贤的典籍搜寻湮塞的古河。
  我们不断在历史中校准历史。
  我们在历史中不断变作历史。
  我们得以领略其全部悲壮的使命感。
  是巨灵的召唤。
  没有后悔。
  直到最后一分钟。
  
  良 宵
  昌 耀
  
  放逐的诗人啊
  这良宵是属于你的吗?
  这新嫁忍受的柔情蜜意的夜是属于你的吗?
  不,今夜没有月光,没有花朵,也没有天鹅,
  我的手指染着细雨和青草气息,
  但即使是这样的雨夜也完全是属于你的吗?
  是的,全部属于我。
  但不要以为我的爱情已生满菌斑,
  我从空气摄取养料,经由阳光提取钙质,
  我的须髭如同箭毛,
  而我的爱情却如夜色一样羞涩。
  啊,你自夜中与我对语的朋友
  请递给我十指纤纤的你的素手。
  
  斯 人
  昌 耀
  
  静极——谁的叹嘘?
  
  密西西比河此刻风雨,在那边攀缘而走。
  地球这壁,一人无语独坐。
  
  热苞谷
  昌 耀
  
  手持热苞谷的一对小男孩在街头追戏。
  手持的热苞谷如同奥林匹亚圣火接力的火炬。
  一切在加快成熟。
  
  请看街头一对追戏的小男孩
  他们手持鲜嫩的热苞谷大步越过一片一片太阳
  像越过一片一片湖水。
  像越过母亲的弹簧床。
  他们躲过行道树忘情地朝前方追戏。
  他们嬉笑什么?
  林阴道上奔跑着男孩子蓝蓝的背心。
  和高尔夫呢西服短裤。
  和雪白的运动鞋。
  父母在一旁骑着自行车随后尾随。
  父母在一旁骑着自行车随后尾随。
  奔跑着的一个男孩子
  忍不住停步掰开热苞谷的一叶苞衣。
  喜气的谷粒透过丝絮射出迷人的十字星辉
  男孩子更紧地追逐另一个奔跑的男孩子。
  热苞谷金黄的子实让城市的夏季瞬刻成熟。
  男孩子奔跑在铁桥。奔跑在河岸。奔跑在光栅。
  他们呼唤什么?
  他们嬉笑什么?
  听得到热苞谷飒飒的风声。
  一切请加快成熟。
  
  意义空白
  昌 耀
  
  有一天你发现自己不复分辨梦与非梦的界限。
  有一天你发现生死与否自己同样活着。
  有一天你发现所有的论辩都在捉着一个迷藏。
  有一天你发现语言一经说出无异于自设陷阱。
  有一天你发现道德箴言成了嵌银描金的玩具。
  有一天你发现你的呐喊阗寂无声空作姿态。
  有一天你发现你的担忧不幸言中万劫不复。
  有一天你发现苦乐众生只证明一种精神存在。
  有一天你发现千古人物原在一个平面演示一台共
  时的戏剧。
  
  【相关链接】
  
  昌耀与昌耀的诗
  浩 其
  
  2000年年初,中国诗歌学会颁发了首届“厦新杯·中国诗人奖”,两位“1998至1999年度诗人奖”的获得者中,有一位是昌耀。但紧接着便听到噩讯——昌耀死了。3月23日,身患癌症的昌耀竟然堕楼而去。一切都如此突然的呈现着,整个诗坛为之默然。
  昌耀是中国西部诗的代表诗人,韩作荣称昌耀为“诗人中的诗人”,“他的作品即使和世界上一流诗人相比,也不逊色”。昌耀在1951年参加抗美援朝,归国后不久即被打为右派,在狱中受难22年,这是他生命中最为困苦的岁月,同时也是塑造他诗歌性格的22年。从此昌耀便在西部的荒原扎下了根,成为西部诗歌中卓然的灵魂。
  (一)昌耀诗的主要内容
  昌耀的诗立足于荒凉广漠的西部世界,其核心是自然与人生。就自然来讲,昌耀擅于描绘高原的雄壮与奇异,擅于抓取西部世界的自然物,所有的描绘都着力于对“美”的叙述,并且这种美是具有西部特质的,一方面它古老而深邃,另一方面它清丽而纯真。人生是昌耀诗的主要内容,他对人生的书写至少包含两个方面,一个是对爱情的追求,另一个是对命运的抗争。在诗歌的创作中,昌耀把自然之美与人生主题相融合,用他的话说,是把“两首诗压作一首”,从而达到境界上的关联。爱情诗如著名的《慈航》;对命运的抗争则以一种行进的意象出现于众多的诗中,这种行进是迟疑的,但却是固执和有力的,如《边城》中的“踯躅”,《太息(拟古人)》中的“蹀躞”,以及《荒甸》《夜行在西部荒原》,甚至《峨日朵雪峰之侧》中的攀援形象,不胜枚举,无一不融入这迟疑却又有力的行进,这种迟疑是22年囚徒生涯的烙印,而这种最终的行进则是昌耀不屈的命运抗争的象征。
  很多人愿意把昌耀称为“囚徒诗人”,一方面是由于他经历了二十余载铁窗生涯,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他的诗行里深蕴着苦难的锻冶。他的写作过程是对生命良知的拯救,是“灵魂从肉体被撕裂时的痛快、轻松”。这种对自然与人生追求的不懈与现实中的束缚,塑造了昌耀超越凡俗的诗歌品格,同时也成为联结诗作中物与人并使之完美结合的纽襻。
  (二)昌耀诗的语言特征
  昌耀诗语言特征中最重要的一点是文言特质,或者叫古语特征,这是昌耀诗歌语言的特色之一。如《斯人》全诗“静极——谁的叹嘘?/密西西比河此刻风雨,在那边攀缘而走。/地球这壁,一人无语独坐。(1985.5.31 )”扑面而来的并非现代诗的前卫语言,而是古朴的语言和意境,即使像“密西西比河”这样的外来语汇,依旧被诗歌的整体环境同化,从而充满了中国画式的气息,简练而传神。古语的运用有助于使诗歌结构紧凑,同时也放缓读者的阅读速度,从而使昌耀诗在感觉上先行一步达到西部高原般苍凉浑厚的感觉。这种古语特征不仅仅是对文言语词的运用,而且也深入到整体意象的运用中,具有古典意味的意象被大量使用,甚至一些在古书典籍中经常出现、却在现代汉语中有所退化的弱势语词,也被昌耀作为意象一一捡拾。如《太息(拟古人)》中的“孔子”、《烘烤》中的“黄帝”,这些在文学中不复是人名的人名,猛地使诗歌增加了分量。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