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2期

横看成岭侧成峰

作者:黄松海




  审题就是准确、全面理解命题的含义。它是作文的重要环节,是作文切题与否的关键,直接关系到作文的成败。因此同学们在审题时要密切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审文题形式。文题大致有以下几种: 命题作文、半命题文、话题作文、给材料作文、供图像材料文等。只有认清题型,才能从容应对,以此来决定写作的范围、方法和要求。因此,不可忽视审文题,以避免文与题不符,导致下笔千言,离题万里。
  第二,审写作内容。审写作内容,即题目要求我们写什么。中考命题的内容主要涉及如下方面:关注自然;关注社会生活;关注自身成长;关注人生,崇尚美德,其命题都十分注意与社会实际和同学们的思想实际紧密结合。那么同学们在中考作文时,可从学校、社会、家庭、自我、自然等方面来认真思考,按文题要求来选择写作内容。
  第三,审写作重点。在审题时一定要抓住文题的关键与实质,把握文章的写作重点,以此来凸显文章的主旨。比如中考作文中就常出现此类关键性的题眼:“陶醉、呼唤、需要、渴望、学会、感受、真情、美丽、感谢、珍惜、精彩”等等。抓住这些题眼即关键信息,我们便明确文章的写作重点和思路。另外要注意即便同是叙述一个场景,也因其文题的不同,其写作重点也就不一样,比如《精彩的瞬间》和《难忘的瞬间》(2005年江苏无锡中考半命题作文:精彩的_______),它的写作重点就不一样,《精彩的瞬间》重在描写场景的精彩无限,而《难忘的瞬间》意在表现场景对自我心灵的震撼,一个重观感,一个重体验。因此说,找准了文题所要写的重点,也就把握住了文章所要表达的中心,选材也就有了范围,组材也就有了目标。
  第四,审文题的限制。审题还有一个关键的内容,就是弄清文题对行文限制。很多文题对时间、空间、数量、人称、内容等提出限制,规定范围,作者必须严格地在规定的范围内作文,只有这样才能不离题,不偏题,做到“随心所欲不逾矩”,下笔千言不走题。 1.弄清文题的时间限制。比如中考作文《我在花季》,《十六岁,我多了一份_______》(2005年浙江温州中考半命题作文)等文题,就从时间上作了严格的限定,意在表现花季年龄的所思所想所感;2.弄清文题的处所限制。有的作文题目规定了处所范围,审题时要明确其中处所的限制。如中考作文《家中小事》《窗外的_______》(2005年陕西中考半命题作文)等题目,就限制了所写的人、事、物、景必须是在“家中、窗外”的所见所闻,只有把握准了这个处所,所写的内容才有依托和基础;3.弄清文题的数量限制。如《一份_______的答案》和《我第一次_______》,这两个题目就用“一份、第一次”在数量上作出了限制。稍有不慎,便会文不对题;4.弄清人称的限制。有些作文题目在人称上有规定,审题时要明确它在人称上的限制。例如中考作文题《_______,触动了我的心灵》《我需要_______》《我与阅读》等文题,就限制了行文要用第一人称,要从“我”的角度写自己的生活经历;5.弄清蕴含的意义。有的题目有象征意义或有引申义。如《路》《心中有光》《门》《窗》等。遇到这类题目,就不能就题论题,要透过字面上的具体事物,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去揭示题目包含的象征意,文章主题才会有深度。另外还要明确附加的限制。有些题目有附加的题外条件,一般称作“要求”,审题时要明确它的附加限制。
  同学们倘若按以上步骤来审题,我相信你一定会写出完全切合题意要求的佳作来!
  
  【精彩文题】
  
  1.阅读下面文章,按要求作文。
  在暴风雨后的一个早晨,一个男人来到海边散步。他注意到,在沙滩的浅水洼里,有许多被昨夜的暴风雨卷上岸来的小鱼,它们被困在浅水洼里,回不了大海了。男人继续朝前走着。他忽然看见前面有一个小男孩不停地在每一个水洼旁弯一下腰——他在捡起水洼里的小鱼,并且用力把它们扔回大海。这个男人忍不住走过去:“孩子,这水洼里有几百几千条小鱼,你救不过来的。”“我知道。”小男孩头也不抬地回答。“哦?那你为什么还在扔?谁在乎呢?”“这条小鱼在乎!”男孩儿一边回答,一边拾起一条鱼扔进大海。“这条在乎,这条也在乎!还有这一条、这一条……”
  要求:①自由拟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②可以从小鱼的角度写,也可以从小孩的角度写,可以从男人的角度写,可以从自我的角度写,也可以从创新的角度写。
  
  【审题指导】
  
  此题是一篇给材料作文,因此首先要读懂读材料,把握其主旨,进而确定写作的中心。我们可以根据写作要求②的提示来明确写作的中心。可以从小鱼的角度来抒写面对挫折,要乐观坚强、珍爱生命、等待也是一种幸福等;可从男孩的角度表明做人要有爱心、要有一颗纯洁的童心、坚持到底就是胜利、凡事从小事做起等;从男人的角度可发表淡泊名利、对人满腔热忱等观点;可从创新的角度来写小鱼怀着感恩的心情,冒着生命的危险四处寻找那个小男孩儿……其次是根据中心来确定写作的体裁和写作的内容。本文可写成记叙文、议论文、小说、童话、寓言等,最好是选择自我最擅长的体裁来写。有很多同学在写此篇文章完全写成了此材料的扩展文,就是因为没有联系自我的生活来选材。同学们可写自我的童心如那个男孩儿一样纯洁;可写自我助人为乐的情景;可写自我病愈的过程、可写自我成长过程中的挫折以及在学习上的坚持不懈的努力等等。可拟题如下《童心依旧》《那场雨,那份爱》《一场劫难》《我很重要》《走一步,再走一步》等,在行文中千别忘了,链接材料来点题哟。倘若如此审题,相信你一定能写成功!
  2.题目:《是一把双刃剑》,友情提示:双刃剑,两边都有刀锋。常用来比喻某个东西的利与害。(2005年江苏徐州中考作文题)
  
  【审题指导】
  
  写好此题一定要弄清题意,一定要结合“自我的经历、认识和感受”来谈对某一事物的独到的看法,比如网络、追星、时尚等等。可有些考生没有理解题意,空发议论,使得文题不符,比如写战争、酒、香烟、金钱等是一把双刃剑。可实际上,这个文题意在让同学们从生活中发现那些与切身相关的事物给自我带来的利与害。有些考生脱离自我大谈特谈,使得文章缺乏针对性与说服力。写好此文一定要密切联系自我实际来谈其利害,倘若没有充足的事实论据,最好写成记叙文,以免文体夹杂,写得不伦不类。比如写网络的利与害,就可去写自我从上网中学到的新知识,而后由于迷上网络游戏不能自拔,最后又深刻醒悟这一过程,以亲身经历来启迪中学生正确对待网络。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佛陀说:守戒律的人,不一定要开花结果才会芬芳,即使没有智慧之花,也会有芳香。有禅定的心,就不必要在因缘里寻找芬芳,他的内心永远保持喜悦的花香。智慧开花的人,他的芬芳会弥漫整个世界,不会被时节范围所限制。一个透过内在开展戒、定、慧的品质的人,即使在逆境里也可以飘送人格的芬芳呀!如果我们的内心就是一个花园,人生的哪一天不是最美的花季呢?如果我们的内心春风洋溢,人生的哪一个时候不是最美好的春天呢?所以,花季的时候,不要忘了在自己的心里种花。
  请以“人格的芬芳”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审题指导】
  
  只有德行高尚,精神崇高的人,人格才有魅力,才能吐露人格的芬芳。人格精神的成长只能通过实践来磨砺和完善。如同乐器一样,它必须要有人弹奏;如同道路一样,它必须要有人行走。无论是借助阅读、冥想、崇拜或是善行,你都必须让自己向着精神升华的方向迈进。除非你通过实践自己的信仰来展开精神上的磨炼,否则精神的领悟就不能深入,就不能飘送人格的芳香。因而,我们在人生的花季,不要忘记在内心种花——德行之花。同学们只有领悟了材料的内涵,才能紧扣话题来作文。可拟题如下:《心灵是一棵开花的大树》《精神的旅行》《别把爱心藏起来》《心中有盏明亮的灯》《勿以恶小而为之》《灵魂在高处》《我的偶像》《成长的引路人》《做人的准则》《逆风而行》《真、善、美之我见》《青春要做青春之最》等等。写记叙文一定要全方位展现人物的精神风貌,选材一定要典型,让人物的一言一行都闪烁出人性的光辉。写议论文,一定要选取最有说服力的论据,做到以理服人。写散文要做到形散而神聚,以“厚德”为线,让文章处处飘着人格的芳香。写此文,切记泛泛而谈,缺少展现人格魅力的真实细节,否则便会言之无物。
  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A.世界上最长的距离,是从人的头到胸前的心,不到30厘米的地方。有人从头移动到心,足足走了一辈子。
  B.阿姆斯特朗已经从月球回来好多年了,他说他代表人类迈出了一大步;而我、我们,甚至还没有抵达对门,其实,这只需要一小步。
  请以“心灵的距离”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审题指导】
  
  人与人都需要并渴望交流,因为人的内心其实是很孤独的。而且即便是正确认识自我也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因此心灵的距离便由此产生。写此篇作文,同学们一定要读懂材料,然后根据其意图去作文。可拟题如下:《距离之美》《改变自我》《我心有主》《懂你不容易》《爱你须商量》《默契也要“磨合”》《寻找回来的世界》《心灵的沟通离我有多远》《何日登上你的客船》《请打开一扇门》《心与心的距离》《我QQ,你也QQ》《心灵“碰碰车”》《距离是一片橄榄叶》等等。本文重在描写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现心灵触动的闪光碎片,要用最真实的细节栩栩如生地描绘,让真情流淌于作文的字里行间,放射出人性最为耀眼的火花。在行文中可用特定情景作有力的侧面烘托,还可以心理变化、情感起伏作为文章的抒情线索,使文章情韵十足,更加引人入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