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2期

《曲突徙薪》双解

作者:洛 美




  曲突徙薪
  班 固
  
  客有过主人者,见其灶直突(1),傍(2)有积薪,客谓主人,更为曲突,远徙其薪,不者且有火患。主人嘿然不应。俄而(3)家果失火,邻里共救之,幸而得息(4)。于是杀牛置酒,谢其邻人。灼烂者在于上行(5),余各以功次坐,而不录(6)言曲突者。人谓主人曰:“乡(7)使听客之言,不费牛酒,终亡(8)火患。今论功而请宾,曲突徙薪亡恩泽,焦头烂额为上客耶?”主人乃寤(9)而请之。
  (选自《汉书·霍光传》)
  
  【难点注解】
  
  (1)突:烟囱。
  (2)傍(p1ng):通“旁”。
  (3)俄而:不久。
  (4)息:通“熄”,灭,这里指扑灭。
  (5)上行(h1ng):上座。
  (6)录:邀请。
  (7)乡:通“向”,当初。
  (8)亡(w%):通“无”。
  (9)寤:通“悟”,醒悟。
  
  【短章新解】
  
  寓言说古时候某人外出做客,见主人家炉灶的烟囱是直筒的,旁边还堆有木柴,便劝主人将烟囱改造成弯曲的,搬走灶边的柴堆,以防火患。主人默然没有回应。结果时不多日,主人家果真失火了,邻居们争相扑救,总算把大火扑灭了。事后,主人杀牛置酒,大摆宴席,酬谢邻居,那些帮助救火、被烧伤的人都成了贵宾,而建议其修改烟囱、搬走木柴的客人却没有得到宴请。众人愤愤然:如果当初听从客人的劝告,免去火灾,就用不着浪费这么多酒肉来款待我们,大伙也不至于被烧得焦头烂额了。
  “曲突徙薪”告诉人们防患于未然的道理,小言日常生活、工作学习,大至公共安全乃至国家边防等等做任何事情都要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比如安全问题,只有平时采取有效的防患措施,做到发现漏洞及时堵,发现苗头及时灭,才不至于后来陷入突发事故的被动中去,也不必在事故的善后处理中忙得不知所措。
  这是寓言给我们的最直接的启示。我们再回头细读寓言,故事中客人不仅提醒主人防患于未然,还给主人提出了防患的具体措施——更为曲突,远徙其薪。主人竟然默然不应,这充分说明了主人居安思危意识的淡薄。因此,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无论做什么事情首先要强化居安思危的意识,没有意识就根本谈不上防患的行动和成效。如果只有意识没有行动,没有及时采取防患措施,“患”无法“防”也“防”不住,也就达不到“防患于未然”的成效,防患于“已然”,就等于亡羊补牢,亡羊补牢虽说不晚但不如曲突徙薪。
  
  【成语链接】
  
  防患于未然
  居安思危
  防微杜渐
  未雨绸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