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10期

宇宙飞船和航天飞机的“避火衣”

作者:韩吉辰




  从宇宙空间返回的宇宙飞船和航天飞机,因为其外壁和空气剧烈摩擦,机身的最高温度可达到几千摄氏度。那么,由谁来保护飞行器,使它不至于在高温下熔化呢?
  (奇 奇)
  
  “祝全国人民新年快乐!”2003年元旦0时09分,从太空传来中国“神舟”四号宇宙飞船的新年祝福声,飞船在完成预定考察任务以后,安全返回了地面。在2003年10月15日9时整,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发射成功,中国航天英雄杨利伟飞入太空,在茫茫太空遨游21小时,围绕地球飞翔14圈后,“神舟”五号载人飞船于16日清晨6时23分在内蒙古安全着陆,完成了中华民族千年飞天梦!而在2003年2月1日,却发生了轰动全球的航天悲剧: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返回地球时爆炸失事,7名宇航员全部遇难。
  
  “下凡”经受火的洗礼
  
  宇宙飞船和航天飞机从天外“下凡”返回地球,那可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难题啊!它们的速度要由第一宇宙速度(7.9公里/秒)进入大气层,利用缓冲火箭和四面巨大的降落伞(最大的主伞面积有1200平方米),使速度逐渐降低。宇宙飞船最后是以3.5米/ 秒左右的速度软着陆。而航天飞机降落到地面时的速度要大得多,因此它需要一条高质量的特殊跑道,在离地面150米时起落架放下,航天飞机最后是以90米 /秒左右的速度冲上跑道,滑行约1500米后停下。
  在浓密的大气层中,速度极快的宇宙飞船和航天飞机,它们的外壁由于与空气剧烈摩擦,要产生极其大量的热,这就是所谓的“气动加热”。在距离地面60公里左右稠密大气层区域温度变得最高,在机头温度可以达到1000甚至3000摄氏度,整个机身变成一个炽热耀眼的火球(就像我们经常看到的火流星那样)。进入距离地面80至40公里区域时,由于周围空气在高温下电离,宇航员连与地面的无线电通讯都会暂时中断,雷达也无法发现它的踪迹,这段区域也因此被称为“黑障区”……那真是一个惊心动魄的场面啊!这可真叫人担心!宇宙飞船的“返回舱”中有宇航员和珍贵仪器资料,而价值连城的航天飞机不但要反复使用,更搭载着多名宇航员。必须保证宇宙飞船和航天飞机安全“下凡”,经过烈火高温的洗礼,通过大气层顺利返回地面。这就必须研究制造一件宇航器的“避火衣”!目前世界上只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烧蚀法”,另一种是“覆盖法”。
  
  宇宙飞船的“避火衣”
  
  由于宇宙飞船只使用一次,科学家为宇宙飞船精心设计了一件奇妙的“避火衣”,它是用“瞬时耐高温材料”制成的,这是一种特殊纤维材料或多孔颗粒加上有机物组成的,是一种低导热复合材料,这一层材料的厚度是经过精心计算设计的,在宇宙飞船不同部位的厚度是不同的。
  当宇宙飞船“返回舱”由太空“下凡”返回地球通过大气层时,与空气剧烈摩擦将产生大量的热,这件“避火衣”遇到高温时它就会“引火烧身”,自己先燃烧起来,其中大量的有机物会发生化学分解和气化,带走极其大量的热量。更奇妙的是:“避火衣”在燃烧自己的同时,还形成了一层厚厚的多孔炭化层,紧紧地附着在“返回舱”的外壁,这一层炭化层具有极好的隔热效能,在它严密的包裹下,能有效地防止外界热量传入舱内。这样,宇宙飞船的“避火衣”设计十分巧妙,结构相对比较简单,重量就比较轻,成本自然也就比较低。但是由于它的双重奇妙功能,使“返回舱”中的温度可以保持正常,一般在35℃以下,宇航员十分安全。我国“神舟”号宇宙飞船返回舱,外形为钟形,外部是用耐高温的复合材料制成。返回舱高2.5米,直径也为2.5米,重量约3吨,可以载3名宇航员。返回舱是宇航员的座舱和宇宙飞船的指挥中心,位于飞船的中部,为密闭结构,其上端有舱门,供宇航员进出轨道舱使用,返回舱是宇宙飞船中唯一再入大气层返回地面的着陆舱段。这种自我牺牲的一次性“避火衣”使得宇宙飞船顺利“下凡”返回地面,为宇航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
  
  航天飞机的超级“避火衣”
  
  宇宙飞船只使用一次,而航天飞机要在地球和太空往返75~100次,因此这种一次性“避火衣”就不适用了。科学家必须找到一种耐高温又不会被烧坏的“避火衣”!经过艰苦的努力,航天飞机的超级“避火衣”研制成功了,是什么材料呢?原来竟然是陶瓷,当然与古老的陶瓷大不相同了,它是新型复合高温陶瓷。这种“复合高温陶瓷瓦片”主要由两部分构成,外层包覆的是高辐射陶瓷材料,内部是导热系数非常低的耐高温陶瓷纤维。
  航天飞机的外型很像一架三角翼飞机,形状比起宇宙飞船“返回舱”要复杂多了。要想为它穿上严严密密的陶瓷“外衣”十分困难。科学家精心设计了31000块陶瓷瓦片,每块长15~20厘米、厚0.5~9厘米,每片价值2000~3000美元。使用时再把它们拼接起来,仿佛中国古代的“金缕玉衣”一般,非常合身。这样做还有两个好处,一是每个陶瓷片之间都留有微小空隙,可以防止受热变形互相挤压而损坏;二是如果个别陶瓷片毁坏,修理起来方便。在机头和机翼的前缘,温度最高,必须重点保护,使用最厚的“陶瓷瓦片”。
  这些陶瓷片都按照设计预先标好号码,对照工艺图纸,一一“对号入座”,利用一种特殊“高效阻燃胶”用手工一片一片粘贴到飞机上,共用了12000名技术工人。后来科学家专门研制出用于粘贴航天飞机“避火衣”的机器人,才提高了粘贴速度。这件超级“金缕玉衣”——航天飞机“避火衣”近1万公斤重,价值达3亿6千万美元。
  1981年4月,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就是穿着这件昂贵厚重的“避火衣”,顺利完成了太空考察。返回地面后,科学家发现,在31000多块陶瓷瓦片中,需要更换的只有1300多块,仅占总数的4.5%!又经过不断改进,在以后几次宇航飞行中,都获得了成功。
  
  呼唤新型“避火衣”
  
  这次2003年“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的失事原因,经过科学家认真分析,据判断就是“避火衣”出了问题:有1~2块避火隔热“陶瓷片”损坏或脱落,使烈火进入机身,高温使航天飞机爆炸坠毁,酿成了如此的大祸!这件轰动全球的航天事故,给科学家又一次提出了严峻的新课题。
  目前,科学家准备把避火隔热“陶瓷片”的外层,由高辐射陶瓷材料改为耐高温的“合金层”,这样可以大大加强陶瓷瓦片“避火衣”的抗撞强度。
  各种宇航器的“避火衣”,各国科学家还正在继续研究,它是保证安全返回的关键设施之一。而且,如果能减轻一些重量,对发射火箭推力的要求就可以降低很多,从而可以降低宇航工程的成本。根据计算,宇航器的“避火衣”重量减轻1公斤,可以使推动火箭减少500公斤;如果“避火衣”能减轻15%,那么可以使宇航器的飞行距离与上升速度各增加10%!
  我国“神舟”五号载人宇宙飞船,在2003年10月顺利发射升空与安全返回,是我国载人航天技术的历史性突破。下一步是发射“神舟”六号载人宇宙飞船,建立我国“太空”空间站和实现“嫦娥(探月)计划”。让我们等待着好消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