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10期

《朝三暮四》双解

作者:洛 美




   朝三暮四
  
  宋有狙(1)公者,爱狙,养之成群。能解狙之意,狙亦得公之心。损(2)其家口(3),充(4)狙之欲。俄而(5)(6)焉,将限其食。恐众狙之不驯(7)于己也,先诳之曰:“与若茅(8),朝三而暮四,足乎?”
  从狙皆起而怒。
  俄而曰:“与若 ,朝四而暮三,足乎?”
  从狙皆伏而喜。
  (选自《列子·黄帝》)
  
  【难点注解】
  (1)狙:猕猴,猴子的一种。
  (2)损:损失,减少。
  (3)家口:本指人口,这里是家里的粮食的意思。
  (4)充:充实,这里是满足的意思。
  (5)俄而:不久的意思,表示时间短暂。
  (6)匮:缺乏,不够。
  (7)驯:驯服,顺从。
  (8)茅:橡子的果实,一种粮食。
  
  【短章新解】
  寓言中说养猴人能够理解猴子的心意,猴子也非常讨养猴人的欢心。他不惜损耗家里仅有的粮食来满足猴子的欲望。很快,家里的粮食就匮乏了。于是,他就想限制猴子的食物。开始说,给每个猴子分果子,上午三个,下午四个。众猴愤怒。于是养猴人改口说,上午四个,下午三个,于是皆大欢喜。原意指玩弄骗术,后用于比喻反复无常,变来变去。
  在现代汉语中,朝三暮四是贬义的,比如用来比喻人用情不专一或对事情见异思迁。但在这个故事里并没有这种贬义。今天看来,名和实都没有改变而猴子的喜怒却因此而不同,这就是顺着猴子的心思罢了。所以圣人不执著于是非的争论而保持事理的自然均衡。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如果朝三暮四是常态,那么,朝四暮三就是一种创新。当猴子们不喜欢朝三暮四时,你把它改为朝四暮三,猴子们就高兴。尽管实质并没变——每天仍为七个果子,但这种形式的变动,就是创新。例如,同样的原料,你可以做成芭比娃娃,当你把这些同样的原料做成椰菜娃娃时,就是一种创新。其实质并没变,仅仅是形式的改变就创造了一个商机。
  变朝三暮四为朝四暮三几乎没有什么代价,但却赢得了猴子们的高兴。同样,在产品差别上进行创新也无需大笔资金投入或者冒什么大风险,只要善于观察消费者的消费时尚及变动,对原有产品略加变动就可以。每年推出的新时装其实就是这种创新,但这种创新创造了一个多大的市场啊!有些企业家经常为产品无销路而发愁。其实消费者的需求是无限的,不是消费者无需求,而是你的产品几十年一贯制,满足不了不断变化的消费者需求。想一想狙公如何把朝三暮四变为朝四暮三,你就知道成功之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