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9期

2005年中考满分作文展评(一)

作者:晓 君




  【试题回放】
  
  命题作文:走进桃花源。
  温馨提示:题目中的“桃花源”,可以借指美丽的景色,可以象征美好和谐的社会、生活等。
  要求:①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③注意选材立意,写出真情实感。④卷面整洁,字迹清楚。
  
  【试题解说】
  
  年年岁岁文相似,岁岁年年题不同。2005年长沙市中考作文题,实在出乎广大师生的意料。可喜的是,这道想象丰富、诗意盎然、极富人文色彩的考题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满堂喝彩。透过人们的赞许,我们可以感受到师生对陶渊明这位著名山水诗人的喜爱,可以触摸到师生对理想家园的渴望以及对生存环境的关心。
  初看题目,内容似乎远得遥不可及;其实只要细细思索,写出文采飞扬的佳作并非难事。有三个法宝,可以让文章变得新颖脱俗。法宝一:抓住“桃花源”,在立意上求新。熟悉课文的同学,可以从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洞天”出发,写想象作文;游览过“桃花源”的同学,可以以景区的风光为线,写旅游手记;擅长描写的同学,则可以抓住自己的美丽家园,写抒情散文。相比之下,第一种写法易入俗套,后两种方法容易出新。法宝二:紧扣《桃花源记》,在内容上作文章。构思时,故事情节最好缘文而发,或与《桃花源记》相似,或在《桃花源记》的基础上创新。不过,不管选择何种内容,文章总离不开对优美景物的描写,得紧紧扣住“桃花源”清幽的山、美丽的水、热情的人,否则容易脱离命题者的意图。法宝三:借鉴《桃花源记》,在语言上下功夫。可以巧妙地引用《桃花源记》里的经典诗句,也可以引用与山水有关的诗词,如王昌龄的“先贤盛说桃花源,尘忝何堪武陵郡”、张旭的“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等,还可以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对景物进行形象生动的描绘。做到了以上三点,文章当属上乘佳作了。
  
  【满分作文1】
  走进桃花源(散文)
  
  长沙市一考生
  三月的湖南,是多雨的季节,我们一家就在这细雨中走进了桃花源。汽车缓缓驶进景区,山色慢慢从身边拉近,景物一页页在眼前展开。
  读过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心中一直萌动着到“桃花源”一游的梦想。尤其是每次朗读着“落英缤纷,芳草鲜美”“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等句子的时候,眼前总会浮现出一幅幅绝美的画面。我们慢慢前行,美丽的风光不断扑面而来。
  桃花源的山真美啊!举眼望去,群山起伏,青松翠竹郁郁葱葱。山中幽谷深深,一条条弯曲的小涧潺潺而来。这里的山没有张家界的挺拔,平实中却蕴含着秀美;这里的山没有黄山的险峻,雄浑中却满含着灵性,颇有“偶闻黄发石中语,时有白云衣上生”的幽深意境。
  桃花源的水真美啊!看,一条幽碧神秘的小河从山脚流来,经过桃花山纵横交错的田野,在水源洞前又跌入桃花潭,而后又沿“真面目岩”蜿蜒飞泻,经过方竹亭后入潜地下数十米,最后冒出成溪。望着这一弘碧水,我们仿佛感受到了桃花源无尽的活力。难怪诗人张旭不由发出了“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的赞叹。
  桃花源的花真美啊!沿路而上,桃湖两岸,桃林环抱如镜一般的桃湖,在湖面的倒影上,让人体会到“水上桃花红欲燃”的美感。这里的桃花花色艳丽、颜色众多,其中几株较为罕见的白色桃花,深受游客的青睐。传说孙悟空就相中了这里,偷来蟠桃育出了蟠桃树;也有人说,桃花仙子是桃花神,特爱桃花,所以这里的桃花漫山遍野,特别美丽。
  当我沉浸在一幅幅美景中的时候,导游笑着对我说:“‘黄发垂髫’‘怡然自乐’,是桃源人生活的写照;‘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也体现了桃源人热情好客的性格。”望着一张张笑脸,我不由感叹:“是啊,山美水美人更美!要不,小小桃花源何以能迷倒一代又一代的骚客游人呢?”
  【简评】这是一篇精美绝伦的考场佳作。文章之美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结构美,主体部分的三个段落,犹如三首动人的诗歌,形式美丽整齐,各自绽放着异彩;二、语言美,文章以《桃花源记》里的语句导入,以贴切美丽的诗句展开,用形象生动的比喻描绘,字里行间洋溢着诱人的文采;三、主题美,文章由表入里、由景及情,从山美、水美、花美,自然地延伸到“人更美”,主题巧妙地得到了升华。一篇游记,能有如此多的亮点,自然会脱颖而出。
   (评荐老师 晓 君 姜丽娟)
  
  【满分作文2】
  走进桃花源(新闻)
  
  长沙市一考生
  阵阵春风随客到,朵朵桃花向阳开。2005年3月28日,桃花源——这个花的世界,变成了人的海洋。五百多名身着节日盛装的中小学生,与来自天津、上海、香港、台湾、新加坡等地的数万名游客,拉开了“中国湖南桃花节”的序幕。
  位于湖南省桃源县西南的桃花源,近年逐渐成为了旅游的热点景区。她的前面有滔滔不绝的沅江,后面是绵延起伏的武陵群峰,境内古树参天,花草芬芳。桃花山、秦人村是桃花源的心脏,桃花溪、秦人古洞等七十余处景点是她的经脉。脚下之路,尽是曲折石阶;入眼之景,处处生机盎然。人在溪边走,宛若画中游。
  走进桃花源,成片的桃花林映入眼帘。与往年桃花节不同的是,今年的桃花并没有盛装迎客,而是枝枝桃花含苞待放。据桃花源风景管理处介绍,要是往年,这个时候早已是桃花灿烂了,今年由于天气比较寒冷,桃花要比往年迟开一段时间。
  开幕式后,桃花源景区还举办了“人面桃花相映红,桃花源里尽开颜”“秦人楚韵秦人村,桃花源里可耕田”等活动,吸引了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游客们笑容满面地参加了在桃花林中留真情、遇仙桥上遇仙人、人鸽共舞祈和平等活动。在最原始、最古老的部落村庄——秦人村,游客身着秦楚服装参加了古式秦人婚嫁活动,亲身体验了耕田、打鱼、打铁、做擂茶、车水等田园生活。
  如果说城市能激起人们创造的欲望,那么桃花源的山水便能净化我们的情感。一位游客说:“在城市生活久了,更能感到山川绿色的珍贵,桃花源的红树青山,桃花源的万杆翠竹、桃花源的幽涧鸣泉,都能在游客心中烙上一幅幅抹之不去的美妙图画。”
  【简评】昨天,桃花源是陶渊明笔下的理想世界;今天,桃花源成了湖南著名的旅游景点。作者抓住“中国湖南桃花节”这一盛会,用新闻的形式,写出了这篇匠心独运的好文章。作者以开幕式上的盛况作为导语,开篇形象生动;接着以地理位置、景区风光为背景材料,让读者对桃花源有了整体印象;主体部分,既交代了丰富多彩的活动,也点明了今年桃花节的特别之处;最后用一位游客的话作为结语,真实自然。一位初中生,在考场上能写出如此内容新颖的新闻稿,实属不易。
  (评荐老师 晓 君 姜丽娟)
  
  【满分作文3】
  走进桃花源(诗歌)
  
  长沙市一考生
  许多年前的一个梦
  带我来寻桃花源
  你说你是前世的花
  为我开放到今天
  
  许多年前的一个约
  带我走进桃花源
  你说你在痴心地等
  相逢只为一段缘
  
  心中的桃花源
  红尘里看不见
  你为我留下的那只船
  能否让我回到从前
  
  心中的桃花源
  红尘里看不见
  你为我留下的那支歌
  我会把它唱到永远
  
  【简评】自从陶渊明写出了《桃花源记》,“桃花源”便成了历代文人笔下的理想世界和精神家园。作者选取“桃花源”这一意象入诗,以“心中的桃花源”是“前世的花”,需要你“痴心地等”展开,歌颂了一种理想,塑造了一种理念:一种澄澈美丽的、充满了安详与和谐的人生境界;一种只有在“桃花源”般的梦幻世界里才能静心领略生命意义的境界。全诗音韵和谐流畅,语言质朴明亮。考场上能写出如此佳作,只能用“才华横溢”来形容了。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