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9期

冷酷到底

作者:田向薇




  老师是桥梁,接通了古今中外的文明;老师是人梯,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人才;老师是渡船,摆渡了一轮又一轮的学生。学生的成就,见证了老师的付出;学生的成长,饱含了老师的心血。九月,在丹桂飘香的时节,让我们为老师放歌,为我们亲爱的老师祝福。
  (编 者)
  “我宁愿你冷酷到底……”
  听着这首曾风靡一时的《冷酷到底》,不知为什么,我竟然把它和我最喜欢的一位老师联系在了一起。这位老师姓冷。
  冷老师是我小学五年级的数学老师。我还清晰地记得班主任老师向我们介绍这位新老师时他留给我的印象。他那黑黑瘦瘦、满脸都是“岁月痕迹”的样子,让我想叫他“瘦老头”,只有他那一米七八的个头儿,还可以显示出他年轻的气质。其实呢,我们这位老师还不过30呢!细细看他那有点秃了的头,你也一定会称赞他“聪明绝顶”的!
  尽管我对冷老师的第一印象不是那么美好,但是我对他的“冷酷”政策却不得不佩服。我还从没有见过这样严厉的老师呢。
  起先,我们的数学课还是一如既往地乱糟糟的,但是经冷老师几堂“政治式的数学课”,加上他那从深陷的、如鹰一般锐利的眼睛中发出的冷冷的目光,配合上他黑皱的大巴掌下令人望而生畏的“冷酷高招”,我们不得不佩服冷老师的“冷”了。如此,我们这群一向调皮的学生竟然乖了许多,以后的课堂上我们都是精神饱满,还有着“铁一般的纪律”呢。他也自然而然地成为我们佩服的老师。我也常想,难道他真的要对我们冷酷到底吗?
  在一堂数学课上,我终于开始了“勇敢”的实验。
  “同学们,拿出课本,翻到97页,把第五题做到练习本上。”他用他那“半标准”的普通话向我们大家下达了命令。“这道题我们已经做过好多遍了,这是第……”
  “都十多遍了。”他话音还没结束,我就不耐烦地说了一句。我注意看他的脸——立刻“冷”了下来。这下完了,他又要对我实施“冷酷政策”了。
  果然不出我所料,冷老师用他“政治家”的头脑,“辩论家”的口才向我讲述了课堂纪律的重要性,又用“教育家”的理性批评我不懂事、不守纪律等。我更不服气了,我长这么大还没有人这么说过我呢。
  我不服气的神色显然被冷老师看出来了,于是,课下,我被请进办公室“喝茶”。
  “我知道我不该那么说你,让你那么尴尬,或者,你是无意的吧……”
  是我的耳朵出问题了吗?冷老师的话怎么一点儿都不“冷”了呀?反而像阳光一样让人感觉暖暖的,这是我们的冷老师吗?答案是肯定的,我也终于感到了“冷”中的“热”。
  还有一次,夏日的阳光太强烈,照得我们都睁不开眼,冷老师察觉了这点,径自走向窗边看了看,就走了。课上离开,冷老师是破天荒的一次,我们就开始了小声交流。二十几分钟后,满头是汗的他回来了,怀中抱着一条雪白的窗帘,原来他是回家取窗帘去了。等他把窗帘挂好,放学的铃声也响了。我们的心里感到了夏日的凉爽,这是冷老师给的。
  冷老师啊,您的“冷酷政策”我体味到了,我不知该用“冷酷”来形容您,还是用“热情”来称赞您。我更不知道,当您听到羽·泉的这首《冷酷到底》的时候,您是否还记得对我们的“冷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