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8期

舞蹈.人生.我

作者:肖 琦




  【学生组获奖作文点评三】
  
  光柔和地洒在地上,美妙动听的音乐在耳旁流淌,我们站在舞台上,翩翩起舞,舞动着我们的心,我们的青春年华,而且,不可以停下,因为这个舞台叫——人生。
  
  原始的朴素
  你看过非洲土著居民的舞蹈吗?舞蹈的动作并不能算优美,但是质朴,一跳一掷都毫无现代社会的造作、世故,伴着强烈的节奏,你会说这不单纯是舞蹈,而是在告诉我们人类最纯真最本能的东西,让你不得不感动。
  这很像一位土耳其母亲,在土耳其的地震中,她为了保护身下的孩子,竟用双臂支撑那沉重的水泥板整整两天,以致在获救后的很多天,双手都无法弯曲。这震撼土耳其的美丽奇迹正是出于母性的本能,出于人类最纯真的爱,也正是因为它,人类社会才得以延续,它就像原始的舞,感动着一代又代的人。
  
  雄浑的力
  初一学了一篇《安塞腰鼓》。第一次读它时,我就被那一段段的排比句所震撼,仿佛那已不是文学而是那把鼓槌,一下一下地敲在我的心上。特别当我真正地听到了安塞腰鼓时,我只感到语言的贪乏、苍白——没有什么文字可以将这腰鼓恰如其分的描绘,它就像夏天里挺立的巍峨山峰,在苍绿中似乎蕴含着无穷力量。那种粗犷,也许只有厚重的黄土高原才能承载。
  就像圣地亚哥,也只有浩淼的海洋才能包容他这样的人:即使孤身面对的是一条巨鱼,也不可胆怯;即使围攻的是几条鲨鱼,也不可失去博斗的勇气;即使是英雄迟暮,也不要失去心中的雄狮,他一生都在奋斗,但仍被时间抛弃了,也许令人悲哀,但正是因为这样,从他身上爆发的力量才更显的难能可贵,正如敲在厚实的黄土高原上的腰鼓,美到极致。
  
  缺陷的美
  第一次欣赏芭蕾是看到舞剧《吉塞尔》,从第一眼起我就被吸引住了,为如画的背景,为跌宕的剧情,更为优雅的舞姿,舞者的举手投足都令人屏气凝神,一颦一笑恍若童话中美丽的公主,这是每个女孩的梦想。然而不知你注意了没有,芭蕾舞演员的脚几乎都是变形的,正是这样的脚,才使演员在舞台上更好地展示出不同寻常的美来,就是这种缺陷所造就的美。
  海伦·凯勒的一生也就是这样,假如她没有失明,也没有失聪,她也许会像一个平凡的邻家女孩一样成长。那么,也就没有《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样的不朽名著了。没有了那个比传奇更加神奇的故事,没有了一个优秀的榜样,海伦就像菊花成功地用凋零的秋天来衬托自己的美丽,我们真的应该感谢那美丽的缺陷。
  
  平凡的高贵
  在新年时,奥地利国家歌剧院总会如期举行一场华尔兹舞会,能到舞会上跳舞是所有奥地利姑娘的心愿。为什么?你看过舞会就知道了,宽大的舞池中,雪白的纱裙与黑色的燕尾服一道掀起一个个洁白的漩涡,与音乐一起交织、升华。你会疑惑,会惊讶。这些像精灵一样的姑娘是从哪儿来的?她们难道真的只是平凡的奥地利姑娘吗?
  用平凡而高贵来形容此刻的她们是不过分的。我想,这也是朔尔兄妹的特点吧,他们只是两个普通的德国大学生。当阴霾笼罩德国时,是他们毅然站出来,撕破了法西斯的面具,号召德国人民推翻反动统治。他们在死亡面前连眼都不眨一下,正如妹妹索菲娅的梦那样,他们是护送真理这个婴儿去接受洗礼的人。一个人能拥有这样美丽的人生,也就无愧了。
  再美丽的舞蹈都有落幕的时候,但精神和真理的帷幕永不会落。我唯一的希望,是舞出美丽的人生。
  (指导老师刘建军)
  
   【细细品味】
  新颖脱俗的开头,充满了时代的气息,既优美又和谐,还不乏奋进和跋涉……人生就是一个大舞台,生、旦、净、末、丑都得扮演。
  非洲土著人的舞蹈也好,土耳其的母亲也罢,“纯真”才是人类的灵魂,只有这“纯真”才能让世界为之动容,才能时时代代演绎出那“泣鬼神”的创举,请珍惜这“纯真”吧!
  不能不佩服小作者对课文和生活的感悟能力,文章没有过多赞美之词,而是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来表达“安塞腰鼓”力量的伟大与雄浑。这既是作者的审美的感受,又是独特的现实感悟,黄土高原的腰鼓是这样,圣地亚哥身上爆发的雄浑之力更是这样。人的一生不但要有雄浑的力,更需要有拼搏的勇气。
  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生活中处处充满哲理。缺陷是人生之大不幸,但它是一种奋发向上的催化剂,它常可换来人生的大彻大悟,让不幸成为开拓自己智慧的契机。从而也证明:幸福和成功往往是以不幸的原料酿成的美酒。
  在人生的舞台上,只有沿着一个个的台阶坚持攀登的人,才能达到人生理想的顶点,这个顶点才叫“高贵”。这期间定要淡泊名利,不畏艰险,不畏牺牲,才能留下燃烧的背影,让精神穿越时代长青。
  人生舞台的时间长短无所谓,关键是人生的价值,人生的帷幕落了,但精神和真理永存。
  【整体评析】人生是个大舞台,每个人都是主角。但愿你、我、他在这个大舞台上保持纯真,不要失去心中的雄狮,身处逆境,激流勇进,不求流芳百世,但求无愧我心,不辱人生使命。另外,还值得一提的是,小作者用片段材料的形式表达审美的感受,引导读者由形及神,站到历史和时代交汇的层面去审视,从而使文章的内蕴丰富,并给人以强烈的心灵的震撼。(点评李阳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