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7期

第三编 话题作文(三)

作者:黄 琼




  写作导航标
  
  大诗人白居易指出:“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这里所说的“情”,是心事的自然倾诉,是心曲的真诚歌唱,是心扉的坦然敞开。好文章应该是有感情的文章。而能够拨动读者心弦、引起读者思绪万千的,唯有浓浓的真情。或许正是如此,《全日制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写作评价应重视)是否表达了真情实感。”这些表述,已发出在写作中倾注真情实感的指令,具有鲜明而正确的导向,自然也就会反映在中考中。让我们来回顾一下2004年全国各省市的一些话题作文:天津市的“心事”,南京市的“呼唤”,重庆市的“生命”,四川省的“珍惜”,广东省的“声音”,济南市的“感悟美丽”,呼和浩特市的“为别人喝彩”,杭州市的“心灵的距离”,长沙市的“我们年少,我们需要”,黄冈市的“真诚道歉”,福州市的“好心情”,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真情”等等,哪一条没有情感的内需呢?
  在平时的作文中,许多同学在撰写情感类话题作文时常常出现这样那样的毛病,主要表现有:一是无动于衷。有些考生编造他人的故事,只想着把与自己毫不相干的故事讲完,根本就没有想到要倾注感情。文章如同白开水,淡而无味;二是无病呻吟。以为频频出现的感叹句、堆砌起来的形容词就是感情浓烈的象征,或者干吼一气,或者套话一片,虚情假意;三是“情”“事”分离。或者是光有情而没有人和事,使情无所依靠,无法落脚;或者是达情与所写的人和事不协调、不一致、不吻合(如夸张过分,矫揉造作),情感成了累赘;四是突转无序。无视情感的变化轨迹,不作必要的铺垫和演绎,一味追求情感的大起大落。由于只出示情感演变的起点和终点,回避其中的“过程”,结果情感的巨大反差失真,令人生疑。以上问题,都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那么,面对情感类话题作文,怎么样才能写得情真意深呢?
  真诚,让人类的天空彩霞满天;真情,让文章的大地硕果累累。按照“文如其人”的说法,要写出令人动情的好文章,既需要我们坚持真诚为人,也提醒我们要用心感悟生活,学会融情于文。
  一、坦然吐露真情。黄宗羲指出:“文生于情,情生于身之所历。”一方面,要按照“我手写我心”的原则,多写自己亲历的事情,不必回避自己的过失,不必着意取悦他人,不必盲从他人之言。要坦然敞开自己的心扉,真诚歌唱自己的心曲,自然倾诉自己的心情。文章中有“我”在,感情才会如汩汩清流;另一方面,如果写的不是亲历,而是对生活素材的艺术加工,这时你一定要把自己放在文中人物的位置上,站在他的角度思考问题,从而增添真实的生活体验和情感体验。
  二、追求统筹协调。“情”不应孤立存在,而应该寓情于事、于景或于人。这就要求我们在构思时要有鲜明的感情倾向,并找准感情的载体,在描写之中自觉地涂抹上感情的色彩。恰当的时候,将感情直接抒发出来,努力掀起感情的波澜。如果没有个通盘考虑,很容易步入情感表达无着落、不协调的误区。
  三、坚持务“实”叙写。在情感大起大落的文章中,不仅要展示事件发生发展的过程,也要着力刻画情感渐变的心路历程,以合乎逻辑的情感演变表现出情感的真实和可信。或许大家都会记得,杨朔的《荔枝蜜》一文,由“不大喜欢”写到“原谅”,写到“想看一看”,写到“赞美”,写到“梦见”蜜蜂,一条情感线索分外鲜明,文章波澜起伏,感情表达淋漓尽致。缺少了中间的详写,文章必定让人感到不着边际。
  四、描画动情细节。要从自已熟悉的人和事,从自己切身体验的生活中去寻找曾经打动过自己的东西,将或喜或悲、或憎或爱的感情集中到某一点上,并着力描画好这个“动情点”。这个动情点,可以是瞬间的印象、感人的语言、一个动作、人物的眼神、有意义的物件、动人的心理描写等等。应该先为动情点的出现作好铺垫,并用工笔细描的方法活画出令人动情的感人细节,使文章充溢着感人的真情。
  
  佳作展示台
  做一片云,真好
  
  云生龙
  做一片云,那感觉真好!
  做一片云的我,来时,无声无息,走时,无牵无挂。没有根的寄托,没有分离的痛苦,没有相守的缠绵,没有远行的犹豫。我不苛求别人的欣赏,只是在你无意间飘然而过,而在你回首痴望的那瞬间,我微笑着悄然掠过,继续自己的旅行。
  做一片云,真好!
  我宁静而高远,犹如雪白的花朵,一尘不染,绽放在这远离世俗的天庭,风挨着我的肩,我挨着风的肩,如神似仙,一味品尝着这有生即来的平静淡泊。
  人,有功名利禄的诱惑,于是崇拜权势,很卑鄙,虚伪谄媚;很自傲,胸襟狭窄。很自卑时成了奴才,愚昧猥琐;很自傲时成了主人,冷酷残忍。有欲望,有野心,这世界便来了纷争,多了烦恼,有了喧闹。做一片云的我,以自己特有的灵气去接近自然,一如既往地飘过山峦,飘过海洋,一直飘向神奇的远方。天广任我行!
  做一片云,真好!
  我也有“黑云压城城欲摧”的气势。阴云初起,乌云密布,电闪雷鸣,劲风扑面,这时我与风雨在天空中狂舞。然而,风停雨住,春回大地,我又飘荡于绚丽的高空,在这刚洗过的世界里,一切清新、自然;欣赏这优美的景色,一切都是那样地宁静淡泊。
  做一片云,真好!
  有人说我漂泊不定,然而,我知道,只有飘动,生命才会永恒……
  任思绪的情愫飞升,品味有生即来的平静与淡泊,体验那种种神奇的万象。一切默默地开始,默默地结束,这就是云。
  做一片云,真好!
  
  开篇明旨,一目了然。
  四个“没有”句,从反面衬托了云的无声无息、无牵无挂。
  不被别人的看法左右,自由自在地旅行。抓住了云的特点。
  颜色:雪白;位置:天庭;交往:与风同行。这是淡泊的云,这是心静如水的神。
  写人世间,是为与云作对比。但是,作者写云不是要表达对人生和社会的看法吗?
  回头正面写云,明确了自己的志趣。
  不回避云的另一面:纷争。用词精短,描述形象。
  这才是云的本性、本质。
  蕴含哲理,耐人寻味。
  总结和归纳云的主要特点。
  一赞多叹,情深意浓,强化文旨。
  【整体评析】“做一片云,真好”,这个抒情味很浓的句子均匀地分布在各部分的表述之后,并单列成段,这发自内心的感叹,是由各部分内容自然引出的小结。以此构架文章,把各部分内容有机地串联起来,美化了文章结构,增强了行文的气势,形成一种回环复沓、反复吟诵的美感。在“做一片云,真好”的统摄下,文章或直言它“没有根的寄托,没有分离的痛苦,没有相守的缠绵,没有远行的犹豫”,或直陈它“宁静而高远,犹如雪白的花朵,一尘不染,绽放在这远离世俗的天庭”,或明示它在“风停雨住,春回大地”的时候,“又飘荡于绚丽的高空”等等,对“真好”的理由作出了形象、生动、立体、直观化的诠释。或许正是有了这种回环反复式的独特构思,使得作者能够尽情抒写对做一片云的独特感悟,为他尽展才情提供了一个绝佳的舞台。读罢本文,我们也会情不自禁地说一声:做一片云,真是好!
  
  读书真好
  
  江高波
  山托着一轮圆月,月光照亮了梅的半边脸,只见她眼睛定定地望着那张已有些发黄的入学通知书,眼神就像屋外雾蒙蒙的群山。
  “梅是一位好学生。”柳老师对梅的妈妈这样说。后来,柳老师调走了,留给梅两个甜甜的酒窝;妈妈也“走”了,留给爸爸的是山一样的沉重。许多日子,爸爸啜一口酒,看一眼梅和她的弟妹,叹一口长气,直到日头偏西。这些,梅都看在眼里……
  收到通知书时,梅正在喂猪。她把满是猪食的手往身上一擦,就打开了通知书。她笑了,很美,就像满山开得正艳的野菊花。她的目光飞越了群山,飞到了山外精彩的世界……刺鼻的酒味和爸爸的吼声使她回过神来。破旧的小屋里,几个弟妹正呆呆地站在堂屋里,她的笑容在夕阳中凝固了。她缓缓地叠好通知书,藏进贴身的衣服里,低头做起事来。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