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6期

中考开放型试题解答方法摭拾

作者:梁云堂




  在实施新课程过程中,中考试题也在不断的改革和创新。开放型试题就是其中的一大亮点。它使同学们从标准化试题的樊篱中解放出来,实现了由消极思维到积极思维、由单向思维到多向思维、由聚合思维到发散思维的转变,从一定程度上扭转了同学们被动答题的局面。同学们的思维在考试中处于活跃状态,有利于发挥应有的水平。它内容丰富、辐射面广,它形式优美、别具一格,有利于培养同学们学习和应用语文的能力,培养同学们的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但多数考生解答此类试题无所适从,笔者根据近几年指导中考的经验,总结以下几点方法供同学们复习备考时参考。
  
  一、广泛阅读,勤于积累
  
  近几年中考语文试题中,语言积累的题型灵活多样,已经呈开放态势。主要考查课内要求背诵的名言佳句或课外的格言警句、俗语谚语等,要求比较宽泛。比如:
  1.根据提示写出相应意思完整的古诗词句子,可以填写课内所学,也可填写课外的诗句。
  (1)描写秋天塞外风光的诗句:_______________
  (2)抒发思亲情怀的诗句:_______________
  (3)直接抒发豪情壮志的诗句:_______________
  2.根据下面画线句子的特点,续写句子。
  课外阅读是提高语文水平的重要途径,可以使我们获得很多有益的启示,充实我们的生活。读《三国演义》,我们可以领略到诸葛亮舌战群儒的风采;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们能够领悟到人生的真谛和生命的意义;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在学习过程中如果不注重阅读并缺少积累,很难解答上述试题。这就要求我们熟记写会课内要求背诵的诗文;阅读各类书刊时,对诗文名句、格言警句、俗语谚语,随时做好摘抄,理解其含义并准确得体地运用。在广泛阅读和认真积累的基础上,解题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就能得到充分发挥。
  
  二、认真审题,辨清题义
  
  在开放型试题中,古诗文名句的运用注重了语文能力的考查,题型富于变化,对审题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比如:
  1.运用“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一名句,写一段完整的话:_______________。
  2.化用名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写一段完整的话:_______________。
  如果不认真审题、辨清题义,就不能正确解答。这要求我们在平时的训练中,要养成认真读题的习惯,不放过试题的每一个关键性词语,明确试题的不同要求,区分类似上述题目中“运用”“化用”的本质不同,有针对性地写出答案,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应考能力。
  
  三、展开想象,学会创新
  
  语文学习过程就是创新的历程,对同学们创新能力的考查成为语文考试的必然。在创新能力中想象具有决定性作用。比如:
  1.“雪融化了是春天”“倾听蚕宝宝的呼噜声”这些美妙的语言多么富有诗意。请你也发挥想象,写出一个这样的句子。
  2.下面是“中国电信(China Telecom)”的图标,仔细观察后,根据要求答题:
  
  (1)根据你的理解,请用简明的语言说说中国电信图标的创意。
  (2)结合这一图标,为中国电信写一则广告语,不超过20字。
  每个人看问题的角度不同、方法不同,答案各有千秋,这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放飞想象的广阔空间。答题时要按照试题的要求,根据自己的生活知识、阅历和经验,展开想象、主动探究。运用求异思维,写出自己的独特感受和个性体验,这样才能获得成功。
  
  四、言之有理,言之有序
  
  开放型试题重在解题思路,不求答案标准、唯一,但求答案抓住要害、准确合理。如:
  1.纳米技术广泛的应用前景就连想象力极强的人也无法全部想到。请结合对本文内容的理解,联系生活实际,发挥联想和想象,设计一个运用纳米技术的科技小制作。(要求:说出小制作的名称、特点和用途)
  名称:_______________。
  
  特点:_______________。
  
  用途:_______________。
  
  2.请你结合文章内容,谈谈生命“美”在何处?在生活中怎样才能发现生命之美?
  答:_______________。
  上述两题最典型的特点是其开放性,答案形式多样,只要符合要求“意思对即可”。在阅读文段的基础上,选取不同的角度,做出不同的理解和回答。这类试题一般需要自己组织语言表达。如果不能言之有理、言之有据,就很难得到高分。这就要求同学们在解题时,必须做到言之有理、言之有据、言之有序。只有用精炼有序的语言来表述,使阅卷老师读懂了你的思路,明白了你的观点,被你的理论所折服,才能达到预期目的。
  开放型试题的出现,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充分激励学生的创新意识,在语文教学改革中,有利于推动课外阅读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发挥考试的选拔功能。今后的考试中,这类试题的所占比例可能会更大。希望同学们能在解答这类试题的过程中总结经验,找到规律,真正提高阅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