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6期

校园文学月报

作者:佚名




   四川隆昌第一初级中学
  涓流文学社简介
  
  披着五彩的云霞,乘着飘逸的白云,怀着小草的绿意,挟着大地的深情,走来了,涓流!满怀对明天热烈的向往和憧憬,满怀对理想执著的热爱和追求——四川隆昌第一初级中学涓流文学社于2000年9月呱呱落地。社员在全国各级作文竞赛中折桂,有数十篇习作分别在《中学生学习报》《作文报》《现代中学生》等报刊上一展风采。涓流文学社先后被评为“全国百家优秀文学社”“全国百家阅读示范工程文学社”、全国“创新作文核心文学社”。
  
  校长寄语
  
  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是学校教育的任务和目标。
  ——隆昌第一初级中学校长 杨义成
  
  心灵的触动
  
  涓流文学社黄 思
  有名言曰:“高尚的爱好可以造就天堂,庸俗的爱好只会造就坟墓。”这是何等警策而又催人奋进的教诲啊!
  纵观古今,文人墨客写下了无数名篇佳作,它们深深地触动了一代又一代爱读书的人的心灵,给予人们以启迪、智慧和坚定的信念。
  
  苏轼——《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苏轼的这首词,想必大家早已耳熟能详。无论什么人读它,都会引起心灵的巨大触动。
  对于这首词的写作目的,各说不一。有的说这是苏轼写给其夫人的,有的说是苏轼写给他朋友的。今天,我们暂且不去探究苏轼是写给谁的。单据这首词所表达的情感来看,我们便可知它之所以成为千古绝唱的原因。“十年”,这是一段不短的日子,生死相隔,阴阳两界,给予苏轼的不是忘却,而是“自难忘”,可见对方一定是苏轼心里十分重要的人,不然,怎么会使他如此念念不忘,“无处话凄凉”呢?这样的情感,无论是夫妻之间,还是朋友之间,都是不可多得的。特别是对于当今社会那些处于虚伪的感情生活中的人们,更是一种不可小觑的心灵触动。
  
  刘半农——《教我如何不想她》
  “枯树在冷风里摇,野火在暮色中烧,啊,西天还有些残霞,教我如何不想她!”初读这首诗时,是在我外婆离开人世后不久。受惯了外婆呵护的我,对于她的突然去世,是多么迷茫而无助啊!读了这首诗,更令我倍增对她的思念。这首诗对我的心灵触动,更是不言而喻的。外婆呀,您教我如何不想您,您那样地爱我们,我们也那样地爱您,为什么您要这么匆匆地离我们而去?一想到平时您领我读诗的情景,我就会肝肠寸断。外婆啊,难道这孤独的“枯树”和悲寂的“野火”也留不住您远去的脚步?您就忍心让我们在这凄凉的夜里,苦嚼对您的思念,艰难咽下伤心的苦水?
  
  刘墉——劝世警句
  “追鹿的猎人,是看不见山的;捕鱼的渔人,是看不见水的;眼中只有鱼和鹿的人,是看不见山和水的;眼中只有偶像的人,永远看不见自我真实的性灵。”刘墉先生这句名言,对当今一些疯狂追星的人,无疑有很好的警示作用。是的,人的眼睛一旦被偶像蒙蔽,就无法发现自我的性灵,就像渔人和猎人的眼睛一旦被眼前的鱼和猎物所蒙蔽,就不会发现风景这边独好一样。我们做人,就要活出自己,活出性灵。一旦人丢失了自己,也就什么也得不到了。刘墉这句劝世警句,对人们的心灵是有益的触动。
  心灵的触动,总是在特定的情况下产生的。它是一种动力,也是一种力量。
  (指导老师 唐仕伦)
  
  最动人的数母爱
  
  涓流文学社邹 慧
  某日,在电视里看到这样一幅画面:一辆为旱区送水的车被一只老母牛挡住了。无论主人怎样用鞭子抽打它,它也不肯移动半步。一个押车的小战士不忍心了,冒着被处分的危险为老牛打来了一盆水。于是老牛高昂起头,“哞哞”地叫了几声。远处的一头小牛飞一般地跑了过来,低头吮吸着老牛用生命要来的水。等小牛喝完后,老牛才带着小牛转身离开。这是一幅多么令人感动的母爱图啊!
  看了这个画面,我的心灵被深深地触动了,是啊,在世间,最动人的数母爱!
  母亲是我们家付出得最多,得到最少的人。她总是毫无怨言,默默奉献,从不张扬。回想那些逝去的岁月,母爱的树高大而蓊郁。
  自从我不经意地说了我晚自习回家会饿后,每天晚自习回到家里,桌上便会放着一碗泡好的方便面或一个已削好的苹果。
  我说要考试了,最近很忙。第二天,就发现换在墙角的袜子和衣服全都不见了,已被母亲洗好晾在了阳台上。
  我说明天不上课,想多睡会儿。第二天早上,母亲就会轻轻地起床,轻轻地去做早饭,轻轻地吃饭,轻轻地离家,给我留下香喷喷的饭菜。
  母亲总在早晨她起床之后才叫我起床,在晚上她睡之前叮嘱我早点睡觉。她知道我爱吃梅不喜欢吃糖,她知道我喜欢简单讨厌复杂,她知道我选衣服时喜欢黑色讨厌红色……
  下雨时,她会带两把伞来接我,但通常又只打一把伞,是为了能和我靠得近点。回家,我身上滴水不沾,而母亲的背却常常湿透了。
  当我滔滔不绝向她讲述学校的趣事时,她总是笑得特别开心。
  不知道哪一位哲人说过这样一句名言:“把世界一切都承担下来,最后却忘了自己的人,往往是母亲。”
  谁说不是呢?最动人的数母爱,我会沐浴着母爱的春风春雨,去创造人生的辉煌。
  (指导老师 唐仕伦)
  
  尊严最重要
  
  涓流文学社 胡洁
  我曾经读到这样一个故事:某国一位儿童父母双亡,被一位富豪资助,从此衣食无忧,并且顺利地完成了大学学业。在其成长过程中,常有媒体对其追踪报道,富豪资助的事迹也时常见诸报端。使他的自尊心受到极大的伤害。大学毕业在即,又有记者来访,问其怎样感谢资助人,谁料此人语惊四座:“不,我不感谢他,贫穷是最可耻的事,他用我的贫穷赚取了荣誉,我们之间是等价的交换。”
  乍一听,此人言语似乎有忘恩负义之嫌,然而深思之后,你又不得不生出几许同情与赞许来——他多年的压抑终于得到了释放,他在接受资助中没有丧失自尊,扭曲灵魂。平心而论,在这个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应该要感谢富豪的帮助,但因媒体的过分的报道使得这个孩子处处感到压抑,时时感到羞愧,其心灵受到的伤害,又有多少人能够体会到呢?这里,我们有必要向媒体提个醒,在宣传某件事时,一定要考虑周到,切不可厚此薄彼,顾此失彼。当我们把同情和爱当作美德而大加赞扬和宣传的同时,应该认真地、设身处地地去考虑一下被助者的心情。一次,看到一幅讽刺漫画:一个县长将要把捐赠物资给贫困山区,县长、乡长及一群冻得瑟瑟发抖的孩子站在一堆棉衣、书包等救济品的前面,受助的小孩的手伸向毛衣痛苦地喊:“我好冷呀!”可乡长还是用手阻止道:“别慌,等一下,等记者来了再为你穿上。”
  漫画是讽刺那些官吏沽名钓誉的。可你知道不知道,这样的作秀会将孩子幼小心灵中的尊严无情地给抹杀掉。关爱和帮助是建立在尊重别人尊严的前提下的,而绝不能让弱者以降低自尊来换取。只有这样,才能让弱者在感受到社会的关爱与温暖的同时,奋斗图强;也才能真正在弱者的心中播下爱的种子,使其在今后的人生历程中真正做一个爱心的传递者。特别让人感动的是金嗓子有限责任公司,他们无论是在对待员工,还是对社会时都充分尊重人的尊严,充分发挥每一个员工的积极性,使自己的企业一天天发展壮大;充分关爱每一个消费者,为他们提供优良产品,优质服务,赢得了人们的信任。
  所以,当我们在对需要帮助的人做出善举,献出爱心的时候,千万别忘了,人的尊严最重要!
  (指导老师 唐仕伦)
  
  万年不变的琥珀
  
  福建安溪第八中学刘雅楠
  人生如戏。童心是人世间万年不变的琥珀。
  

[2] [3]